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慧 《林区教学》2023,(3):96-99
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必要环节。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要在明晰其理论基础前提下,从理念、制度和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即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系统建构劳动教育的育人体系,积极搭建劳动教育的平台载体,全面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劳动教育,需要在彰显劳动者的尊严、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确证劳动本质,展现劳动价值,达到尊重一切劳动的教育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对劳动的尊重。其中,价值逻辑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品质,科学逻辑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正义逻辑是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中,单纯的劳动价值观说教无法真正发挥效用,必须要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落到实处,让学生感受到各行各业劳动者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并得到相应的报酬。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高校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精神指向,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文化资源,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互交织、渗透,开启劳动教育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劳动观反映人们对于劳动的一般看法或根本观点,影响劳动者对于劳动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价值实现。劳动观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人类劳动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基础性、导向性意义。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视角来审视,劳动观教育主要体现为劳动创造观、劳动社会观、劳动尊严观、劳动幸福观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活动,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劳动大军的有效举措,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的切入点.不过,由于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不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存在巨大的局限性.本文从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入手,探索推进...  相似文献   

6.
7.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与人的存在方式二者统一,肯定了劳动是人追求与创造"真、善、美"的价值实践活动的过程,蕴含着人与社会发展的双维教育旨趣.通过"认识""认真""认同"的三大劳动教育基本环节的实施,健全当前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长效多元化劳动教育机制,使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本质,精准把握劳动教育价值,自觉遵循劳...  相似文献   

8.
重视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新的历史使命。新时代,高校要以“国之大者”的视野和格局,完善育人体系、优化师资队伍、改善育人环境、加快数字化转型,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字劳动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与劳动教育双向互动。一方面数字劳动助力劳动教育。数字劳动的“时空重构”开启劳动教育的多元实践,数字劳动的“算法管理”拓展劳动教育的伦理向度,数字劳动的“产消合一”强化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数字劳动也设限于劳动教育。劳动工具数字化挑战劳动技能升级,劳动过程数字化弱化劳动价值认同,劳动关系数字化冲击劳动权益保障。由传统劳动教育向数字劳动教育转型是社会发展趋势,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推进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一是要虚拟与现实融合,突出劳动教育的数字趋势;二是技术与价值结合,突出劳动教育的精神引领;三是教学与实践共生,突出劳动教育的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进入数字时代以后,数字化技术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正在逐渐被削弱,数字化技术也给劳动教育性、劳动教育时空泛在化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数字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制度变革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使学校劳动教育制度与时代发展保持高度的统一。需要从实践层面进行分析,劳动教育设备要与时俱进,加快转型的速度,促使劳动教育快速实现数字化发展,同时也要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做好劳动教育制度的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13.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理论根基.从儿童时期起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始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学前劳动教育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促进幼儿智力和知识的提高,培养幼儿的审美...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是夯实高校学生的劳动奋斗精神,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应有之义,在强化习近平劳动观的思想引导力同时能够提高高校育人活力,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手段形式,从而保证习近平劳动观在实践中发展。以劳动创造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本体的科学阐释。崇尚劳动是社会主义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天性,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呈现出一些新方式、新特点、新载体等新的特质,但仍然存在资源匹配“内外合力”相对不足,利用劳动平台乘风育人的手段方法相对较弱,劳动宣传话语难以契合高校学生的个性需求,劳动精神在凝聚高校学生力量方面成效略浅等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强化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熏陶,形成“内外合力”整合资源,锻造更加接地气的劳动教育话语场,拓宽平台不断丰富劳动实践内容,才能将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劳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教学结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地强化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智时代的劳动形态发生了巨大而显著的变化。数字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进而引发了终端移动化、信息互联化、虚实交互化、生活工作互嵌化的公共生存样态。智能劳动带来了工具智能化和产品虚拟化。情感劳动让劳动者呈现人际关系过载和倦怠社会下的劳动精神退避等新问题。目前,职业院校存在对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把握不全面、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方法运用不科学、劳动教育的途径和体系建设不系统的问题。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必须全面把握劳动教育内容,剖析“不珍惜劳动成果”问题,加强劳动价值取向教育,扩展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科学设计劳动教育关键环节,对标“不会劳动”问题,加强数字智能劳动教育,提升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智能化水平,系统筹划劳动教育途径和体系,化解“不想劳动”问题,加强劳动精神教育,关照数字劳动者精神健康。  相似文献   

17.
18.
在教育领域中,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十分突出,在劳动教育中使用先进的技术以后,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活动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通过使用线上填写问卷和线下分发问卷的形式开展了全面的调查工作,使得数字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取得的成效得以真实反映出来。对数字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使得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得到了快速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职学生的劳动精神缺失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佛系”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蔓延,同时人工智能时代也需要学生具备新的劳动素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途径全面建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明确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探索“多课堂互动”的劳动教育机制;拓展各类培养平台,丰富劳动教育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内容和途径,催生出数字劳动教育。与传统劳动教育相比,数字劳动教育拥有数字化技术的支撑,适应了劳动教育主体的需要,并对教育组织结构进行重塑。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的理念、场景、形态呈现出新的特点,教育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与此同时,数字劳动教育也存在三个方面的潜在风险:数字程序监视引起隐私暴露、数字人带来师生关系“异化”以及技术成瘾消解劳动教育的意义。为预防和规避数字劳动教育的风险,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回归个性化教育初心,营造风清气正的数字劳动教育风气并建构合理的数字技术成长空间,以此探寻未来数字劳动教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