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有所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这一目标"政行企校"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高职专业人才合作培养的现状,探究了高职院校在"政行企校"四方平台上的长效、共赢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杜远阳 《考试周刊》2012,(30):157-158
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是职教界的共识和追求。然而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却越来越成为制约高职发展的瓶颈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破解校企合作的难题为出发点,通过“政行企校”互动.进一步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的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研究、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目前国内产业学院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成功模式,但也存在着若干问题。文章阐述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与模式,梳理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海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创建及探索为例,研究破解困境的路径与思路,以期为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4.
政行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实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人员交流、资源共享和服务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新形势下政行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和机制,为高职院校实现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重点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本文针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讨论了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下如何更好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来加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建设。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有着内在的需求和动力,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政府制定的激励政策及各自的利益诉求被充分尊重和满足的条件下,可实现政校行企协同创新高职育人模式,共同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广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广州市高职教育亮点,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多方资源优势,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为主体,相关高职院校共同协作,建立了“政校行企多方合作,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的广州市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技能大赛、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三个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元主体+教学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例,探索了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11.
在校企合作中除了校企双方积极参与外,还需要政府的主导和行业组织的协调,他们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政校企行构成校企合作的有机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我国政行企校协同共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提出在政行企校四方协同共建理念下,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模型,包括“分层互融”协同机制、“同创共赢”驱动机制、“双向共育”培养机制和“多元共管”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例,探索了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了“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并对全国几所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的案例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所实施的"科技镇长团"工作在推动"政校行企"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建立了覆盖全省各县(市、区)和全国众多高校院所的关系网络,形成了三种拓展的创新合作模式:驻地政府主导、多校参与的"一地多校"合作模式,派出高校主导、跨县(市、区)的"一校多地"合作模式,跨地区行业协会主导、驻地政府和派出高校共同参与的"多校多地"网格化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高职校企合作的相关主体提出了校企合作的三条路径,即政府引导的校企合作、市场驱动的校企合作、感情维系的校企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政策机制、利益机制、感情机制,政策机制是重要的外部保障和规范,利益机制是内在动力,感情机制是纽带,并有助于深化校企合作.三者必不可少,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同时指出长效机制中存在三种信任,即制度型信任、计算型信任、情感型信任.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环节,针对实践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构建“政校行企”实践育人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实现组织指导全员化、活动场所基地化、实践内容课程化、实践运行项目化和考核评价多元化,全方位保障“政校行企”长效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8.
政校企合作,是指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政校企合作是加强政府、行业、企业、高校之间沟通交流和相互配合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对促进产业升级、企业产品更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在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纽带作用,激励企业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发挥学生教师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点、线、面、体"人才培养机制、分析,研究高职院校"政行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构建。高职院校要在准确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完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动态调节机制;平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同步性"和"未来性";将高职院校、政府、行业和企业有效对接并融为一体,形成知识领域、行政领域和产业领域的多力合一和有效同步,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对学校、企业、学生及国家都有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目前企业大多不愿参与,校企合作整体上处于滞后的局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构建应从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