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波杂志》是南宋时期周所撰的一部重要史料笔记,其对研究宋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清波杂志》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评价,以期为今后《清波杂志》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东坡志林》是苏轼的一部笔记文集,是研究宋代历史或文学的重要史料笔记,而其文学价值也自不待言。文集内容丰富,而集中的记游文短小精悍,美趣、深情、至理兼备。  相似文献   

3.
陆游《老学庵笔记》一书是宋代著名的学术类笔记,此书保存了大量前朝或本朝典章制度,可分为科举制度、官吏制度、称谓制度、避讳制度几大类,是研究宋代文化史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4.
《宋代都市笔记研究》一书是郑继猛博士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共七章30万字。第一章梳理了宋前都市发展史,考察了汴梁、临安在都市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状况。第二章对宋代都市社会生活做了全面考察,重点在国家政治理想对都市生活的作用。第三、四章考察了宋代都市笔记反映出的都市声色及都市“奇”“观”,追溯宋代都市文化发生的根源及宋代都市文化的体现。第五章探讨了都市笔记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5.
杂识、札记、笔录、丛谈、日志、随笔、辨订、琐语等等是我们的前代学者记录所见所闻和读书心得的特殊体式,今天我们将之通称为笔记。先秦诸子时就有类似笔记的东西,当时主要为了政治的需要,积累沦辩的素材,对于学术涉及不多。唐米时期笔记趋于成熟,一些作者不再满足于仅是把信手所写的零星材料连缀成帙,而是有计划、倾注心血地去完成一部笔记体著作。这些著作或记录历史琐闻,讲解典章制度;或考据辨证经书章句文字,其间汇集了大量重要的训诂资料。后世学者多所取资。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就是这样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笔记体著作。  相似文献   

6.
《东轩笔录》是宋代魏泰所撰的一部史料笔记,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全书语言生动简练,篇幅虽小,却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是一部研究古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文章对《东轩笔录》中的双音形容词进行穷尽式的统计,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其内部结构,从侧面说明汉语复音化的趋势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7.
《东轩笔录》是宋代魏泰所撰的一部史料笔记,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全书语言生动简练,篇幅虽小,却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是一部研究古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文章对《东轩笔录》中的双音形容词进行穷尽式的统计,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其内部结构,从侧面说明汉语复音化的趋势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8.
宋代笔记种类多、题材广,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文白夹杂的行文风格保留了大量的俗语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举、衣食娱乐、宗教风俗等五个领域对宋代笔记俗语词进行梳理。结合当时社会现状,对宋代笔记俗语词所具有的时代特点举例分析,以此管窥宋代语言的词汇面貌。  相似文献   

9.
<铁围山丛谈>是宋代蔡絛的一部有名的笔记体史料书籍.书中具体记载了北宋至南宋初,尤其是北宋后期的典章制度、掌故等,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宋代“多变怪谶应之谈”(鲁迅先生语)。堪称宋代笔记“巨擘”的周密笔记中有一部分记写鬼神怪异、巫卜谶应的篇目,主要集中在《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这两部笔记著作中,大约有七八十条。《齐东野语》和《癸辛杂识》是以记南宋史实和人物轶事、琐闻等为主的史料笔记,其中出现如此数量的鬼怪谶应之作,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周密所处时代(即南宋后期)的社会风尚和社会思潮;从这些奇谲诡怪、荒诞不经的篇目中亦能感受到那个特定时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心理趋向及其文化心态,即对仕途的汲汲追求以及在社会的巨变下惶惑不安而无所适从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耆旧续闻》是南宋陈鹄所写的记录见闻的史料笔记。长期以来,关于陈鹄其人及其书一直少有人论及,根据《四库全书总目》等的记载及其书自身的一些内容,可推断出:陈鹄自号"西塘",这是其居住地的名称;他大约生活于1140年至1225年或更晚,一生仕途平平,但学问上有一定的造诣,曾与洪迈及陆游长兄陆淞谈论诗词;其书非一次成书,而是经历了几十年的漫长积累,成书年代当在1225年后不久。  相似文献   

12.
南宋洪迈所作《夷坚志》记述了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社会百态,其中关于僧人的记述尤为丰富,书中描述的僧人活动空间非常广泛,社交比较活跃,从事活动丰富多样,对此时人亦有不同议论。通过对该书相关记述的梳理,以更好地了解两宋时期的社会状态尤其是该时期僧人群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国语补音>是宋人宋庠在前人音注的基础上补充增益而成.宋庠认为前人所注旧音简陋,所以根据经典音注与时音增加了新的音注,但同时保留了旧音.通过对<国语补音>旧音反切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在剥离出假性音切的基础上用反切比较法分析发现,旧音的反切用字与<切韵>系韵书有很大差别,声母和韵母也呈现出不同于<广韵>的特点,其音注反映了宋以前甚至唐以前的语音现象,有一定的价值.探求旧音所体现的语音现象,会确定旧音产生的时代,同时为中古音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心传所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是宋代著名笔记小说,涉及制度、人物、财赋诸多方面,为研究宋史之重要史书。编写精良,但亦存瑕疵。其于记载同签书枢密院条,存在失误。结合宋代史书,尝为订误。  相似文献   

15.
宋代士大夫文化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宋代士大夫们,由于其生存的历史环境与宋前社会的不同,其文化心理自然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以德为本位的文化心理,汲汲用世的外向追求,归于自我的内敛心态,从一定意义上讲,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16.
周必大是南宋著名学者,《二老堂诗话》是其代表性著作,然而对其版本流传、诗话理论价值、文献考据方法等尚待全面、深入地研究。试通过统计分析,对《诗话》的考据方法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诗话》的引用进行理论总结,希望对周必大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文静 《鸡西大学学报》2012,(5):109-110,113
意象是由客观外物与作家内在心灵触动、交融而成的,具有意义上的多重性。吴文英词中的意象内涵丰富多彩,是南宋多元的社会文化审美风尚和作家本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影响之下的产物,其美学含蕴也是多方面的。具有朦胧之美、冷艳之美、残缺之美这三重的悲剧性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8.
吕本中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在江西诗派乃至整个宋代诗坛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启了南宋诗歌中兴的源头。其战乱诗将记实叙事与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紧密结合,艺术风格自具特色,表现手法别具一格。题材上以“靖康之乱”为背景进行真实记述,具有以诗传史、以诗补史、诗史互证的意义,深得杜诗“诗吏”精髓。因此,给予吕本中的战乱诗“诗史”称号应不为过。  相似文献   

19.
专著《宋代文学批评的象喻特色研究》是中国文学批评史断代专题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该书以伯格森的生命哲学、黑格尔的象征学说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学理支撑,具有轮廓清晰的理论框架。自然象喻、生活象喻、身体象喻和复合象喻为该书特色鲜明的四个板块。作者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进行了审美心理的入微探索,并提出了合乎实际的论断:中国的象喻文学批评肇始于《周易》。作者对中医藏象理论的运用体现了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同时,作者对于民俗高度熟悉,各种材料信手拈来,相关解释恰到好处,宋人生活的逼真复现为该书的亮点,它既得到了集中的论述,又贯彻于全书始终。作者稔熟宋代文献,该研究的成功启迪我们:书生的功夫全在书内。  相似文献   

20.
飞山蛮是历史上对生活在今湖南西南以靖州飞山为中心的多种少数民族的称呼。五代至宋代,飞山蛮在湘西各民族社会生活中曾发挥重要作用。飞山蛮所在地区宋初已有地主经济、儒学教育和佛教寺院。飞山蛮首领多为杨姓,但清代以前的历史记录中并无杨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