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巧珍 《文教资料》2007,(16):100-102
本文认为,“黑暗诗歌”代表了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最高成就,主要剖析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几首著名的“黑暗诗歌”,澄清了某些评论家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误解,他们认为罗伯特·弗罗斯特只不过是一个讴歌大自然的一般山水田园诗人。从剖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阴暗面得出结论:罗伯特·弗罗斯特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自然界的冷酷无情。他在看到冷漠的宇宙的同时,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  相似文献   

2.
弗罗斯特诗歌中有很多色彩意象。这些色彩意象主要有白、红、蓝、黑、绿等。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一些花草名以及诗的题目的色彩效果也十分突出。弗罗斯特在同一首诗中将若干不同的色彩意象或相同的色彩意象呈现出来,有时他还把相反的色彩词并置在一起,而有的时候他则在同一首诗中使用多种色彩意象。弗罗斯特还将色彩意象与动觉意象和其它意象结合在一起使用。弗罗斯特诗歌中使用的色彩意象拉近了读者与自然的距离,赋予其诗歌多重暗示意义。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色彩意象展现了美丽的自然,具有愉悦功能。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弗罗斯特以清新隽永的文笔和传统诗歌形式创作,以此探索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但读者很难会想到这样一位积极睿智的诗人,在诗歌中屡屡展现黑暗的镜像。文章从弗罗斯特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个人悲剧性经历和矛盾的世界观探究其"黑暗诗歌"产生的多层原因并阐释弗罗斯特诗歌创作中"黑色"成分的根源。最后得出结论,弗罗斯特的黑暗诗歌是他诗歌世界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不系统研究弗罗斯特的黑暗诗歌则无法全面读懂这位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4.
爱默生在他的一系列散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其超验主义哲学思想。他的诗歌中也充分展现了他的超验主义哲学思想。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他超验诗歌对弗罗斯特诗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象征、整体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在诗歌艺术生成层面,爱默生超验诗歌中的视觉意象、诗歌的散文化、口语化特征以及简洁的文句也对弗罗斯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宇飞 《海外英语》2011,(4):195-196
罗伯特·弗罗斯特以朴素无华、寓意深刻的语言在20世纪美国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歌着墨于自然,风格简约而蕴含深刻的哲学真谛。该文将研究弗罗斯特如何在诗歌中通过精湛的语言艺术寓哲理于通俗,解读弗罗斯特矛盾的世界观,了解他诗歌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英美现代诗歌以意象见长,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堪称经典。自然意象与死亡意象是弗罗斯特最偏爱的两种意象,频频在他的诗歌中出现。笔者通过对他的诗歌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意象经常相生相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形成了两种意象独特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恰恰揭示了在弗罗斯特明白易懂的诗句中隐藏着某种可怕的神秘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悖论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就其诗歌的表现形式来看,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悖论有同一诗行中的悖论、同一诗节之间的悖论、同一首诗中的悖论。就其表现的内容来看,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悖论呈现了生存与死亡、孤立与联系、无序与秩序以及欢欣与惆怅等文化意蕴。悖论使弗罗斯特的诗歌语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精确。弗罗斯特的诗歌往往充满普遍真理的光辉,而悖论是展现弗罗斯特的真知灼见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弗罗斯特是美国 20 世纪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美国 19 世纪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通过新批评的文本细读,可以感受文学力量的强烈释放,一是作者诗歌结构中形成了密集的文学意象 ; 二是作者诗歌的意象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学隐喻.  相似文献   

9.
弗罗斯特是一位备受欢迎的当代美国诗人,他的诗表面上看来通俗易懂,实则蕴涵着丰富的哲理。诗人以语音、词汇、格律、意象等手段使其诗歌呈现出了一种意义的不确定性。本文将从解构主义视角对弗罗斯特的诗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复义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复义主要包括诗歌题目的复义、一个诗行的复义、诗歌结尾的复义、整首诗的复义等。象征、双关、意象、引喻、隐秘性、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等使弗罗斯特的诗歌呈现出复义性。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复义丰富了其诗歌的内涵和意蕴,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复义使弗罗斯特的诗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迸发出朦胧之美,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弗罗斯特的诗歌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死亡的意象,主要包括以冬节、白雪、风雨、黑夜、黄昏、黑色、坟墓等象征死亡的意象作为诗的题目,以天国、坟墓、尸骨、鬼魂、乌鸦等象征死亡,以黑色和白色等色彩意象象征死亡。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使其诗作呈现出一种死寂的诗歌氛围。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这些意象有效地表达了他对黑暗和死亡的向往,弗罗斯特以死亡意象展现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有很多鸟意象。弗罗斯特以鸟意象展现了人与鸟之间的关系以及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鸟意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弗罗斯特以孤独的鸟儿象征现代人的孤独,以鸟象征自己的诗歌创作,以各种各样的鸟儿象征20世纪初美国诗坛上众多的诗派,以凄清的鸟鸣象征现代人的忧伤心境,以鸟的鸣叫象征恐惧。弗罗斯特以鸟意象再现了他对现代人的关怀。弗罗斯特在其诗歌中频繁地展现鸟意象旨在告诫读者热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曾4次荣获普利策奖,也是首位受邀在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诗歌的诗人。弗罗斯特被广泛地认为是一位自然诗人,但事实上弗罗斯特不仅描绘自然,更关注人。仔细阅读他的诗歌,读者不难发现人际关系的困境是弗罗斯特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4.
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多以新英格兰乡村为背景,质朴清新、富含哲理。象征主义是弗罗斯特诗歌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为其貌似简单的诗歌更增了几分神秘色彩。本文以弗罗斯特的三首诗歌为例,透过诗歌表层意象,分析其内在的象征意义,深刻阐释其中的象征手法,以期更好地把握和欣赏弗罗斯特诗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弗罗斯特诗歌中有许多视觉意象。弗罗斯特在其诗歌中呈现视觉意象的方式主要包括:诗歌题目,以量词、形容词修饰说明一个视觉意象,以拟人化、比喻、对比的手法,以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和副词相结合的方式修饰说明一个视觉意象,等等。弗罗斯特有关自然和乡村生活的视觉意象与其热爱自然、长期的乡村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也是其对抗他同时代的诗人的城市意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申惠颖  潘静玲 《双语学习》2007,(10M):203-205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身为20世纪的诗人,却与其他现代诗人不同。他既有二十世纪的“音调”,又有接近于传统诗歌的诗体。为了说明弗罗斯特诗歌的文体特征,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他的诗歌《纯金难留》进行探讨:诗歌的选词、句法结构和语音模式。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以含蓄著称,简洁的语言背后常常语含讥讽,寓意深长,隐含了对现代性的反思。文章旨在通过对弗罗斯特的传记、散文及文本分析,探讨宗教伦理思想对弗罗斯特及其诗歌的影响,这是促成弗罗斯特诗歌现代性反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能够在诗歌中由简单而抵达深邃的关键在于他选择了介于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与现代主义的间接隐晦之间的一种诗歌表现策略——“隐秘性”。本文通过分析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停留》一诗,论证了弗罗斯特在“隐秘性”思想的指导下所采用的“引而不发,含而不尽”的表现策略如何实现了弗罗斯特简单而深邃的诗歌特色。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在英国、美国及西方许多国家深受读者欢迎。英诗与汉语诗歌一样,也有其严格的韵律与节奏。诗人为表现自己的思想,就必须选择适当的诗歌表现形式。当诗歌的形式和思想达到一致时,才能使诗歌艺术得以充分体现。本文就弗罗斯特的几首诗歌,对他的诗歌艺术从形式和内容上作以简单地分析、探讨,使读者能对英美诗歌的艺术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美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深受各国读者们的喜爱。国内外学者对他的诗歌的研究数不胜数,但鲜有学者发现他的诗歌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契合之处。以弗罗斯特著名的诗歌《雪夜林边》及《火与冰》为例,对他的为人处世、诗歌形式及诗歌的内涵进行深度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其中处处闪耀着"中庸"的智慧光芒。通过对中庸思想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体现的挖掘,有助于探索中庸思想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