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关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地方职业教育改革实绩,牵动各方利益主体。以多重制度逻辑为分析框架,采用NVivo软件对68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双师型”认定文件进行质性分析,并结合实践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工作中的认定标准、实施认定主体和认定机制等进行实践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在认定指标、认定制度、认定结果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改革路径是:强化各主体制度逻辑的共同价值导向,师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融合各主体制度逻辑的认定体系,强化监督评价机制、完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各地各校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可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作为资格认定标准的逻辑起点,明确逐级审核认定、分级分类认定、可视化管理和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宏观层面的政策参考,也要关注内部环节的逻辑联系,坚持理实结合,推动认定标准实施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省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打造高水平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对省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进行分析后发现,现有认定制度存在认定标准不科学、认定机构不权威、再认定系统不完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省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建议,从制定研究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认定内容,打造认定与评审并行的认定程序,从确立国家主导与地方主体的“双师型”认定机制出发,推动省域视角下“双师型”教师的科学认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教师个体“双师型”与群体“双师结构”相结合的标准建设逻辑,从参与认定的教师视角对全国23个省份153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高职院校已基本具备“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且教师层面对认定标准建设总体满意度较高,标准建设评价在院校类型、教师学历层次、职称分布上未体现显著性差异;但各省份在认定主体、认定对象、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等方面缺乏标准共识,认定标准中缺乏与认定成果相配套的适用范围规定和动态激励保障,影响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规范运行。基于此,以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建设为导向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统一标准,健全贯穿职业全生命周期的“双师”技能培训制度与福利激励保障,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科学合理化的指标体系。从资格要求、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职业道德与品行规范这六个方面探索构建了“双师型”教师的具体评价标准,形成了分层分类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规范流程和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能力与素质,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的资格认定标准,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从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出发,探索如何合理认定“双师型”教师,以期能为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湖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出发,在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并就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具有三重逻辑:从政策逻辑看,国家布局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协同理论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科学指引;从问题逻辑看,要聚焦解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工程,要从培养理念、能力结构、运行体系三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其实践路径是:个体层面,厚植工匠精神,激发内生动力;学校层面,优化培养方式,提升工作积极性;企业层面,创设实践环境,提高互利共赢;社会层面,增强职业认同,促进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应以统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为先导、以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为主导、以自主培训为落脚点,努力营造和培育“双师”文化,实现由自发机制向自觉机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水平,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结合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加强“双师型”教师自主评价是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制度、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自主评价存在教师自评审视不够深入、自评标准缺乏科学设计、自评实施缺乏外部依据等比较明显的问题。基于对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下的建议:科学认识教师评价,建立反思性为主的教师自评机制;科学制定评价指标,构建可操作的教师自评体系;创设制度环境,保障教师自评与他评有机结合等。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组织生态学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有着非常强的分析力,其为“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范式。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生态密度较高、外部环境不够成熟、认知合法性的获得受到阻碍等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过程中应该降低组织生态密度,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目标;加强核心政策供给,提升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比例;多方调配资源,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认知合法性;制定灵活的选拔标准,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待遇水平;鼓励校办企业,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由个体培养向团队协同发展转变,教学创新团队对助力教师成长、提升优势专业竞争力、推动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过程存在建设基础薄弱、团队无法满足重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未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等困境。高职院校应从制定“双师型”教师及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标准、打造校企双向流动机制、优化团队结构并促进教师分层分类发展、增强团队合力及提升团队创新水平等方面推进“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培养“双师型”教师可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可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可以制定利于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实践教学质量不能保证,教师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利用自培、内培和外培多渠道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策略,建立激励机制,真正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及培养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缺失,认证体系不健全,导致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方向不明。本文阐述了构建我国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认证体系的必要性,并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构建“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体系的思路和范式。  相似文献   

18.
贾斌 《甘肃教育》2021,(4):18-20
文章从产教融合发展的维度出发,基于目前对“双师型”教师的新内涵与新标准的研究基础上,论述了“双师型”师资对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高职“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实践路径开展实证研究,采用协同理论创新研究方法,通过“区园企校”共发展,以师资建设逻辑重构、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和师资培育实践路径研究三个方面为抓手,从而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跨界培养、协同共建,有效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韦柳 《教育与职业》2012,(36):87-89
“双师型”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趋势,“双师型”教师的激励问题也一直是众多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特征及需求并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自然就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之一。结合高职教育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师资结构、基本素质与发展状况,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