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体育教研工作上承领悟教育行政部门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下连实现这些新思路的直接实践者——教师,教研工作起到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桥梁作用。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现行课程改革理念,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师,从2008年开始,笔者重点打造了"三级"分层教研模式,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如下:一、科学规划区级体育教研内容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背景下江苏体育教研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研工作也应有新的思路。我省近五年来的体育教研活动是以服务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工作为中心来开展的。由于江苏省教育厅对体育教研工作的高度重视,也由于全省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参与,使江苏体育教研呈现出一种新的活力和效应。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研部门也提出了挑战。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及关系等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样,教研工作的职能、方式和角色也面临着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反思和改进。一、对现  相似文献   

4.
陈培林 《体育教学》2014,(11):50-52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基础教育已从外延扩展为主转变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轨道上来。学科教研工作对教研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教师认知水平出发,从教师能力实际出发,从教师工作实际出发,为教师们参与教研提供实实在在可读、可学、可做、可获的东西,让区域内的教研看得到、摸得着、有生气、有成效。"五个一"作为校本教研的抓手,"三级教研"作为教师学习提高的平台,"课题问题化"作为教师科研的切入点,便是我区近几年体育教研工作得到很好实施的一些策略,教师们不但接受,而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也收到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研部门功能的发挥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当前,在学校的校本教研、区域的常态教研以及网络教研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基本操作模式,但是,缺少的是将三者有效整合形成一个系统化操作模式。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研训活动的效能,如何引领老师们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如果持续地关注某个或某些有意义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1引言自下而上的校本体育教研,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通过理论剖析和实践反思,力求解决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毫无疑问,这种教研形式对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对校本体育教研的目的认识不足,对其内涵的理解不透,对其价值的判断各异,在实践操作中难免出现浮躁、彷徨和抵触的心理,甚至走向人云亦云、盲从跟风的教研窘境。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受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师资匮乏、经费短缺、资源不足、研究不力,体育教研活动的随意…  相似文献   

7.
于素梅 《体育教学》2012,(4):40-42,2
体育教研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人为因素对教研的效果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作用。本文主要谈四类人群,即领导、组织者、指导者、一线教师,在体育教研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同的人群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也确实存在多种现象及问题,为了能够有效促进体育教研工作的开展,有必要对"人为因素与体育教研"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0,(6):20-22
<正>教研工作是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研工作也得到国家的重视。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对教研工作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研活动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出发点,研究其解决途径与方法的一种研究活动。其研究主体为教师,研究对象为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对以下几种教研活动有所体会,在此与广大体育教师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研工作大家并不陌生,而且或多或少都参与过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对教研员和学校体育组组长来讲,不但自己参与过教研活动,而且大都亲自组织过教研工作,但究竟如何进行有效的体育教研呢?这既是体育教研组织者关心的话题,更是一线教师需要把握的关键。本研究从体育  相似文献   

11.
韩颖 《体育教学》2013,(1):28-29
体育课堂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课堂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服务于体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主题式的体育教研活动对教师成长贡献非凡。主题式体育教研活动的通俗理解是将教研活动围绕一定的教研主题进行,使教研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笔者结合浙江省、杭州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对宁波市11个县市区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研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鄞州区为实验基地,探讨体育教研活动模式与教师的成长发展关系。结果发现:沙龙式教研活动等五种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形式上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更受教师的欢迎,特别是在课改下,体育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课程的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忌教研活动无目标 教研活动应该在校领导、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科学,根据本校和教师个人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组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教研组教研目标,制定出教师个体目标。有了目标,教师才会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否则教师无目标,没压力,没动力,就会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阻碍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忌教研活动无计划   教研组和教师依据教研组目标和个体目标,制定出教研组和个人的具体计划。避免无计划,想起什么就研…  相似文献   

14.
<正>体育教研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教研素质与教学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基层学校体育教研中,由于教研机制、指导思想、教研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教研效果并不显著,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直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相应地,重新审视指令性课程形式下形成的教学研究的理念思路和方式,使之与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匹配,已显得非常迫切。县(市)级教研员肩负着研究、指导、服务等职能,其工作重心和目标应是服务与校本教研,服务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就要求教学研究人员要努力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创新者、教师专业建构的对话者、教师教育智慧的催生者,实现目前体育与健康教研方式的历史性创新,以期为一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帮助。一、对目前教研工作的反思1.教研员重权威管理,轻现场指导研…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初、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行,对每位教师、每所学校、每位教研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深化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了体育教研工作的主题.这些年来,我市在体育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市体育教师在省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大奖赛、论文评比等比赛中成绩显著;多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特别是在<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田径>等体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居全省各市之首).我市体育教研工作的要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松 《体育教学》2013,(1):26-27
俗话说:教研之道则是以教之为本、研之兴教、训之有道、行之有效。在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教研理念、新的教研方式、新的教研评价、新的教研员与教师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体育教研员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研员的基本素质也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教研员不仅仅是学科教研的服务者、指导者与研究者,更是学科教研的引领者、促进者、创新者。因此,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一问:您从事教研工作多年,请谈谈教研的功能与作用。教研工作本身就是从教育现象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的活动,无论是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对教师成长规律的认识,还是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认识,在基础教育发展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研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研人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专业支持和专业引领的过程;体育教研人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具有双向共赢性,但其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尚不尽如人意;影响体育教研人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采取提高体育教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体育教研人员的素质能力、强化体育教研人员的服务意识、赋予体育教研人员专业自主权、打造多元的体育教研文化等措施来促进体育教研人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研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参与者在教研过程中都会有一些经验值得交流,但是更不可忽视在教研活动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如果有困惑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会直接影响到教研的效果,因此,很有必要重新对体育教研的困惑进行一下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