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书芳 《东南传播》2014,(8):158-159
《新闻联播》一向被推崇为梦的世界、向往的生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新闻话语呈现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政治权力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大众日常话语方面。本文以《新闻联播》中的灾难报道为样本,对其进行话语分析,呈现出《新闻联播》在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态度。  相似文献   

2.
《新闻联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要的电视新闻栏目,是广大受众观看时政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的首选视听“窗口”。作为官方的新闻发布渠道,《新闻联播》始终保持着严肃、官方、权威的媒介形象,但在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渠道优势日益弱化,传播效果也受到影响。在媒体加速融合的趋势下,《新闻联播》积极优化节目样态,通过转变话语方式推动传播创新,成为主流媒体新闻节目探索转型发展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为研究对象,通过词频分析、新闻框架梳理及情感话语分析,考察这两种不同的呈现空间中胡锡进主导下产制的新闻产品及其个人言论在新闻框架、情感话语上的映照关系。研究发现,《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在高频词汇、新闻框架构建及情感话语使用有着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新闻议题上的情感话语倾向映射了媒体定位及社会现实图景;《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的新闻框架、情感话语差异适应了媒介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4.
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各个电视台必播的新闻节目,反映了国家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央视《新闻联播》也在逐渐发生改版,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改变了过去千篇一律的呆板形象,焕然一新,更加具有亲和力,被称为央视新闻"变脸"。央视新闻"变脸"成功的改变了传统的《央视新闻》的形象,增加了收视效率。  相似文献   

5.
刘飞 《新闻世界》2014,(7):64-65
《新闻联播》不仅是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渠道,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窗口,更是开展电视新闻宣传的主阵地。面对新媒体的发展和受众要求的不断提升,联播类新闻如何延续传播影响力?本文以《安徽新闻联播》为例,谈谈对于电视联播类新闻创新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新闻联播》可能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一种新闻节目样式。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蓝本,各省、市都相继创办了与此类似的节目。这种地方版的《新闻联播》担负着宣传所在地方的重要任务,“政通人和”是其内容配制和话语设置的主方向。但是,据央视索福瑞公司《2005中国电视收视年鉴》对各省市自治区电视频道市场占有率的调查统计表明,18:00~20:00是卫视新闻集中播出的时段,而这一时段恰恰是各卫视频道在外地市场占有率的低谷。换言之,肩负信息传播和舆论导向两大重任的卫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除本地区外的其他区域是不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方法,对《新闻联播》之"国际联播快讯"板块进行实证研究,尝试发掘作为国家政治在新闻生产领域仪式化存在的《新闻联播》在国家叙事的话语中建构世界图景的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国际联播快讯"集中呈现了国际社会的诸多冲突,其节目内容是中国的国家政治态度和对世界秩序的主张在电视屏幕上的直接投射。  相似文献   

8.
报载: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7点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是最受观众欢迎,收看率最高的节目.《新闻联播》节目包括“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两部分。我们大家知道,“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这两个概念是“新闻联播”的种概念。“新闻联播”这一概念是“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属概念。可是,笔者发现,当播音员介绍完《新闻联播》节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个CCTV,CCTV有个《新闻联播》,这两样东西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之大,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很难想象,没有CCTV和《新闻联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没有CCTV和《新闻联播》,我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更难想象的是,CCTV没有《新闻联播》,又该是什么样的?生活不相信假设.好在,CCTV和《新闻联播》一直留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你见或者不见,它们就在那里.每晚7点,打开CCTV,与《新闻联播》面对面,看到熟悉的面孔,听着熟识的声音,没有什么大惊小怪,感觉《新闻联播》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变”才是它的常态,变化则成了意外.它以不变应万变,人间沧海桑田,《新闻联播》自岿然不动.世界在变,新闻在变,CCTV也在变,但不变的是《新闻联播》.三十多年来,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媒体牌局被洗了一遍又一遍,新闻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闻语法和新闻语态也被深度颠覆,但是,在万变之中,《新闻联播》依然如故.我们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这个世界除了《新闻联播》不变,其他都在变.  相似文献   

10.
陈盛开 《今传媒》2013,(4):93-95
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乃至全球收视人群最多的新闻类节目,它的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意义.自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在逐步改版,尤其是2013年之后,改版力度更大,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更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和活力,一改过去较为严肃、拘谨、呆板的形象,被称之为《新闻联播》的“变脸”.目前,中央出台八项规定要求改进工作作风,而央视《新闻联播》的成功改版为地方台《新闻联播》的改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福建省广电影视集团新闻中心的一档主打新闻栏目,《福建新闻联播》同新闻中心制播的《福建卫视新闻》、《早安海西》、《午间报道》、《东南晚报》等新闻栏目共享新闻中心的新闻资源。虽然新闻资源共享为《福建新闻联播》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来源,但也会面临新闻同质化的问题。选择哪些新闻进行有效编排、用何种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就成了栏目凸显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姜末 《青年记者》2009,(16):15-17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新闻频道,央视还能否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完成国家电视台的任务?新闻是央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央视大品牌体系的发力原点。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对作风领域里的突出问题下猛药,出重拳,改陋习,树新风。这阵新风同样吹进了我们的新闻报道,央视(新闻联播》也迎来大幅度的改版,让不少观众感叹,新闻联播变好看了!一、放下身段,民生新闻增多2013年以来,《新闻联播》最大的改变就是,领导活动报道变少变短了,和老百姓相关的新闻和信息增多了。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沿袭了几十年老面孔的名牌新闻栏目《新闻联播》在众说纷纭的议论声中作了部分调整。尽管央视方面并不承认这是一次改版,但细心的观众还是发现,与老面孔相比,新版《新闻联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领导人的会议新闻,增加了各地民生新闻、国际新闻,并加入本台短评。尤其在调整初期,《新闻联播》曾有几天破天荒地未出现一条会议新闻,整个版面风格比过去轻快了不少,但又不失庄重沉稳。  相似文献   

15.
报载: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7点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是最受观众欢迎,收看率最高的节目。《新闻联播》节目包括“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两部分。我们大家知道,“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这两个概念是“新闻联播”的种概念。“新闻联播”这一概念是“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属概念。可是,笔者发现,当播音员介绍完《新闻联播》节目的主要内容后,播放“国内新闻”时,电视屏幕上有时  相似文献   

16.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作为时政新闻"风向标"的央视《新闻联播》越来越"接地气"。通过分析目前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中的"三大"症结,阐述了新时期地方电视台如何借鉴央视《新闻联播》的"变脸"经验,实现时政新闻"接地气"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立足本源,做好人民台老品牌延边人民广播电台(AM1053)是一家有着半个世纪历史的新闻性、综合性广播电台。它以"新闻立台"为办台宗旨,在把新闻节目做大、做强的同时不断丰富节目种类,充分体现了新闻综合台的特色。随着近年来媒体中"品牌战略"的不断升级,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坚持受众是广播之母,努力把电台从"卖药台"中解脱出来,在新闻品牌上下功夫、做文章,推出了《延边新闻联播》和《百姓热线》这两大品牌节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1、把《延边新闻联播》做成延边州  相似文献   

18.
"人民报刊"思想作为马克思重要的新闻理论,是我国新闻事业长期的指导思想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成为人们最为熟悉的媒介形式,以《新闻联播》为典型代表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同样渗透着"人民报刊"思想的理论精髓。本文以2015年《新闻联播》的春节系列报道为研究样本,从版块设置、话语风格、镜头语言和典型案例出发,探究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在节目中的媒介化表现。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09,(4):15-15
事件回放: 央视新闻频道已确定近日全新改版亮相,这次改版的核心目标是加大新闻信息量、提高新闻评论的空间和质量。而倍受观众关注的《新闻联播》是否改版,央视方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针对《新闻联播》近期将做调整的消息,78%接受调查的观众期待《新闻联播》创新。  相似文献   

20.
韩书庚 《今传媒》2010,18(10):93-94
《新闻联播》是官方电视新闻的代表,新闻标题被学界誉为新闻的眼睛,目前学术界比较缺乏对官方新闻语言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对《新闻联播》中的主要虚词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类,发现了一些规律。希望对新闻从业者有所帮助,并能拓展新闻语言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