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课堂中的各种因素:教师、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的各种信息,都可看作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其实,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它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生成的系统,它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承课程知识,还要进行课程资源的创生和开发,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不断创生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课程与教学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生成的系统。它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承课程知识,还要进行课程创生和开发,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不断生成的过程。课堂生成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超  相似文献   

3.
"课程创生"是近年来国外新兴的一种课程改革取向.许多学者认为,课程创生即是把教材作为一种资源、媒介、参考框架的课程计划,通过师生共同解释、讨论、对话和建构,转化成师生体验到的教育经验.在创生中教师和学生是积极建构教育经验的主体,课程创生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持续成长的过程.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灵感需要教师的点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可通过一定的情境设计赋予课程意义,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变换角度,引导学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评价·调适"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习行为进行调适,以提高教学的实效。"互慧教育"是以"评价·调适"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在评价、调适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相互教育,以打造一个师生互慧、生生互慧的高效课堂。一、构建评价体系,促进互慧教育课堂评价是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旨在促进师生对教学  相似文献   

5.
万晴 《海外英语》2015,(3):28-29,31
目前,我国高校二外日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授—强化—记忆"为过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课堂效果不够理想,究其根源在于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潜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对改进目前高校二外日语课堂教学现状具有借鉴意义。应从学习与教学、学生与教师两方面,通过情境创设与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的互动中完成意义建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借鉴教师专业发展脉络转轨,以文化创生为培训目标,提出基于培训后中小学教师与学校互动发展的文化创生培训,以学校文化情境与环境中教师发展为目标,以学校文化、教师文化为基点做好教师培训的需求分析,以文化视域下的教师教育理论、文化视域下的学科教学、文化反思与行动为课程主要内容,在培训中注重建构大学研究文化与中小学经验文化交流与创生的学习环境,对"文化创生"的教师培训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是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交流中不断生成,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8.
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课程即教材。教学指的是课堂教学。"用教材"和"教教材"的二者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学科课程创生乃是教师平时为了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教案、学案编写的过程。这个创生过程一般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创生;重建课程文本的创生;课程知识补充的创生等方面上。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评价.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从组成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状态空间结构的四个维度(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出发,遵循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的表达、教学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建构、教师态度与管理方式、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学生发展等八个方面提出如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注重强调学生的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例研究正是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师生互动以及教学效果怎么样等问题,以期通过研究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现象学的方式收集资料,研究学生的发言体验.学生的发言体验与学生对待发言的态度紧密相关,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影响学生课堂发言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文化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问题的特点和班级容量等.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有助于建立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互动对话的课堂.关注学生发言体验有助于探寻和建构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动力情境、建构学生主动发言的课堂文化以及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文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时代,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构成,作为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因此,教师在每一个评价环节中,要充分挖掘价值,把握目标,投入真情,促进互动,构建真实有效的评价框架,让有效的课堂评价激起美丽的浪花,从而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课堂显性和课外隐性互动为多项双边互动,教师的"教与导"和学生的"学与习"之间、学习的主客体作用之间、传统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课堂教学与评价检测之间要统一综合运用到教学课堂中。构建有效思维课堂"的教育教学主张,主题倡导课堂教学是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对构建有效思维课堂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中职课堂教学互动单一化、浅层化问题,运用知识建构理论,从互动主体、互动行为、互动情境三个要素出发构建中职课堂教学互动框架,并基于该框架设计面向中职课堂的"三维高阶"教学互动提升策略。实践证明,"三维高阶"教学互动提升策略,既能协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提升课堂教学互动的质量,促进中职课堂教学互动深度化、有效化。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之所在。以已有的课堂理论研究为依据,以已有的课堂研究方法为指导,深入课堂教学,探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有的新视点——新课程观念和课程体制同步变革、"统整课程"的实施、新课程资源观的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堂文化的创生以及"学习型共同体课堂"的建构,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与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培育面向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课堂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本研究梳理课堂教学深度的三个阶段演进历程,依据三种课程系统建立和修正了深度教学课堂过程评价框架,通过对S省C市12区县中小学教师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了深度课堂教学与教师性别、教龄和学段之间的差异,建立并分析了深度课堂教学分类模型五类教师与深度课堂教学特征、教学深度和认知层级的对照关系。研究发现,一是深度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发现不同教师性别、教龄和学段的课堂教学过程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专业职责与情感支撑方面差异最大;二是深度课堂关系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不同类型教师在教学特征、教学深度上的表现和差异因素,为教师向深层课堂教学的转型,经由“深度教学”引领学生达成“深度学习”,提供了可操作、可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构建新的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的基本问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价没有现成的、具体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评价。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构建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从组成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状态空间结构的四个维度(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出发,遵循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表达、教学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建构、教师态度与管理方式、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学生发展等八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对话教学是师生交互合作的教学,是学习者在不断地与他人交流、互动、沟通和合作中习得知识,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视觉文化课程采用了集"课堂教学—论坛交互—创作协作"于一体的"三重对话教学法",注重课堂实时的师生平等交流、基于论坛的交互合作和创作协作的共同实践,有效地促进学生由个体知识建构到集体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理念下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也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新课标认为.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堂内容开发、生成、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个性化创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反思体验、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和框架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以“教”为中心,把教学看成知识传授的过程,制定一系列的指标评价知识传授的水平。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是学生的朋友及长辈;教学内容是充满活力的知识的载体;教学环境是激发和促进互动的背景元素。建构“三阶段、四维度”的评价模型,重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