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丁 《初中生》2005,(16):31
苯在1825年就被发现了,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像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  相似文献   

2.
说梦     
经典之梦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苯。但在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结构应该非常对称,但是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组成一个稳定的分子呢?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1864年冬的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一群原子和分子开始在他的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的结构应该是环状的,就如你在课本中看到的那个六角形的圈圈。到1869年,人类已经发现了63种化学元素。科学家因…  相似文献   

3.
4个著名的梦     
苯在1825年就被发现了,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象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1921年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伊从梦中醒来,抓过一张纸迷迷糊糊地写了些东西,倒下去又睡着了。早上却怎么也看不明白自己写的是些什么鬼画符。第二天凌晨3点,逃走的新思想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4.
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象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就是现在充满了我们的有机化学教科书的那个六角形的圈圈。  相似文献   

5.
佚名 《教师博览》2005,(1):53-53
苯在1825年就被发现了.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像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  相似文献   

6.
“梦”的启示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实验中学特级教师丁继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1859年29岁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世界上首先确立了碳原子的四价理论和碳链学说,又在1865年凭借其具有的建筑师的丰富经验和空间想象力“一梦成功”,提出了苯分子为环状结构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你很可能在中学化学课堂上听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1829—1896)在梦中发现苯环结构的故事。如果你的化学老师忘了讲,那么你很可能在某一本面向少年儿童的科普读物中读到它。这个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已知一个苯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碳的化合价是4价,氢则是1价,有机物的碳原子互相连接形成碳链.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有机化学最紧迫的苯分子的结构问题尚未解决。化学家凯库勒也在苦苦研究。有次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原子链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环。他受梦的启发,得出苯分子的结构是六角形的结论。由此我们知道,梦境能够激发灵感,在创造性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甲烷是烷烃的母体,苯则是芳香烃的母体.由甲烷及烷烃始,凯库勒提出碳的四价学说及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长链:由苯及芳香烃始,也是由凯库勒首先提出苯环的结构母体,进而得出苯环是芳香烃的共同结构单元.凯库勒是名副其实的有机化学建筑大师.苯的发现及苯分子结构学说的发展有很多故事,颇富有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研究苯的分子结构,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坐马车回家,昏昏欲睡中梦到一条蛇在咬自己的尾巴,醒后他突然意识到,苯分子应该是六角形的环状结构……可能有100本科普读物上都讲过这个故事,但恐怕也都没细讲其中的心理学根据。  相似文献   

11.
说梦     
人类对梦的认识还相当肤浅, 关于梦的科学还有许多空白, 梦的机制也还有待人类去揭示。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苯。在此后几十年间, 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结构应该非常对称,但是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子呢?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1864年冬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凯库勒在有机化学结构理论方面的杰出建树:1858年发表的“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变化,以及碳的化学性质”,提出了碳是4价元素和碳原子之间可以成键的学说;1865年发表的“关于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一文,提出了苯环结构假说,开辟了芳香族化学研究的新时代.本文同时分析了凯库勒之所以在结构理论上有重大创新,跟他博采众...  相似文献   

13.
苯的结构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对生产煤气后剩下的油状液体蒸馏分离时得到了另一种液体,当时法拉第称之为“氢的重碳化合物”。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同种液体,并命名为苯。之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人又确定了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 H。66对于苯的结构,曾困扰科学家多年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一个结构,即单双键交替的六元环状结构,即现在所说的“凯库勒式、。由于“凯库勒式”能很好地解释苯的一些性质而被许多科学家所认同。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凯库勒式”并不能解释苯的所有的性质,并且最…  相似文献   

14.
芳香性浅议     
一、芳香性 自从1825年法拉第发现苯以来,特别是1865年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结构之后,人们对苯及其同类化合物——芳香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理论物理及物理方法的进步和量子化学的发展,,芳香化合物的真面目已逐步揭开。 芳香化合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特点:C/H比例高,如苯C_6H_6,荼C_10H_8;具有高度离域的电子云,共轭能较大。(如苯的共轭能约为36kcal/mol,而1.3—丁二稀的共轭能只有6.7kcal mol)电子云趋于平均化(结构对称,键长相近);分子具有共平面性。 (2)化学特性:由于分子具有较高的共轭能,体系能量较一般不饱和化合物低,稳定性好。如煤的干锱温度在1000℃左右,一般化合物均被分解,而象苯、荼等芳香却泰然自若,这足以说明芳香化合物是何等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一、中学科学美教育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优秀人材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全面的教育能使学生在意志、理智、情感、体魄等方面的素质全面提高,成为优秀人材。德国科学家凯库勒(1829~1896年)建立苯分子环状结构理论的经过就是突出的事例:1847年凯库勒考入德国吉森大学建筑系。由于听了一代宗师李比希的科学课,被李比希的  相似文献   

16.
1829年,著名化学家凯库勒出生在德国的达姆斯塔特。也许是受到小城浓郁的文化气息的熏陶,在学校时,小凯库勒出众的文才就令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叹为观止。不过,凯库勒没有成为作家。他的父亲为他选择了一个更切合实际的方向,去学建筑。因为在他父亲眼里,建筑师既体面又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为了寻求苯的分子结构式,花了整整12年时间.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发现烯(C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这些学者的成功离不开他们扎实的数学功底.数学是理科中“自然辩证法”.数学意识的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的  相似文献   

18.
从凯库勒(kekule)提出苯的环状结构,并发现苯和类苯化合物有特殊性质(芳性)以来,人们对芳性及其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到1931年休克尔(Hückel)用其简单的分子轨道法计算了单环多烯的玎电子能级,提出了4n+2规则;称为休克尔规  相似文献   

19.
这似乎并不是问题,19世纪下半叶,世界有机化学界最轰动的成果之一,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Kekulé1829—1896)对苯分子环状结构的阐述,它为现代有机化学奠定了基础。利用扫描遂道显微镜观察到的苯分子的图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全一册))也...  相似文献   

20.
谁发现了苯的结构?你要是向任何一名化学教师提这样一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千篇一律的答案——19世纪著名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F.A.Kekule1829-1896)!他在1865年发表了一篇明确给出苯的六圆环的结构图。1995年,奥地利发行了一张邮票,中间是一帧画像,画像上方写着:纪念约瑟夫·劳施密特(JosefLoschmidt)逝世100周年。这说明画中人是劳施密特;邮票的左下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