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俗话说:“好孩不闲,懒孩不玩”。儿童爱玩并不是坏事,关键在于要引导他们“会玩”,玩得有意义。 我们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就“寓学于玩”作了两年多的探索,收到了初步成效。 课内学中有玩 教《沙与土》这一课,我们为每个学生准备了杯子、水和两只分别装有沙和土的纸袋。上课就让孩子们玩,在玩中研究“土和沙有什么不同?”课堂上热闹非凡,有的把沙和土倒进装水的杯子里,有的将沙和土放在手上搓,有的和泥捏小狗小猫,有的用沙或土去擦铁文具盒……,等他们玩够,教师组织研讨,孩子  相似文献   

2.
灵犀 《父母必读》2010,(12):94-95
玩耍早已摆脱了传统意义上不务正业的恶名,年轻父母们从自身贪玩的经验里探索出玩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其实玩耍才是成长和学习中最最重要的一部分。于是,在这个时代里,阻碍孩子玩是不明智的行为,聪明的“玩儿妈““玩儿爸”才是年轻父母们的偶像。  相似文献   

3.
胥加洲 《湖南教育》2014,(12):44-45
最近看了一篇博文《闲暇出智慧》,写的是建议家长和老师,适当给孩子一些“玩”的时间,让孩子放松心情,释放童心童趣。我从教十几年,对此也深有感触,其实好学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尤其是德育教育,如果不能以“玩”的形式轻松呈现,那么那些空洞、乏味的德育理念是断断走不进孩子的心灵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对"玩"从来就是戒备心十足,认为"玩"会让人丧失志气,爱玩的人成不了大业,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读书的中小学生们,要想玩,一定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限制。爱玩的学生"形象"不好,"名声"也不正,常常被一些人说成是"傻"玩、贪玩,不会有大出息,所以,人们又把苦读书,埋头学习、老实听话作为榜样去教育学生。在实施新课程、落实《课改纲要》的过程中,北安小学开发了"聪明玩"这个校本课程,把"玩"作为  相似文献   

5.
王金战 《成才之路》2011,(17):11-I0006
近日,一份名为“想得美”的课程表走红网络,在这份由小学四年级男生自拟的课表中,“玩”的内容成了课程的主打。该课程表在汉网上贴出后,一时引发众多网友热烈讨论。教育专家王金战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尽情地玩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谁都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然而,有几个家长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几个家长不让孩子在童年时就去学“珠心算”“新概念英语”?是否学了这些东西就意味着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6.
玩,还要会玩     
新聚焦谁都知道,马小跳是个淘气贪玩的孩子。可马小跳的贪玩不是无理取闹、无事生非,而是在玩中玩出了名堂。《暑假奇遇》中马小跳和小非洲教奶奶家的大黑猪“黑旋风”学拉车、玩滑板、学滑冰,大黑猪居然“一点就通”,由此马小跳认定这是一头既有理想又很聪明的猪,你教它什么,它就能学会什么。此外,马小跳还帮胖猴减肥,放生娃娃鱼,追踪果子狸,抢救大黑熊……玩得很疯,很刺激,也很有趣!这个马小跳实在是太会玩了!他很少玩别人玩过的游戏,总会在大家觉得司空见惯的事上玩出点新名堂。奶奶家的大黑猫成天待在大树上,还要奶奶每天给它送饭,这可…  相似文献   

7.
日前,东北某地3位小学生因不满家长强制让他们进入一暑期辅导补习班而一起出走。这种剥夺儿童“玩”的权利的现象在全国各地确是普遍存在。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是,我们有许多儿童家长在对待儿童“玩”的问题上存在种种不良倾向。有的是限制型,不准儿童玩。由手“应试教育”经久不衰,许多家长片面强调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忽视孩子综合技能的培养,不懂得儿童玩的重要性,因此不给儿童自由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8.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如果小学英语教学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忽略孩子的兴趣、能力和教育的规律,结果只会是孩子学得苦不堪言,教师教得心急火燎。众所周知,好玩,是儿童的天性;玩,是儿童的天堂。黄全愈教授在《玩的教育在美国》里说玩是素质教育的摇篮。心理学家韦洛德说: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小学生学好英语首先就  相似文献   

9.
玩也是学习     
玩也是学习玩,是孩子对生活、工作、劳动模拟性、学习性的活动。因此,读书是学习,那么玩呢?—策划·主持/张先翱为了指导和帮助孩子们过好双休日,6月15日,本刊与《学与玩》.《中国教育报》联合召开了“玩也是学习”为主题的座谈会。《学与玩》杂志副总编糜若兮...  相似文献   

10.
“玩”是指游戏,即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的活动;“学”是指学知识。为了让学龄前儿童顺利地过渡到一年级。为一年级的学习打基础,我们学校开展了幼小衔接教改实验,进行了“玩中学”的教学研究。“玩中学”是把游戏与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玩中渗透学,学中升华玩。  相似文献   

11.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各方面的表现还不错。回顾一年多孩子的成长过程,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确定好“看”的内容,对孩子的顺利成长起了一些促进作用。玩我的孩子从小爱玩、好动,上学以后,要保证学习时间,玩的时间必然就少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他想玩,你就是硬按着他去学习也按不住。考虑到这一点,孩子一上学,我们就给孩子走了一个规矩:上课必须注意听讲,回家以后,给家长当3分钟的小老师,把当天课堂上学的内容讲给家长听,讲完后,再学习15分钟。因为要把课堂上学的内容复述给家长,孩子就必须认真听讲,复…  相似文献   

12.
《中华家教》2014,(Z1):130
1984年6月,《学与玩》正式创刊。30年来,《学与玩》以"玩中长智、学玩结合、动手动脑、学习创造"为宗旨,致力于儿童素质的全面提升。今天,《学与玩》已成为陪伴一代人快乐成长的、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优秀读物。30年,我们在成长,读者也在成长。30年前,您还是个孩子,30年后,您或许已为人父母;30年前,《学与玩》或许陪伴您度过了愉快的儿童时光,30年后,《学与玩》或许正陪伴您的孩子快乐地成长。值此《学与玩》创刊3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感恩之心,迫切地寻找与《学  相似文献   

13.
最近读了《玩学习——三个博士姐妹的家庭教育》一书,对作者通过自我创新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应试教育背景下的高素质人才十分钦佩。从教育学的角度,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寓教于玩、寓教于乐——一种全新的教育观”。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生活与玩是紧密组合在一起的。但玩的方式不同,内容不同,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作为家长要多编出一些玩的花样,同时要对孩子的玩给予引导。要把玩与学习结合起来,通过玩去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通过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玩,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事,而不是一件苦差事。这也就是所谓的“快乐学习法”。  相似文献   

14.
刘怀峰 《教师》2019,(10):54-55
学生喜欢“玩”,但“学”又不可被忽视。如何将“学”与“玩”结合却又不偏向于“玩”;如何才能让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推力;如何让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打开新知识的大门,为整个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知识的初步认识,这些对一名小学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面对新时期新要求,教师要把握好“玩”与“学”的教学结合,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玩”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玩”以享受活动的过程为直接目的,以追求情感体验的快乐感、愉悦感为行为动机;“学”以掌握事物的逻辑、发展规律为目的,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为行为动机.“玩”客观上会产生一定“学”的效果,为“学”做准备、铺垫,“学”会促进“玩”上档次、更具技巧性,在“有意后学习”阶段,学习任务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后,“玩”与“学”则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孟德宏 《父母必读》2023,(6):100-101
<正>对孩子来说,玩是童年最重要的事情。父母要保护好孩子“玩”的天性,鼓励孩子玩得精彩,玩得科学,玩出水平,从玩中有所得。这期杂志的主题和“游戏”有关,我们也来和孩子认识一个“游戏”前最经常出现的字:玩。以珍贵的心态玩“玩”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是斜玉旁,右边是“元”。“元”的读音和“玩”很像,它为“玩”提供了声音元素。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最近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家教方式,即“陪玩”式家教。这种家教的特点是,学习课本知识是次要的,主要是陪孩子玩,比如和他们踢球、看电影、写生、玩益智游戏,或参观博物馆、动物园,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如何做人和做事。现在人们对这种“家教”方式褒贬不一,今天我们请来了南昌市育新学校、南昌师范附小、南昌市珠市小学等一些学校的老师、同学还有家长朋友们,请大家各抒己见。王娟(家长):这种“家教”每位父母都能做,为什么还要花钱请别人来充当这一角色呢?再说,现在下岗工人这么多,哪有钱去请这种“…  相似文献   

18.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游戏教学正好符合小学生爱说爱闹,喜欢玩耍,喜欢游戏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满足了儿童的天性,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游戏使枯燥、乏味的语言操练变得生动、富有情趣,游戏使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要学,越学越爱学,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激情.带来了积极进取的动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材先是出示一幅学校生活的情景图:足球场上,小朋友在踢足球;旁边有一位手拿三角板的老师正经过操场;不远处,有位老爷爷拿着一把大剪刀正在修剪树木。然后从一些生活中的“角”的实例抽象出“角”的图形。但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角”的知识比较抽象,学起来有些困难。为了让学生既轻松愉快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经过反复斟酌,我设计了用多种形式的“玩”贯穿整个“角”的教学环节。一玩——“拼角”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学…  相似文献   

20.
大班的孩子眼看就要进入小学了,这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意味着他们要从“玩”的状态转到“学”的状态。而小学又开始对学业成绩进行定量评价,这些变化和压力往往让很多孩子难以适应。如果父母此时再“雪上加霜”:由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变为把“学习好”作为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就会容易使孩子因为学业的不理想而厌恶学习,甚至否定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