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从业人员都知道,新闻评论是众多新闻体裁中比较难写的一种。而在新闻评论中,比较难写的是经济评论。如何写经济评论是个大题目,是需要专家和教授们深入研究的。《新闻实践》的编辑希望我写一篇有关怎样写经济评论的文章,因为有写经济评论近10年的经历,所以也就应承了下来,算是从业的感想吧。大家都说写经济评论难,究竟难在哪里?我看有三难:一是难在掌握经济走势,二是难在发现典型和问题,三是难在掌握经济规律。粗粗想了想,经济评论要写得到位,至少要把握好六个关系:第一,要把握好现象与本质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因一篇人物通讯《勋章背后的未了情》获得了全国好新闻二等奖,于是,对于人物报道自然多了几分留心。留心之余也就多了几分想法。这几年,同行们议起来,有一个共同感受,人物报道越来越难写了。所谓难写,就是要写出让读者爱看,并且看后还能产生出某种共鸣的人物报道越来越难了。实在说,在很长的一般时间里,我对于写人物报道陷入了一种为难的境地。翻开中国的新闻史,人物报道占了极重的份量,一代代新闻工作者以  相似文献   

3.
于冰 《新闻知识》2001,(8):14-15
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大概没有谁敢说没采访过会议的。单是经济方面的会议就有什么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某一具体部门的行业会议等。采访会议的记者都知道,会议报道既好写,也难写。说好写,是指一般开会的部门或组委会的秘书处大都会给参加会的新闻单位发通稿,或者即使没有通稿,也会发些相关资料,记者要想偷懒,东抄抄西凑凑也能交差。说难写,是指会议报道要想出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呢?去的新闻单位多,新闻资源(会议资料、有关人员讲话等)共享,题材上的优势大家都没有,你要不想出些出奇制胜的点子,…  相似文献   

4.
报道失实,是记者通讯员新闻报道中的大忌,报道必须对事实负责。一次,我听一位农电工说,他们那里加工房有个不怕电的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当时我很想根据他提供的素材,写一篇社会新闻。但转念一想,应证实一下农电工说的是不是事实。于是我带着万用表,跑了40多里地,找到了那个“不怕电”的人,通过测量调查,事实与那位农电工介绍的大  相似文献   

5.
据笔者观察,一些机关报目前在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三种病态。一、不求真实一次,笔者到某县采访,请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谈谈情况,提供些新闻线索,一位同志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好了,工作性报道上的那些事,你有我有他也有,咱这里没有的,你把外地的嫁接过来就是咱的。”在另一个县,有位通讯员写了一篇稿子叫我看,我看后说,你稿子中有个情节是编造的,不符合常理和事实。他听了有些发急地说:“你这么认真怎么写稿,你若按真事一五一十地写,报纸准不采用。”某市有位通讯员给笔者打电话说,他写了篇现场新闻,想明天电传给我看看。我问事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他说前天。我说前天发生的事情,你明天传给我看,然后再发往报社,如果内  相似文献   

6.
平时,和一些同行谈起小言论的写作,言谈之中,有人常流露出一种此乃雕虫小技,不须费大劲的看法。这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据我的亲身体验,言论虽小,也须掏出全力才能写好。报刊上的小言论,常以“偶感”或“随笔”出现,实际上,说“偶”非偶,并不是作者在写文章时,随便或偶然凑合出来的。我自己深刻感到,要写好一篇小评论,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但有人却觉得,写小言论不过是点滴之学,尺寸之见,不是博学者的弄武之处。我认为,单凭一点浅见寡闻或寻常说教,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情理交融的好文章。而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广览博采  相似文献   

7.
如何写好导语?新闻界的很多同志写过不少文章,作过深刻论述,似不应赘述。但2007年4月初北京市一家报纸的一篇报道又使我想发几句议论。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与绿色道路”的研讨会,会后,我写了一篇《异军突起后怎么办》的通讯报道。通过写这一报道,我深深体会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科技记者,我认为当前要紧紧抓住宣传拥有八亿多人口的中国农村,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问题。同时,我们要深入研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科技宣传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经常被报道的单位难报道,经常有记者出入的地方难写稿,难就难在新闻要出“新”。当我读到新华社播发的《石河子的年轻人好精神》一稿时,不觉眼前一亮,妙!一个人人都在写,却又写不出来的石河子,被彭红和蓝学毅写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国企报道写好不易,研究国企报道的论文写好也不易,要获奖更难。但我认为,只要肯下功夫,学会“在总结中提炼,在提炼中升华”,是可以写出令人满意的经济新闻论文来的。2002年初,我根据湘潭日报对国企报道的实践,撰写了一篇题为《国企报道的角度、力度和深度》的文章(发表于2002年第4期《新闻战线》),这篇反映国企报道的论文,先后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地市报优秀论文和第八届“中华大地之光”论文一等奖。尤其令我“得意”的是后一个奖,它使我这个从事了30多年新闻工作的“老记”,平生第一次走进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接…  相似文献   

11.
传统节日报道,好写也不好写。说它好写,因为它是报纸必须体现的内容;说它不好写,是因为这类报道容易写得热闹、漂浮,难以写出思想深度。这一易一难,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突出传统节日报道的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12.
搞经济报道的记者,尤其是在党报搞经济报道的记者,都抱怨经济报道难写。难在何处?不外乎一是采访难,转型时期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波诡云谲,记者不易把握;二是采访出来的东西往往脱不了消息报产值利润,通讯写厂长经理,写增长写扭亏的窠臼。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好不容易发表出去,愿看的人也不多。经济报道该怎样写出新意,吸引更多的读者,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呢?笔者以为,把经济报道搞活,需要记者更新观念,在把握好时代中心要求,唱响主旋律的前提下,选择好切入点,抓住读者的阅读需求,写出既有时代特色可读性又强的新闻作品。具体说,应当做到选择题材要“鲜”,组织细节要“活”。遣  相似文献   

13.
“谁要是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邓拓这样诙谐地说。 “有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的精力的三分之一”胡乔木也称写新闻标题难。 当了大半辈子记者的我,时至今日,仍常常为一则标题夜不能寝,不得不请求编辑帮忙。  相似文献   

14.
问:我经常给报社投稿,但至今还没有与编辑见过面,你能否谈谈编辑的心理? 答:你想了解编辑的心理这很好,人们常说:做生意的要了解行情,写报道的要掌握版情。版情是什么?我的理解是编辑的意图。编辑的心理学我没有研究过,但是从我多年当记者与编辑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到编辑是非常喜欢好稿子的,而且对于鲜活的货(稿)也舍得给好版面。编辑会识货(稿),你写了好稿一般是埋没不了的。不能因为一篇应该见报的稿没见诸报端,就笼统地说编辑没水平。人们常说,编辑是无名英雄,天天为“他人做嫁衣”,确实如此。他们辛勤的劳作应该受到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了我写的访问日本的一篇报道《一位日本朋友的忠告》。报道发表后,有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对此文作了批示,认为报道中提出的问题值得重视,后来国务院办公厅又将这篇报道转发给各部和各省的领导同志参阅。这篇不足一千字的文章引起领导同志的如此重视,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的同志希望我谈谈采写这篇报道的体会。我想了想,其实没有什么更多新的经验和体会可谈的。如果硬要说一点,那么还是大家常说的那一条:平时多思考,采访时  相似文献   

16.
“批评报道不如成就报道好写”,这是对成就报道的一种错误认识。说成就报道好写,无非是说成就报道是说好话唱赞歌,人见人爱,又合时宜,好话谁不爱听? 成就报道果然是这样的“香饽饽”吗?不。下面想就些谈谈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我接连有4篇作品在区内外获奖。新闻单位的同行要我谈谈体会,实在有点心怯。我到《石河子报》任记者刚满一年。之前,当过农工、文教、教过书、任过新闻干事,歪歪扭扭,写了几百篇稿件,方领会到一点,要扎扎实实深入实际,也要老老实实多学习多思索。当个小报记者,说来既难也不难,要写点常规式的报道,抄抄文件材料,跟着首长迎来送往自然不难;然而,要想深入到基层,挖掘出真正的新闻,并写出独到的有鲜明特色的作品,确也不易。今年4月5日清明节,我和一位新疆日报记者一大早赶到周总理纪念碑,想通过采访悼念活动,反映人民群众对党和领袖的怀念之情。整整一天时间,我们“泡”在人群  相似文献   

18.
心声     
我没想到这辈子要搞新闻,因为在学校学的是财会专业。1993年3月,却自投罗网进了县委报道组。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新闻杂志就是《中国记者》。回忆初次写稿,难就难在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是《中国记者》告诉我“到基层去,到生活中去”我一口气跑了十个乡镇,写出了几篇反映农村经济的报道。几篇  相似文献   

19.
说一宿没睡想一个题,莫不如说是,为想一个标题一宿没睡着觉。建国50周年前夕,当时编辑部领导让我采写交通事业发展成就的稿件,原定是公路、铁路、民航各写一篇。待到采访全都结束,要动笔写稿时,领导又告诉我要三篇合写成一篇。这天夜里10点多,把稿子写完就准备休息,想第二天拟一个题就可以交稿了。谁想,上床后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想的就是这篇稿子用个什么题。这些年,全省的交通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写在一篇稿子里,用什么题能涵盖得了而又贴切呢?天上、地下,阡陌、纵横这些词反反复复地在脑子里过。时间一点点地过去,“推”来“…  相似文献   

20.
搞了一段时间批评报道,捅了几个“马蜂窝”,在社会上有一些反响,但是问题也跟着来了:每当一篇批评报道见报,总是有人悄悄问:你曝出这个问题有什么背景?有的索性直截了当说:你的后台是谁? 起初听到这句话,只是一笑了之,听到的次数多了,逼得我不得不认真去思考。 说到“后台”、“靠山”,总是有一种微妙的含意。在国人眼里,人情世故、“关系网”、“保护伞”等等,已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于人们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的欠缺,导致舆论监督步履维艰,批评报道普遍存在调查采访难、稿子见报难、抓处理结果难。不光是周围不相干的人会想到稿子以外的东西,就是批评对象所在地方或部门的领导,第一反应往往是:为什么要拿我这里做“反面典型”,为什么要在我的地盘上开刀?紧跟着本能地会想:这篇批评报道有何意图,是不是有什么来头?最后才会回到事情本身,过问其中的是非曲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