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1903-1916年期间,多次论述了党内思想交流的原则,即批评自由,行动一致。1906年6月2日(俄历5月20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公开报纸《浪潮报》上发表的《批评自由和行动一致》一文,较为集中地论述了他这方面的思想。这篇文章的写作起因,在于当时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孟什维克派委员占多数)散发的一份中央委员会决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列宁关于“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和与此对应的列宁提出并实践的“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的党内思想交流原则。这两个概念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具有普遍意义。列宁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也是普通人。囿于他自己同时处于具体党内的派别之中,在贯彻他自己提出的以上原则时,会受到派别利益、环境氛围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重标准,但他努力在党的法权规范内考虑问题的意识也清晰可见。对此可以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俄国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列宁多次在党代会确认的中央领导机关和中央机关报编辑部以外,另立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会和本派的中央党报编辑部,这里有党初创时期党内各派均缺少党规意识的历史原因,不可效仿。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5)
<正>《争论专页》(ДискуссионныйЛисток,也译为《争论专刊》)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发表党内不同意见的不定期专刊,由列宁提议,经党的1910年1月中央全会通过决议确认创办的党内刊物,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党内思想交流,讨论有关党的战略、策略问题。这类的设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恩格斯1892年的论述。他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领导人奥古斯特·倍倍尔说:"你们在党内当然必须拥有一个不直接从属于执行委员会甚至党的代表大会的刊物,也就是说这种刊物在纲领和既定策略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反对党所采取的某些步骤,并在不  相似文献   

4.
《争论专页》(Дискуссионный Листок,也译为《争论专刊》)是俄国社会民主T党发表党内不同意见的不定期专刊,由列宁提议,经党的19Ioql月中央全会通过决议确认创办的党内刊物,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党内思想交流,讨论有关党的战略、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7,(5):103-104
<正>"舌头自由"(свободойязыка)是列宁关于党内言论出版自由的一种有些戏谑但又很严肃的喻证,指在党的纲领范围内和党章规定的条件内,党内不同派别的代表都有权利参加党的代表大会,党的秘密运输机构有责任运送批评党的工作的党内书刊。这一喻证最早出现在列宁1904年7月所写《我们争取什么?(告全党书)》一文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于1898年,由于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很快被沙  相似文献   

6.
靖鸣 《新闻知识》2004,(11):10-12
一、斯大林对列宁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思想的抛弃和背叛 反映民意、提供论坛,这本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报刊的神圣职责。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布尔什维克党还处于无权状态时,列宁就强调党内应该保持“行动一致、讨论自由和批评自由”,党的报刊在列宁指导下通常辟有“论争之页”,作为广大党员发表不同意见的论坛。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列宁签署的临时性法令中曾经指出:“一旦新制度确立起来,对报刊的各种行政干预就必须停止,而将依照最开明与最进步的法律,并在对法庭负责的范围内对出  相似文献   

7.
伯恩施坦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尽管他曾经备受质疑,但是在言论自由问题上,爱德华·伯恩施坦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既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在社会之中对于言论自由的争取,宣称言论自由是"一切人的平等权利",又主张保障党内自由讨论,认为"党内应存在批评的绝对自由"。终其一生,他始终恪守"社会的一切成员权利平等"的自由理念,并在报刊实践中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8.
列宁提出并论证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鉴于俄国党最初的五年党中央领导机构被沙皇警察破获,各地的小组没有党的意识,因而他提出"党性"要求,这是指党的意识,其对立面是"小组习气"。列宁强调党的著作家的写作活动应成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同时他承认,写作是个性化的,不能少数服从多数,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衡量是否具有党性的标准,是党纲、党章、党的策略决议,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自愿联盟的全部经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党的精神领袖,对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组织内部的思想交流十分重视,他们确定了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遵循“党的精神”的原则,同时也确定了“党内自由发表意见”的原则以及党内思想斗争公开的原则.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总结了党内思想交流的经验,提出了党的领导机构对党的报刊实行“道义影响”的原则.他们的目的在于通过党内思想交流而巩固党,使党适应新的斗争环境.  相似文献   

10.
欧阳明 《当代传播》2007,36(2):27-29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从"一大"到"三大"期间,关于党的中央机关报与中央委员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列宁有过从互不领属到后者领导前者的思想变化.本文通过史料论证了列宁的这一思想变化过程,列宁思想的转变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并与党内政治形势和工作策略相关.  相似文献   

11.
陈力丹  许红玲 《新闻界》2024,(1):4-14+58
本文以《火星报》原报版面为依据,梳理第一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旧《火星报》(1900—1903)所开创的具有俄国特色的党报理论和实践。论证了由列宁开创的党报思想的三个维度,即两个要点和一个落脚点。两个要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内思想的自由交流;一个落脚点是:坚持依靠全党办好党的报刊。这构成了列宁党报思想的三维立体内容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列宁在不同时期的党报活动中不断加入更多的具体内容,从而使得他的党报思想得以丰富起来。文中的案例大部分是以往中国本学科研究没有提及的,因此本文认为,研究列宁党报思想基本构架的形成和延展,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报刊以正面报道为主,但不是不要批评。相反,我们党很重视报刊批评。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就明确指出:“把报纸是否充分地开展了批评、批评是否正确和干部是否热烈欢迎并坚决保护劳动人民自下而上的批评,作为衡量报纸的党性、衡量党内民主生活和党委领导强弱的尺度”。就是说,报纸敢于开展批评,充分开展了批评,并且批评得正确,才是党性强的表现。否则,就是党  相似文献   

13.
胡乔木同志是我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他长期担任毛泽东同志的政治秘书和其他党内高级职务,写出了如<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大量影响历史进程的文献,被誉为"中共中央一枝笔".  相似文献   

14.
为了配合全国图书馆法学术讨论会,我们摘录了列宁签署的部分图书馆法令、决议、命令。这些法令、决议、命令,体现了列宁关于图书馆立法的思想,可供我国图书馆立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列宁在他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系统论述了出版物的党性内涵,从意识形态上将党的出版宣传事业看作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组织结构上党的出版宣传事业要接受党的领导、价值取向上党的出版宣传事业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并批判了资产阶级"创作绝对自由"的论断。重温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对发展党的出版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真实性并非耸人听闻,据一些新闻单位组织过几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群众中尚有10—30%的人怀疑我们新闻的真实性。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新闻之道,在于求真。列宁曾一再告诫我们,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他要求新闻工作者向公众全面报道  相似文献   

17.
陈力丹 《今传媒》2005,42(4):4-9
本文从与时俱进的观察视角,认为马克思关于“报纸是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的观点,应该提升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的层面来认识;强调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50年代以后关于新科技对社会影响的观点,因为这些观点对于认识当代信息社会的特点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还讨论了我国新闻学界经常引证的列宁关于苏维埃报刊作用论述的社会背景,认为当时他实行没有商品交换的共产主义试验使得其某些观点超前,并不适用于我国现在的环境条件。文章最后讨论了斯大林关于“党的利益高于形式上的民主”的错误观点,认为这个观点造成了苏联党内意见交流的停滞和思想的僵化。  相似文献   

18.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在我访问他前不久,李源潮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引起广泛讨论的文章《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这篇文章详细阐释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代会上提出的扩大民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写下这个题目,赶紧申明:在《列宁全集》里,是不可能找到"少宣传个人"这个口号的.但与此有关的内容,在《列宁全集》里却不难找到,既有专门的文章,也有列宁亲自起草的关于反对突出地宣传个人的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决议.而且在列宁和记者的谈话中,在列宁的书信中,也多次对此有所提及.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实践写下了"少宣传个人"这个重要的宣传原则.十月革命前,列宁就对个人崇拜有所警觉.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成了执政党,列宁不仅是党的领袖,而且是人民委员会主席.地位的显赫,使列宁更加警惕个人迷信的泛滥,更加自觉地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原则.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他在和摄影记者奥索普的一次谈话中指出:"照片的历史意义是伟大的.一位画家不能象摄影师那样迅速地和准确地抓住一  相似文献   

20.
题材问题,建国三十多年以来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课题,有时环绕这个问题的争论相当激烈。我们试图通过若干历史片断的回顾,谈谈我们的看法,以期引起讨论。列宁在谈到文学创作自由时曾说:“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列宁选集》第1卷笫648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号召文学家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