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瑞英 《师道》2007,(8):81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课堂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段.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长的过程,还是教师教育智慧生长和享用的过程.课堂理应充满智慧,理应成为师生诗意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2.
王瑞英 《师道》2007,(7):81-81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课堂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段。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长的过程,还是教师教育智慧生长和享用的过程。课堂理应充满智慧,理应成为师生诗意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3.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课堂是他们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段。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长的过程,还是教师教育智慧生长和享用的过程。课堂理应充满智慧,理应成为师生诗意的栖居地。几年来,我们立足于拉萨路小学的办学实际.致力于智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智慧课堂的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课堂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段。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促进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教学中,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人生充满生命活力的重要里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去理解接受知识,去能动的认识和改造知识,去赋予知识个性化的意义,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现。这样的课堂,知识的学习已不再停留在认知过程上,而是扩展到了人格、情感、审美等育人的领域中来,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获得了情感的共鸣,伴随着人格的健全,精神境界的提升。这样,他们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中就充分显现出来了。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焕发活力就成为我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春梅 《宁夏教育》2006,(12):51-51
探索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途径和策略,使地理课堂充满好奇心和对智慧挑战的刺激,生成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发挥和体现,是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趋向于"开放式"教学,"开放"将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之魂.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存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8.
正在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中,融情活动化课堂是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发掘课堂教学潜力,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课堂呈现状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追求"融情活动化课堂",努力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洋溢着生命活力,成为儿童道德感染的文化气场。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经过一年多来的课改实践,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在探索中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时代是人一生富有生命力、生命色彩最丰富斑斓、生命成长最为迅速的一段时间。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像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语文教师不  相似文献   

11.
李信华 《教师》2014,(31):123-123
正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学生的个性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其立足社会之本。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课堂教学生命观",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须重视课堂教学对师生个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如何真正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这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重点。一、我们要更新观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叶澜教授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  相似文献   

12.
吴太雄 《考试周刊》2014,(82):88-88
<正>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要将课堂教学中的分分秒秒都赋予生命活力,使其涌动智慧的灵性,使学生的认知、技能、能力,以及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如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力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拘于认识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我们进行学生问题意识教学的研究就是在活动中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所在。在这样的理念下,历来被认为传授知识的课堂面临着重构,即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发展生命的课堂。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要使师生双方共同享受高质量的课堂生活,教师必须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为课堂生活注入活力,以自身的激情引导学生,用充满智慧、幽默感的语言启发学生去感受、领悟、欣赏课文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5.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课堂才有真正的活力."一句话,教育只有走进儿童的生活,建立在关注学生生命体验的基础上,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构建数学情智课堂.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学是面对生命,遵循生命,尊重生命,全面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和品位的教学,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实现生命教学需要教师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地建构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从思维始于问题,问题训练思维,以及问题激励创新等方面来论述生命教学视角中的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中,融情活动化课堂是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发掘课堂教学潜力,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课堂呈现状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追求“融情活动化课堂”,努力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洋溢着生命活力,成为儿童道德感染的文化气场。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既是学生重要的生命成长经历,也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经历。中学生物学优质课堂教学围绕"生命"这一核心,依赖并遵循学生的自然天性和内在成长规律,立足当下的生活,为了未来的生活,以实现生命成长和发展为皈依,生动地生成教学的过程;是多边立体互动的"对话场",是生成新知识、新认知,产生新问题、新思维,形成新观念、新智慧的"生成场";凸显生命活力和生长张力,彰显生命关怀,注重生命品质的提升;具有生命性、生活性、生动性、生成性和生长性等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1.充满智性的课堂,教师会用生活的钥匙开启学生的智性。课堂是一个"生活场",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的成长。要使学生的生命潜能真正从沉睡中被唤醒,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就必须努力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让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动"起来。这个"动",是指学生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动",情感的"动"。换言之,也就是要努力创设一个活动化的课堂,一个生活化的课堂。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可能真正唤起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场所,是教师教学构想与措施的实施阵地,唯有课堂的优质才有教育的优质.现今课堂教学必须是创造性的活动,因为只有有创造力才有活力.那么什么是活力呢?活力就是有生命力,富有生气.而所谓的活力课堂就是打造立体、互动、生动的课堂环境.提升课堂效率,让教师和学生展现智慧和生命力.因为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如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