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在新媒体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进程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形式,并且逐渐成为整个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当然,在新媒体发展驱动下,这不仅成为一种艺术传播的推动力,更在于该技术将传统文化、艺术等资源,以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来呈现。新媒体艺术,也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本文拟从新媒体驱动下的艺术跨界融合表现分析入手,结合新媒体驱动下的艺术类型特征认知,探究新媒体驱动下的艺术跨界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2.
小说是由事件、人物、叙述语言等诸元素建构起来的艺术世界,在现代小说家看来,如何利用小说的构成要素建构一个审美精神家园,已经在小说创作中成为与主题意义同等重要的事情,甚至关注小说的形式本身可能比关注小说的故事内容更有意义。在这种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的先锋作家非常注重小说艺术的形式建构,注重在形式之中寓意内容。  相似文献   

3.
肖嵩 《传媒观察》2014,(12):24-25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电视法制节目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的改变,但电视法制节目也存在内容和形式严重雷同、节目内容低俗化、和司法的关系处理不当、缺少对案件的深入和理性分析,影响了电视法制节目的传播。因此,必须从理解法的精神和本质、电视法制节目传播手段两个层面出发,才能实现电视法制节目的传播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媒体传播的本质是文化传播。本文从新媒体的角度对中国的流行音乐传播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对音乐文化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过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大众传播的有效形式,影视艺术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无论从传播内容的更新还是传播形式的发展,都经历了种种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影视艺术又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形成具有明确变化及发展内涵的大众传媒方式,而其传播形式的现代化,又加剧了其传播效应的大众化,在现代化与大众化的双重驱动下,影视艺术的内容及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宗教艺术从宗教中寻找艺术表现的根据表现宗教精神。据苏珊·朗格的符号理论,宗教艺术起到支持宗教传播的作用,是因为宗教艺术本质上就是以表现性符号来表现情感的形式,能够表现推理性符号难以描述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红高粱》作为一个经典的文本,从1986年的小说,到1988年的电影,再到2014年的电视剧,完成了跨越多种媒介形式的传播。本文认为,无论从传播广度、开掘深度还是艺术高度而言,影像都已经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并实现了跨屏传播和媒介融合。只有策略性地运用影像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才能形成影响深远的巧实力。《红高粱》由此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值得解剖。  相似文献   

8.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人们要研究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即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效果。这三个方面又是互相依存的。那么、电视相声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种类,如何实现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效果的和谐统一呢?首先应该从传播的主体——电视相声的美学研究入手。  相似文献   

9.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本文从传播学入手,着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技巧进行具体分析,以求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动画在数字媒体的传播语境之下从传统艺术形式向着世界表征作用不断转变,在动画与网络应用、移动娱乐及立体意识等产业的交叉领域中有着非常鲜明的活力,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动画的视觉表征符合数字媒体时代的表述需求。对动画在新媒体传播中的视觉表征作用进行研究,要从工具层向着本质层不断上升,对动画视觉表征的系统特征与内在的动因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符号认知传播作为一种方法论,因其与认知科学的结合,在符号建构与传播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影视作品的形象建构中,从认知的视角对传播本体和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将会有助于形象表意的建构以及形式符号的表现。符号的本质就是表意,而意义的理解与传播更需要主体认知的主动介入。本文从考察认知科学、符号学与传播学的融合机制入手,从符号的功能和用途出发,以艺术符号与实用符号为例,探讨不同形态符号的认知传播模式与机制,同时也注意到语境对认知建构和传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小说《林海雪原》成书后,相继被改编为样板戏、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和叙事文本,不同时期的传播观念和审美诉求形成不同的艺术实践.文本的丰富性、多义性和差异性是艺术再创作彰显美学意义和价值的重要视点和纬度.研究不同的叙事文本对相同故事的阐释及传播话语,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审视文化传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叶军民 《东南传播》2022,(11):38-40
随着各种社交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在“万物皆可为媒”的当下社会环境里,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逐渐走向主流,表达直观、讯息精简、分享内容广泛,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台传播本质上是一种运用媒介传播讯息,以此凝聚两岸民众的交流活动,如何运用好当前的各个媒体平台,以短视频报道的形式将大陆与台湾两岸人民的生活更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通过采用短视频的传播方式,以“两岸婚姻家庭”主题活动为例,对当前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机理与现实境遇进行深入分析,理清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机理,力求从传播渠道、受众及内容范畴三个层面探索对台传播策略的创新,提升对台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中仿拟艺术是一种比较广泛的修辞方式,通过仿拟艺术的应用能够使新闻传播更生动,更具可读性。为了提升仿拟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在仿拟艺术应用中本体与仿体间尽可能形成求同存异、生动有趣和简单明了的比拟形式,使常规的新闻内容大放异彩,营造丰富的阅读氛围。本文主要对新闻标题以及新闻传统中仿拟艺术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迎霞 《编辑之友》2016,(9):99-102
晚清报刊的兴起,为小说传播开辟了新渠道.受市场影响,晚清小说的转载现象突出;传播形式翻新出奇,出现了小说与广告的结合、小说被改编为戏曲等新形式;小说传播的主旨也从强调有益社会转变为迎合读者趣味.  相似文献   

16.
从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基本特征与功能角度阐述网络媒体具有传播模式稳定化、传播手段多体化、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主体平等化、传播形式比特化、传播速度即时化、传播范围无限化、传播本质品格化、传播行为简单化、传播环境自由化、传播结构立体化、传播数量无限化、传播内容特色化、传播功能娱乐化、传播角色个性化、传播基础发展化的特性,并就图书馆进军网络媒体、借助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窗口、谋求网络互动等方面进行发展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证了艺术传播和新闻传播在形式、内容、目的、传播动力及与受众关系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而知己知彼是建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基础.了解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更好地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保证.本文从受众视角探讨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并从内容、形式、传播处所、传播主体的立场四个方面提出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章舒 《新闻世界》2013,(12):13-14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够概括全文,反映媒体新闻的立场,并对受众产生影响。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即是对新闻标题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符合新闻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受众的阅读需求,便于新闻的有效传播。实现新闻标题的艺术化,可以从语言的简练、口语化的运用,形式的对称,音律的押韵以及借用艺术等方面进行设计,但是真实是新闻标题的最根本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张庆 《东南传播》2016,(4):36-38
在大众传播时代要使经典文学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需要采取符合大众传播规律的艺术手法和传播技巧,经典诵读文化传播成为了民族经典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形式。本文从民族审美文化的角度入手,论述经典诵读文化传播的艺术诉求,从审美的心理层面、情感层面和语言层面对经典诵读文化传播的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