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775年元旦,26岁的歌德回到家乡法兰克福,在大银行家薛纳曼家中,遇见了其17岁的独生女丽莉·薛纳曼。丽莉满头金发,眼睛晶蓝,身材苗条,文雅漂亮,极有诱惑力。歌德对她一见钟情,深深迷恋,不能自拔,称她为“迷人精”。艾米尔·路德维希在其(锨德传》中写道:“在他眼里,她简直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啊,终于出现了!这就是他在女人身上所梦寐以求的东西——忠贞不渝、美丽迷人、夺人心魂,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诗人海涅在他的一首抒情诗中写道:"我爱过你,现在还在爱着",这优美的诗句用来形容阿赫玛托娃对古米廖夫的依恋似乎再贴切不过了。1903年,未来的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白银时代的著  相似文献   

3.
1820年,青年普希金由于《自由颂》等反专制暴政的诗歌,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流放南方.1823年,他从基什尼奥夫转到敖德萨,受南俄总督沃龙佐夫伯爵监管。在敖德萨,普希金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诗人气质与严谨古板的沃龙佐夫的官僚习气经常冲突,于是,他的唐璜习性便更加突出,爱上了一批年轻妇女和姑娘,  相似文献   

4.
在中西方的情爱诗歌中,诗人对于男女间纯洁美好、忠贞不渝、欢乐幸福爱情的描写和歌颂,是基于人类自然的、共同的人性本质的特征,反映中西方爱情诗的共同点,、但由于地域特征、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性格的不同影响,中西方情爱诗歌也必然表现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昭示各自的爱情诗歌风貌.,中西方情爱诗歌反映彼此民族文化底蕴及旨归。——作者  相似文献   

5.
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英国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比肩的大诗人,创作了《牧人月历》、《爱情小诗》(亦译《小爱神》)、《祝婚曲》、《仙后》等诗歌,李赋宁先生指出,斯宾塞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继承并发展了英国的叙事、抒情和讽刺传统,在乔叟和弥尔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赢得了‘诗人的诗人’这一美誉”,他“所建立的英诗传统是一种富于音乐性和图画性的诗歌语言,诗歌的背景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梦幻世界,叙述方式是讽喻性的,写作目的是道德的和严肃的”,“对他同时代和后世的英国诗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孔莉 《世界文化》2010,(8):26-27
超现实主义诗歌大都晦涩难懂,这是与诗人的创作理念分不开的。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文艺流派,它的影响渗透到文学、绘画、电影、雕塑等多重领域。超现实主义受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注重表现梦幻、直觉和潜意识。  相似文献   

7.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我看了很长时间,大概3个星期吧,每天只能在临睡之前慢慢读上几十页,因为总有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觉,害怕惊扰和打乱了书中人时间旅行的步伐,那个“脱离时间的男人”、他的妻子——有被丈夫形容为“一碗牛奶中的一滴红血”般的双颊,以及他们之间“思念的协议”。  相似文献   

8.
爱情神秘莫测,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时候降临,带给恋爱者渴想的幸福;爱情法力无边,能够创造人间奇迹,让恋爱者千古不朽。朱丽叶对雨果的爱情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爱情神秘莫测,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时候降临,带给恋爱者渴想的幸福;爱情法力无边,能够创造人间奇迹,让恋爱者千古不朽.朱丽叶对雨果的爱情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卡图卢斯(约公元前84—约前54年),生于意大利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6岁开始写诗,青年时代成为罗马“新派诗人”的领袖,传留至今的诗歌有116首。他是古罗马地位相当重要的一位大诗人:“不仅是罗马第一个有完整诗集保留下来的诗人,也是第一个让世人了解罗马上层社会内心感情的诗人,更是第一个让世人了解一个人内心的罗曼史的诗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可以列入世界诗人之林的罗马诗人”(刘文孝主编(《罗马文学史》)。在世界诗歌史上,卡图卢斯不愧为一位具有开创意义的抒情诗人,是近代爱情诗人的祖师:他“继承发扬了萨福的个人化抒情诗传统,  相似文献   

11.
张闻天的长篇小说《旅途》是一部充满着精神自居感的爱情与革命的浪漫畅想曲。作者以浪漫主义的精神,确立了书写爱情与革命的新策略:即自居的精神气度凸显主人公王钧凯人格精神的独立品格,赢得爱情的自主权;以共同的叛逆性格与理想的革命诉求彰显双方内在的情感动因;以精神的共鸣升华爱情的崇高感。在环境表现上,以自负的心态化历史事实为心理事实,同构爱情与革命的精神动力。这种强烈的具有精神自居感的浪漫主义书写图式,是五四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浪漫主义精髓的承续,它不仅开启了革命文学的先河,也创造了革命文学的新范式,为后来的革命文学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  相似文献   

12.
王彬 《世界文化》2013,(9):22-23
一个误杀了无赖前夫的女人,得到隔壁数学天才的帮助,顺利制造出完美的不在场证明,避开了杀人嫌疑。由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是一部从开始就知道结果但猜不到过程的推理片,是一部讲述极致爱情的爱情片,是一部天才之间惺惺相惜的剧情片,也是一部身为天才却被现实所埋没的现实主义影片。当然,我们还能从更多的角度把这部影片划到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诗"与"歌"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本是一对连体孪生的姐妹,如今,随着两者在创作、存在、传播方面的不断"独立"和"自成一体",它们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呈现出兴衰迥异的强烈反差。面对诗的衰亡,近年来,政府和一些部门开始启动了"拯救—推进"工程。然而细究种种"常规"手段,可以发现,"揠苗助长"已成通则。诗的"复兴"必须找到切合实际的啮合点。文本借助"歌化"的"诗"的形态证明,在大众接受并喜爱的娱乐方式中播种和移植诗的元素,通过活化及扩展诗的载体等方法,也能收获到一些激活诗的创造、传播的极佳效果。本文旨在发现一种有效的机制,即,借助歌在大众娱乐中稳定的渗透功能和持续的活力,祛除诗在当今的"死亡咒语",因为,当诗随着高扬的歌声"重返人间"的时候,或许,诗也才有希望早日走出它的"死亡阴影"。  相似文献   

14.
北宋文人集会盛行,集会诗数量巨大。在集会创作中,诗人具有强烈的逞才争胜意识和谐谑取乐心理。集会创作的竞技动机推动宋代唱和诗歌艺术提高;在娱乐动机驱使下,集会诗歌采用杂言、杂体等多种体式,运用幽默、讽刺、滑稽等多样手法,发展了诙谐幽默的美学风格。集会诗的较艺与谐戏促使文人群体交流感情、切磋诗艺,对宋诗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