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灵芝 《新闻世界》2012,(6):259-260
信息传播随着媒体的发展变得更加便捷,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微博、博客等正成为人们热衷的信息获知方式。本文探讨了当前构建大学生心目中政府形象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政府形象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齐美煜 《新闻世界》2013,(7):307-308
【摘要】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反映了政府形象。政府形象也包括政府官员形象。一个亲民、爱民的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廉洁、奉公、守法的政府官员。本文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分析政府官员形象塑造的现状,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在塑造政府形象的同时将政府官员的形象塑造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最为重大的变化,是风气的变化111而这个变化,始于官风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发布渠道、组织结构等方面展开融合,开放性与互动性成为今日媒介环境的重要特征,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被广泛运用以来,传统媒体与政府的"权威发布"被重新定义,政府官员的媒介形象屡屡成为网民的话题和关注点。随着媒介使用的主动性增强、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不仅局限于认识和评价官员形象,更存在对其进行消解和重构的可能,融媒体时代的政府官员形象建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员职业形象的要求和提升馆员素质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政府官员参与电台直播热线节目有利于传播党和政府的政策;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更好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有利于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的能力;有利于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等六个方面,说明政府官员上电台直播热线节目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前.曾有一首名叫《生活)的朦胧诗让人记忆深刻诗的内容只有个字——“网”。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乍看没有问题.且道理讲得丝丝入扣.例子也举得恰如其分。本来嘛.“人们关注官员……在意其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在意其办事的公道、有效率.在意其不贪墨、不挥霍”;如果政府官员不重视这些.一味追求表面化的“形象设计”.求得一个光鲜亮丽的外表.就是舍本逐末.注定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官员是国家形象最具代表者和直接体现者,官员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对官员形象的认识通常借助媒介的建构。作为新锐时政期刊的《中国新闻周刊》在构建官员形象时秉持客观冷静的风格,坚持正面报道、中性报道、负面报道相平衡,为读者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官员形象。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多角度立体式构建人物,力求通过官员进行制度层面反思,以求实现时政期刊自身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现代环境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越来越被高校和社会重视。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下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集成化服务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各个方面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闻报道中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新闻报道中的女大学生形象进行描述,分析媒体是如何建构女大学生形象以及女大学生媒体形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薇 《新闻界》2008,(3):42-44
本文以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以量化研究为主的方法对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日照市大学城大学生的上网基本情况、上网学习行为、上网交际行为、对网上不良内容的处理行为等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上网存在着一些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把网络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通过网络专门学习技能的大学生还是少数。大部分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网上不良内容,但是也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缺乏仔细判断的意识。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从这些问题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意识,健康文明地上网。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日照市大学城大学生的上网基本情况、上网学习行为、上网交际行为、对网上不良内容的处理行为等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上网存在着一些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把网络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通过网络专门学习技能的大学生还是少数。大部分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网上不良内容,但是也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缺乏仔细判断的意识。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从这些问题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意识,健康文明地上网。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实证研究发现,影响中外大学生对华态度的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为"政治民主"、"科技产品"与"传统文化"。有留学经验的大学生与不曾出过国的大学生对中国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由此,研究指出,我国亟待塑造起与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相匹配的国家形象,人际接触对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不容忽视,鼓励我国大学生出国留学并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对于增强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随着大众传媒关于大学生群体的负面新闻报道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媒体形象正在发生嬗变。笔者对《中国青年报》、《齐鲁晚报》1997年与2007年有关的大学生新闻报道加以统计分析,试图找出这十年内媒体建构的大学生形象的变化,希望提醒媒体及公众,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特定形象认知时能更为谨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青年网民心目中的河南形象为切入点对近年来河南形象重塑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河南要重塑形象,必须全面提升政治、经济、文化、城市面貌等各方面的水平;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提高危机公关能力;创造各种条件使外界深入了解河南;河南形象重塑应有选择地利用媒体平台、讲究传播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在自去年底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部分官员媒介素养不足,犯下危机传播的三大总:舆情回应缺乏主动性;着装、肢体语言与修辞纰漏百出;未能主动承担事件责任,损坏了自身媒介形象。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官员深陷“第三人效应”的认知错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下信息沟通机制依然存在短板,难以及时披露疫情信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州大学城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文章通过调查数据描述当前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方面的新动向.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既是传播媒介,也是人际交流手段,还是学习工具.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接受的第一媒介,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行为呈现分化离散特征.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当前部分大学生已经形成对网络依赖甚至表现出IAD症状,这构成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悖论.  相似文献   

20.
郭婷 《新闻世界》2010,(8):188-189
本文主要研究了通过百度网搜索出的对于女大学生群体的报道,发现媒介倾向于选择女大学生负面新闻,造成负面报道比重过高,丑化了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由此提出了改进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