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彝尊《静志居琴趣》是自传性的爱情词卷,词集中八十三首爱情词都是围绕一人一事而写的,其人是端庄娴静、能诗善画的妻妹冯寿常,其事是竹垞与冯寿常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这种把自身的恋爱故事写入词中,继承了南宋姜夔、吴文英两位前辈私情入词的传统,但在姜、吴的基础上,朱彝尊对前代艳词又有所超越,一是从情感内涵上看,《静志居琴趣》八十三首词都是围绕着一人一事而展开的;二是从结构形式上看,《静志居琴趣》诸作堪称中国词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组联章词。  相似文献   

2.
朱彝尊是浙西词派的泰斗人物,其醇雅之词风影响清初词坛多年。他与妻妹冯寿长的隐秘恋情甚少被人提起,然而他词风的形成却与这段压抑的恋情密切相关。《静志居琴趣》中记录了两人感情的细节,并隐约显现出二人恋情的轨迹。朱氏在此词集中以缩笔的手法、真挚的感情、压抑的状态写出了二人的感情经历,同时这种状态亦使朱氏的词风走上了醇雅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朱彝尊的《静志居诗话》收录了大量明代诗人资料,对于研究明代文学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是对明代作家林俊的《见素集》中所提到的储巏的别号殖庵进行考证,从而对《静志居诗话》卷八的储巏一则进行补充,其二则是根据《全闽明诗传》等文献对《静志居诗话》十一卷的鳌峰十子文学唱和活动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4.
在宋代词人中,前后词风迥异莫如黄庭坚。速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的创作集中在青少年与晚年,由于时间跨度大,生活思想变迁,故致词风云泥相异。山谷之艳词是他早年寻花问柳生活的写照,然当时风气如此,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非议。对山谷艳词的批评起于朱熹,随着后来词的审美趣味趋于典雅温婉,再由于名人效应,山谷之艳词遂成集矢之的。山谷之禅理词以晚年所作《渔家傲》。四首为代表其内容全取自禅宗灯录,虽不入词之正格,但寄托了作者参悟有得,悔谢人生的心怀。他的艳词与禅理词恰系其人生两端,则一部山谷词不啻是作者的风月宝鉴、人生忏悔录了。  相似文献   

5.
“清”在《静志居诗话》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批评术语和美学观念,与魏晋和明代“七子派”的“清”的内在精神相比显示出一定特色。在朱彝尊的“清”的美学思想中渗透了七子派的一些色彩,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清”的现实批判精神,这一点是很可贵的。但同时我们可以发现,“醇雅”作为一种强势美学观念对它的改造。王士祯在对“清”的接受和改造中只发挥了胡应麟“韵”的那部分,抽空了诗歌应该具有的现实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 《六州歌头》调初见于贺铸《东山词》,据程大昌《演繁露》云:“《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如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云,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杨慎《词品》卷一所述大略相同。音调悲壮,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一般说来,按照《六朝歌头》这一词牌填写的词,读后确有此感受。如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教授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陈邦炎先生合撰的《清词名家论集》(下简称《论集》)于1996年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出版了。《论集》是叶教授1993年接受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关于词学主题研究计划中的“清名家词研究”的委托,邀请陈先生合作完成的。全书由8篇文稿和冠之于书首的“叶序”、书尾的“陈叙”构成。文稿大体依时间先后为次第:《评女词人徐灿及其拙政园词》(陈邦炎)、《评介陈维崧及其词论词作》(陈)、《谈淅西派创始人朱彝尊之词与词论及其影响》(叶嘉莹)、《从艳词发展之历史看朱彝尊爱情词…  相似文献   

8.
朱彝尊诗学和词学的核心观点虽然都是醇雅,但在诗学和词学里的体现各不相同。诗学里的醇雅包括功能论上的言志抒情,风格论上的温柔敦厚而不愚,创作论上的以学问入诗。而词学里的醇雅在功能论上前后有变,前期和诗相同,后期则只是思想上的不淫邪而已;风格论上则强调统一的雅的风格;创作论上则尊重词的音乐性,固守词的音律。其中,功能论上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在以女性为主角的唐宋艳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女性等待形象几乎是众多男性词家的"最爱",形成了艳词独特的女性等待现象.本文就等待现象在唐宋艳词中的存在状况、男性作家对之采取的审美态度等问题展开探讨,最终追溯男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的深层心理内蕴:心理期待、心理错觉及特殊的抒情需要.  相似文献   

10.
竹林早识青云器,茂苑争传白苎词——梁辰鱼散曲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浣纱记》的作梁辰鱼,其实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散曲作家。其艳词多寄寓不平之叹,曲唱方式继承魏良辅的依字声行腔的方法,使昆腔新声声韵谐和优美,长于抒情的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以词为曲的语言风格提高了戏曲体的地位,但过于绮丽也是其不足之处。总之,梁辰鱼的散曲创作为《浣纱记》积累了丰富的作曲经验,起了一个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欧阳修的词集,大家都熟悉的是《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汲古阁本名《六一词》),另一种叫《醉翁琴趣外篇》的。人们都不大知道,单行本很少见到,选欧词的也没有著眼于此集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外篇》中,很有一些艳词。词这种文学体裁,刚出现不久,便被看成“词为艳科”。词又是歌儿倡女,尊前舞筵助兴之用,所以《花间集叙》中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自南朝之宫体,扇比里之娼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写得“艳”一些,似乎不足怪。但是,终须有个限度。特别是文人填词,要是真的内容像齐梁宫体诗那样,尽是“伪装下的无耻中求淌足”、“一种文字的裎裸狂”(闻一多先生评语),或者北里青楼中的记事、行话,就会不为  相似文献   

12.
清诗总集考证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清诗总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对涉及《前八大家诗选》、《今乐府》、《闲情集》、《明诗综》以及《静志居诗话》的若干问题进行考订,以期引起有关读者特别是学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文言坊     
大家好,考试结束了,也该轻松轻松了吧!这回思骐请大家一起来赏词。词又称曲子、曲子词、琴趣、诗余、长短句等。聪明的你从这些别名中一定已经看出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了吧。实际上,词最初便是根据曲调填写的,好的词不仅能意味深长地写景抒情,读起来也琅琅上口。你是否愿与我结伴,到词中去体验古人的爱恨情愁?  相似文献   

14.
朱彝尊的《风怀二百韵》是古典爱情诗歌中的佳作,展现了他和妻妹冯寿常这段有悖于封建伦理道德的"情缘",诗中充满了悲情感伤色彩,具有难言之处及隐曲姿态的美学特质,且肯定了它在古代爱情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经学家,王昶以重考据的态度编选了《明词综》等词选;作为词学家,王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醇雅"词论。将两种身份结合起来,通过对其清代诗经学的解读,可以看出经学家王昶推崇的词风是平和醇雅的一派。  相似文献   

16.
在以女性为主角的唐宋艳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女性等待形象几乎是众多男性词家的“最爱”,形成了艳词独特的女性等待现象,本文就等待现象在唐宋艳词中的存在状况,男性作家对之采取的审美态度等问题展开探讨,最终追溯男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的深层心理内蕴,心理期待,心理错觉及特殊的抒情需要。  相似文献   

17.
清代黄仲则《竹眠词》题材丰富,特色鲜明,真挚动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以真率之笔抒写不平之鸣的感怀词。爱情词也颇为人称道,具有抒情对象的模糊性与恋爱情节明晰性的特点。黄仲则词在创作风格上是豪放与婉约兼具。黄仲则词在清词和整个词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解读艳词是晚清词家审视词体体性的突出焦点.晚清词家接受艳词的态度分歧较大,褒者视之为词体正宗、贬者抑之为本非词格、折中者又恍惚其辞.不过,他们围绕"艳"字,共同探索了艳词的情深语艳、雅艳相资及绮怨顽艳等艺术性.进而又以"风骚"诠释艳词体性,在探询二者的异质同构中,从"风骚"精神整合了艳词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9.
《九歌》已经能够根据抒情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的差异,并采用情景交融的笔法,以刻画出他们不同的爱情心理。通过对《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河伯》与《山鬼》三组诗的分析可以看出,《九歌》已经能够因不同的性别视角、人物身份、和地理环境,而对抒情主人公的爱情心理采取不同的描写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朱彝尊是浙西词开派宗主,清代词坛大家。他论词以醇雅为最高标准,醇雅是针对词的语言和风.格而言的。朱彝尊的经师身份、诗文理论,对这种词学观念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力求醇雅,实际上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