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台广播,是一种完全以台湾听众为特定对象的特殊性质的广播.能否加强对台广播的针对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宣传能不能争取听众,达到入脑、入耳、入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为纪念福建对台广播开播65周年,2015年7月26日,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策划主办的首届"亲亲闽台缘"听友见面会在台湾嘉义举行。100多位台湾听友从台北、桃园、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地赶到嘉义,与东南广播的主播见面、互动交流。台南听友李文仁说,"以前听大陆广播,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次见到老家福建来的电台主播,真的感觉蛮亲切的!"报名参加活动的台湾听友逾1000人,但由于场地限制,最终只能以"有奖问答"形式,筛选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2010,(10):29-46
人民广播70年光荣历史中,对台湾广播是不可或缺的精彩一页。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人民广播70华诞,2010年4月23日上午,中央电台平面媒体中心策划主办的"人民广播70年"系列座谈会之对台湾广播座谈会如期举行。几代对台广播人济济一堂,深情回眸往昔,重温对台广播的使命与责任,共话无私奉献与默默坚守,抚今追昔,畅想未来。其间,不仅有他们从未宣示于人的秘闻轶事的深情讲述,更不乏曲折感人的心路历程的率真告白,听之读之,令人深受教诲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辉煌一时的大陆对台湾广播如今面临着传播客体、媒介手段、传播主体等亟需突破的瓶颈。客体之变使加强对台传播尤显重要和紧迫;手段之困稀释了对台广播的有效到达;主体之失则直接影响到对台广播的原始生产。面对瓶颈,要依靠对历史、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为对台广播提供经验、战略与策略支撑;再造信道,提升对台传播的有效到达率;创新机制,在初始的生产环节积聚优势,方能重塑对台广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5.
郑钦 《中国广播》2007,(9):11-14
对台湾广播是人民广播事业中一个特殊的对象性广播,它既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重要使命,又是沟通两年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个看不见的空中舞台上,几代广播人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初中。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觉成了首次对台广播效果大型入岛调查,对台湾本土听众的结构、需求和接受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对台广播节目有了更准确清晰的定位,并推动了对台广播理论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祖国大陆对台广播的思维正在由宣传型向传播型转变,遵守传播规律,重视台湾同胞对母体文化的身份认同,尊重台湾同胞的诉求需要和接受习惯.以各种传播方式逐渐提高对台广播的实效,已经成为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的共识。本期“特别策划”推出这组来自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相关人员的文章,是对台广播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公开梳理和展示,对其他传播对象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10,(10):I0001-I0003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与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合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活动周首日在《直播中国》节目中开办《世博中国行》特别直播节目。通过记者具体见闻、细节描述让听众如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7.
杨昭彦 《视听》2016,(7):29-30
在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将对台工作纳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赋予广播人更加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以地处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龙海人民广播电台为例,探索新时期县级广播电台如何发挥近台优势,办出接"地气"、聚"人气"的对台广播。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11,(3):I0002-I0003
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的记者,一方面与中央电台中国之声频率联动报道,另一方面把报道活动与开展向基层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有机结合起来,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欢度新春佳节。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沿海地区和受灾地区都留下广播记者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中心组织策划、邀请台湾8家广播媒体共同参与的两岸媒体“重走客家迁台路’’联合报道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岛内客家人中产生了积极反响。本文以“重走客家迁台路”报道活动为例,阐述新形势下两岸广播媒体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这次记者业务研讨会召开正逢酷暑时节,大家从全省各地赶过来,很辛苦。今年上半年,我台的记者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全台中心工作,起色明显,成绩突出。在这里我代表台班子对同志们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1.
热情为台湾同胞服务、竭诚为统一祖国效力,这是承担对台湾广播任务的中央台、海峡台、金陵台等8家对台广播电白的共同任务,也是兴办对台广播的宗旨,编排对台广播节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8家电台中,有5家是地方办的电台。地方台如何与中央台密切配合,互相补充,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是地方台常常遇到的难题。我从事对台广播已有16年,就上述问题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定位准确性解决好地方台的定位问题是办好地方台对台广播的大前提.定位准确,编辑方针明确,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其他问题就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我国区域广阔,…  相似文献   

12.
吴洁 《视听纵横》2004,(6):67-68
在众多的广播专业频率中,几乎看不到一个老年频率,只有上海电台的专业台中,有一个金色频率,还是老人和少儿合并的一个半拉子老年电台。当各专业台把目标听众锁定为“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知识、拥有未来”的目标听众时,恰恰忽略了对广播情有独钟的老人,我们不难看出广播界的“爱富嫌贫”。  相似文献   

13.
对台湾青年官兵广播节目,是对台广播的重要内容,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明确的现实责任,是传播大陆对台方针政策、引导台军官兵增强民族向心力的良佳途径,但是由于历史、政治原因造成的台湾民众传播接受心理和台湾军队官兵对大陆媒体的矛盾心态,大陆对台湾青年官兵广播节目一直是收效显著但着力艰难的专业传播领域。本文力求从台湾青年官兵的心理特点出发进行传播方法分析,探索增进对台湾青年官兵进行广播传播的有效方法:更正其国家观念,消解为"中华民国"而战的意识;了解其恐战心理,增强对和平发展愿景的认同;满足其求知心理,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引导其思慕心理,建立传受心理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陆记者组团赴台湾采访应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邀请,大陆17家新闻单位的18名记者3日乘飞机离开北京赴台湾采访,5日抵台,在台北、高雄、台中、新竹、花莲等地进行为期7天的参观采访活动,采访了33个机构和个人。张学良先生等知名人士接受了大陆记者的采访。这是海峡两岸分隔43年后,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06,(7):F0003-F0003
抚州市广播电视局成立于1982年,下属单位有:抚州电视台、抚州人民广播电台、抚州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江西708台、抚州831台、抚州广播电视报社、抚州广播电视稽查支队、抚州广播电视服务部。全局现有干部职工254人、专业技术人员84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28人)。全市拥有市级电视台1座。市级广播电台1座,县(区)广播电视台1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48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1座;有线电视用户24.78万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3854公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0.1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3.92%。抚州电视台现有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两个频…  相似文献   

16.
××老师:您好!今年二月,我被调到江苏省台对台湾广播部工作.提到对台广播,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过去,我在新闻系学习,也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不过,这也没有什么神秘,对台广播就是运用广播这种最普遍的大众传播手段来向台湾同胞进行广播宣传,当然宣传的内容、方法与对内广播有很大不同."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是我国八十年代三大任务之一.为了完成这个战略任务,要从各方面进行工作.在目前台湾与大陆没有通邮、通航、通商的情况下,最有力量、最有效的宣传工具就是对台广播.因为报刊、书籍、传单都不易进入台湾,很难到达台湾同胞手中,只有广播很少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台湾历史上经历了荷兰和日本人统治以及两岸政治体制的差异和接受西方政治生态的影响,台湾民众在政治意识上出现混乱和多元化;大陆文化在迁徙台湾过程中有过多次的嬗变,加上两岸文化曾经的隔阂,还造成两岸文化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对台广播应正视这种现状和客观存在,寻找出对台传播的侧重点和传播策略;通过淡化两岸政治体制差异,宣传大陆的善意和诚意,突出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对两岸带来的双赢效果;通过两岸普通民众生产、生活交流的细节,用台湾民众习惯的收听方式来达到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广播电台成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基于此,对台广播节目效应一直是对台广播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对台广播节目因未能抓住年轻人的收听特点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而趋向于效应低迷化。如何提升对台广播节目的活力,是摆在对台广播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新形势下,台湾青年是对台广播节目的"主流听众",有效扩大对台广播节目在台湾青年中的影响力,是增强对台广播节目活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已有近6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对台湾广播为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了解,沟通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对台湾广播在两岸新的形势下开拓进取,在全面及时生动地报道两岸各项重大活动方面,在入岛宣传方面,在两岸举办各种交流活动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明显的进展。对台湾广播在对台传播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作用受到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由于海峡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台广播评论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增进两岸同胞感情方面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在“深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大背景下,可以预见,在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加强对台广播评论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作用。因此探讨研究对台广播评论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广播从业人员尤其是肩负对台宣传任务的广播工作者来说,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