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刻改变了劳动的既有形态与方式,同时加剧了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展示出劳动+职业、劳动+数字、劳动+创造的内涵特质。深刻探寻其发展的逻辑理路在于通过数字技术贯通创生劳动教育新生态、采用数字劳动牵动引领劳动教育新形式、强化数字素养涵育提高劳动教育新成效。为进一步顺应数字化背景下开展劳动教育的新要求,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应树高职院校劳动之观,彰显以劳育人的价值导向;育高职院校劳动之容,统整劳动教育的理念内容;促高职院校劳动之行,跨越时空开展具身化实践。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动摇了传统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念与规则。传统大学生劳动教育对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关注不够,劳动教育形式与大学生接受习惯之间存在脱节,劳动教育“主体”的内涵与数字技术视域下的“主体”内涵出现分歧。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视野,平衡好体力劳动与数字劳动之间的关系。基于数字化的时代背景,大学生劳动教育要从强化教育者的数字思维、增强劳动教育感知体验、探索混合式劳动教育模式等方面着力,积极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人类劳动方式的变革。数字劳动改变了人类劳动的形态,但没有改变劳动的本质。数字劳动不同于数字化时代的劳动,它是用户消耗在数字平台上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具有数据商品化、产消一体化、算法优化的特征;数字劳动仍然符合劳动价值论,它同样具有劳动二重性,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并实现了劳动形态的创造性飞跃;数字劳动表现出一种自由自愿的劳动形式,使生产与消费趋于统一,劳动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了现实可能。在劳动价值论视域下对数字劳动的本质及价值进行探析,推动数字劳动为数字经济服务,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相似文献   

4.
黄元丰  万玥 《高教论坛》2024,(3):117-120
数字时代推动劳动环境、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发生深刻改革,数字劳动成为新样态,对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提升对支撑数字中国建设、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推动大学生数字化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时代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提升要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指引下,努力回应和解决数字环境的虚拟化、娱乐化和异化三大现实难题,从大学生数字劳动观念素养、思维素养、技能素养三个维度系统推进,形成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提升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高校劳动教育要适应由简单化劳动向复杂性劳动的智能转型.实现劳动育人的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以大学生智能化数字素养为核心统整劳动教育目标体系,以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融合为手段创新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6.
数字劳动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与劳动教育双向互动。一方面数字劳动助力劳动教育。数字劳动的“时空重构”开启劳动教育的多元实践,数字劳动的“算法管理”拓展劳动教育的伦理向度,数字劳动的“产消合一”强化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数字劳动也设限于劳动教育。劳动工具数字化挑战劳动技能升级,劳动过程数字化弱化劳动价值认同,劳动关系数字化冲击劳动权益保障。由传统劳动教育向数字劳动教育转型是社会发展趋势,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推进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一是要虚拟与现实融合,突出劳动教育的数字趋势;二是技术与价值结合,突出劳动教育的精神引领;三是教学与实践共生,突出劳动教育的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地位、价值取向及实施方略。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需要深刻认识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政治、社会、文化和育人属性,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使命和发展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国劳动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善了劳动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构建了劳动教育独立的育人体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劳动教育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确立了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指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数智时代,技术不断变革并推动着劳动形态的不断革新,出现了诸如数字劳动、智能劳动和情感劳动等劳动新形态。劳动形态的变化给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数字劳动形成多元联结网络,导致用户成为去主体化的数字虚体;智能劳动打破劳动的“类同一性”,致使人成为去关系化的抽象个体;情感劳动泛化感性体验,造成劳动者去人格化的伪个性发展。学校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要树立全面的劳动教育观,“五育融合”开展劳动教育;要树立发展的劳动教育观,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要树立实践的劳动教育观,“身体力行”开展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9.
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路向,教育过程的智能化与便利化、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弹性化、教育环境的泛在化、教育评价的多样化逐渐丰富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存在教师主导面临数字技术的挑战、数字元素与劳动教育融合不足、劳动教育的时空环境边界模糊、多元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滞后等问题。高校亟须坚定劳动教育育人目标、兼顾技术和人文的双重作用、搭建数字和劳动教育合作的桥梁、统筹实施线上线下劳动教育、构建新型劳动教育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特点,主要体现为数字技术操控工人、数字平台垄断市场、数字资本抢占数字产权。在数字劳动理论中,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数字劳动异化、数字劳动自由化的意识形态骗局、社交媒体掩盖数字资本主义的危机等问题。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式,并没有改变数字资本攫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目的。对克里斯蒂安·福克斯的数字劳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对规范我国数字资本运行逻辑,优化数字技术现实运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数字劳动秩序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生产劳动发展中,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发展迅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适应当代数字劳动呈现的价值多元、形态多维、参与者广泛、时空环境灵活等特点,重构劳动教育模式。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模式重构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去伪存真,重构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守正创新,重塑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形态体系;兼容并蓄,重整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参与体系;灵活多样,重建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时空体系。在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重构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通过加强活动引导、革新课程体系、引入多元师资、开拓实践基地等举措,推动建立可操作、可实施、可持续的劳动教育模式,让更多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好地贴近当代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数字劳动成为数字资本与数字技术双重把控下的一种新型劳动形式,仍然属于异化劳动,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数字劳动者遭受着隐秘的剥削。对数字劳动异化的批判,需要探索和洞悉数字劳动异化的本质,探究处于数字资本逻辑主导下的数字劳动异化的新特征,在对数字劳动四重异化现象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扬弃数字劳动异化之路径,更新劳动观念,秉承共享的价值理念,共同建设共享的社会主义数字空间。  相似文献   

13.
数智时代的劳动形态发生了巨大而显著的变化。数字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进而引发了终端移动化、信息互联化、虚实交互化、生活工作互嵌化的公共生存样态。智能劳动带来了工具智能化和产品虚拟化。情感劳动让劳动者呈现人际关系过载和倦怠社会下的劳动精神退避等新问题。目前,职业院校存在对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把握不全面、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方法运用不科学、劳动教育的途径和体系建设不系统的问题。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必须全面把握劳动教育内容,剖析“不珍惜劳动成果”问题,加强劳动价值取向教育,扩展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科学设计劳动教育关键环节,对标“不会劳动”问题,加强数字智能劳动教育,提升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智能化水平,系统筹划劳动教育途径和体系,化解“不想劳动”问题,加强劳动精神教育,关照数字劳动者精神健康。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从根本上促成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也为教师劳动注入了数字基因。作为劳动的特殊形式,教师数字劳动就是教师运用数字技术,消耗一定体力、脑力和时间以完成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交往等任务的活动,具有开放共享性、情感交互性、边界模糊性等特征。在教育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数字劳动在为教师摆脱不自由的劳动、全面占有自我的本质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存在异化的隐忧。为此,应建构教师数字劳动的学理体系,确立以人为本的技术价值观,创设共建共享的数字共同体,推进学校生态的数字化变革,使得数字劳动真正成为教师全面发展和自我解放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进入数字时代以后,数字化技术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正在逐渐被削弱,数字化技术也给劳动教育性、劳动教育时空泛在化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数字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制度变革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使学校劳动教育制度与时代发展保持高度的统一。需要从实践层面进行分析,劳动教育设备要与时俱进,加快转型的速度,促使劳动教育快速实现数字化发展,同时也要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做好劳动教育制度的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与压迫,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奠定理论基础。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阶段,并产生了不同于传统雇佣劳动关系的新的数字劳动关系。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劳动形式,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阐释。数字劳动通过劳资关系的重构,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的主体性丧失。为此,需要正确对待数字技术与数字劳动异化的关系,摆脱数字劳动异化、突破数字资本逻辑的统治,积极寻找缓解数字劳动异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加强学生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要加强劳动教育,必须改变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封建传统观念,加强劳动意识教育,培养劳动技能和动手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重大,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热点.作为承担育人任务的班主任,应从改变学生劳动认知、建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创新劳动评价三大维度开展劳动教育,实现劳动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慧 《教育与职业》2023,(14):65-70
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剧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呈现出“劳动+职业”“劳动+数字”“劳动+创造”的时代特征。基于数字技术融通创生高职劳动教育新生态,通过数字劳动牵引带动高职劳动教育新模式,强化数字素养保障高职劳动教育新成效,是有效推进高职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实施与专业教育融合不紧密、劳动教育理念与数字劳动需求不匹配、劳动教育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不充分等问题,需构建“嵌入—融合—创造”的目标发展机制“,手段—资源—模式”的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共识—共研—共建”的协同治理机制,以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20.
劳动既创造了人类又创造了教育,劳动教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方式。劳动育人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思想精髓,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更是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纲领。在价值逻辑上,劳动育人能够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促进技术转型升级和社会深刻变革。在政策逻辑上,我国劳动育人发展经历了以体力劳动为核心的重建探索期,以技术教育为旨趣的转型调适期与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的全面提质期。在实践逻辑上,新时代劳动育人迫切需要从内涵、内容与内功层面解决"内涵陷于劣势""内容流于形式",以及"内功沦为把式"的现实之困,助推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