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文化和地域特色。特定词汇的翻译是民谣英译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以安徽民谣为例,从特定词汇的厘定之难、理解之难和表达之难出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民谣作为地方乡土文化的载体,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智慧的结晶,颇具地方特色和诸多习俗风情。形式多样的民谣贴近幼儿的生活,又因运用方言朗读让幼儿有亲近感,幼儿园开发利用民谣能让幼儿全方位地接触本土文化,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深化幼儿热爱家乡等社会性情感教育,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也能使民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22,(1):39-44
陕西民俗语汇翻译有利于弘扬陕西文化。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既要最大限度地传播当地文化,又要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这无疑加大了民俗语汇的翻译难度。以翻译传播学为理论工具,对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中的陕西民俗语汇翻译进行研究,并提出翻译传播策略:编码复制、编码改写、编码构建、编码复制与构建,意在更好地传播陕西民俗,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日本动画历来就有利用民俗素材的传统,并在处理民俗素材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技巧。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为此,本文将透过民俗主义的视角,通过对动画《火影忍者》的分析,来探讨民俗在当今社会的开发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中飘着的不仅仅是家国动荡带给作者的对未来的迷惘,更是家庭婚姻危机背后的难以化解的一杯人生苦酒.当爱情到来的时候,谁又能静如止水?但如果我们只是把《荷塘月色》定格为欲的宣泄,将朱自清先生定位为“意淫狂”,又未免失之浅薄.朱自清先生正是用他全部的心灵拥抱着这样一个带着残缺的美的世界,并为这一缺憾而伤感不已.这种用人格精神铸就的人生感受,才构成了作品的真善美,从而具有了与读者同悲欢共命运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民俗教育是民俗保护的方式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国学教材中渗透着丰富的民俗教育思想,《幼学琼林》就是这类古代蒙学教材之一。从民俗教育的角度看,《幼学琼林》蕴含着传统民俗知识,体现出特色鲜明的民俗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平 《考试周刊》2014,(75):107-108
本文通过研究论述了将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认为将字门拳纳入高校体育课教学,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自觉性,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8.
民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徽州民俗文化的研究将会对重构徽州社会起到重要意义。以《重印绩溪县志》为主要资料,以期重构民国时期绩溪县的传统节庆民俗生活时态,同时对其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学“向左转”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而民俗叙事始终主动参与并推动此进程。丁玲是其中转得顺利成功的典型作家。在文学书写的过程中,丁玲始终以女性的视角,采撷婚姻民俗参与作品叙事,赋予作品以生活质感和历史厚重感,为我们总结现代文学宏大叙事中的婚姻民俗参与范式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洛和皖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民俗体育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民俗体育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一定的迁移性,人口流动为民俗体育的迁移提供了难得的载体,各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为民俗体育的迁移提供一定的社会基础,而且这种迁移具有文化迁移的特点,即从文化的高位向文化的低位迁移,同时这种迁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研究和总结民俗体育的迁移特点及规律有助于现阶段我国民俗体育的保护和发展,并为我国民俗体育对外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模型建构的过程当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文章的相关知识,可以有意识地引入时代故事、背景故事、作者的故事,还原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情境,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还原背景”.还原背景是一个故事趣味化的过程,是一个理解系统化的过程,是一个思考深入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结合《醉翁亭记》课例,说明语文课堂模型建构引入还原思维的具体方法.课例主要阐释了还原思维的实践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个孩子,提高课堂效率,终极指向思维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撒忧的龙船河》为代表,“土性”作家叶梅的小说集中展示了龙船河、豌豆角、桡夫子、梯玛、女儿会、跳丧鼓等一系列土家族独特的民俗意象群。这些民俗意象生动地再现了鄂西土家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表现出作家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也成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4.
明代辽东民风、民情的内容除见于《辽东志》、《全辽志》等地方志书外,其它著述着墨不多。有明一代,频繁往返辽东驿路上的朝鲜使臣留下许多珍贵记录,有关辽东民俗的记载颇为详细。本文通过梳理《燕行录》中服饰冠带、乡闾民俗、丧葬礼俗、节日祭祀等相关史料,介绍朝鲜使臣视角下辽东民俗的某些内容,从而有利于明代辽东民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传统诗经学研究逐渐为现代诗经学研究所取代,《诗经》的经学意义被文学解读所消解、淡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顾颉刚的《诗经》研究打破了传统的经学阐释观念,将其对"音乐"和"民俗"的独特理解融会于《诗经》阐释中,即以民俗学的方法来解读《诗经》。主要从认定了《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以民间文艺的眼光廓清《诗经》旧解的附会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古镇旅游在全国日益兴旺,但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古镇出现"空心化"以及过度商业化等,文化气息与民俗气息难以捕捉。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民俗继承也正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要认识到古镇是民俗文化的载体,要让古镇与民俗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事实证明只重结果的教学是难以达成三维目标的。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实录与评述为例,充分展现了过程教学有利于知识形成、方法获取、情感渗透和能力提升,因此要关注过程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形式是其历代研究者的主要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作为民族风格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性、人情与民俗,在赵树理小说中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赵树理小说研究者,对其未能引起充分的注意和论证。这在赵树理小说研究中无疑是一大缺憾。着重从人情、人性与民俗内外两个方面,简单分析人情、人性及民俗的描写对其小说民族风格建构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使赵树理的民族风格多一笔点缀、多一份色彩,以其更全面地认识和考察赵树理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是一门复杂而抽象的课程,在既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模式进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真实情境创设法进行教学,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其更加容易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能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先简述了真实情境的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总结了几点真实情境的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学习及知识应用过程当中,共同性和差异性同等重要,要想深刻认识某一事物的属性,既要还原相同的事物,还要还原相似或相近的事物,更要还原相反或相对的事物,然后进行审辨.实际上,既要考虑共同性的标准正例,也要考虑差异性及各种非标准正例,还要考虑反例.这样就能够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