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宇飞 《大观周刊》2011,(37):64-64
法官对判决理由的充分说明,能使人们知道判决是如何做出的,有利于防止司法不公,树立法律权威。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们往往不去对判决理由做充分的法理论证。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立法,完善我国的判决说理,一是要正确引用条文,二是要注重加强法理分析。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形成了两种不同解读。本文从法律文本和图书馆实践出发,通过文义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社会学解释方法以及运用比例性原则,对该条文进行法理性解读,并分析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法治化过程中该如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进行法律解释。  相似文献   

3.
《民法典》实施前发生的学术争议引发名誉权案,能够以当时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作出判决;但是在《民法典》实施后难以找到合适的法律条文.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将《民法典》的规定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旁听了不少庭审,发现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这样一个特征:法官在庭审结束时都宣布要“择日宣判”。为什么不当庭宣判?没有解释。“择日”择到哪一天?也没有说。其结果是,很多当时非常关心的案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淡出了视野。即便后来偶然从媒体上看到判决结果,对它是不是真的符合正义原则,也充满怀疑——谁知道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有多少法律之外的因素对判决结果产生了影响?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理背景,因此当我看到在正在召开的河南省政协会议上,有政协委员递交提案,要求法院提高当庭宣判的比例时(见1月27日《中国…  相似文献   

5.
宋娇娇 《大观周刊》2011,(34):71-71
现行民事诉讼法138条规定,判决书应当写明事实,判决的理由和所适用的法律。因此法官就不可以按个人意志随性地来裁判案件,而且必须写明作出如此判决的理由,及所适用的法律。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判决理由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6.
谭友方 《大观周刊》2012,(12):22-22
司法过程是法学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它的复杂性使得法官在裁判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法律解释中“服从”与“创造”矛盾便是其一法官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法官应严格服从法律还是可以创造性地解释法律,这是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在司法过程中,对法官而言,服从法律是其职责所在,法治的一些基本原则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表达了对法官服从法律的要求。本文试图从服从法律还是创造法律不同的视角来解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婚姻以家庭本位主导,现在逐步向个人本位发展,这很深刻地体现在了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随之引起的各种纠纷也需要法律的介入干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颁布的,也无疑是对自由化趋势的附和。实施半年多以来,关于婚姻法解释(三)大多的争议慢慢退去,但对于夫妻财产部分的条文的争议有增无减,随着具体案件的判决,也让更多人在婚前关注和这一规定相关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8.
陈恒  庞爱忠 《新闻窗》2014,(1):63-64
含义,是和字面义相对而言的,它是透过字面义表现出的附加意义。例如,“时装”有“高档服装”的含义,“刻舟求剑”有“拘泥不化”的含义等。赵毅衡教授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区别了符号过程中的三种不同“意义”:发送者(意图意义)——符号信息(文本意义)——接收者(解释意义)。应该说,当一个文本脱离了作者进入大众传播后,便不再受作者控制,每一个文本的读者、依据不同的情境进行生产性解读,形成自己的解释意义。含义,就是隐藏在文本意义之后的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9.
档案行政执法属行政执法.档案行政执法的主要作用与功能是将档案法律法规文本所规定的权利义务,转化为公民与法人的档案行为规范.它包括制定档案行政规范性文件、对档案法律解释、调整档案法律关系保障档案行政相对人的利益、查处档案违法现象保障档案法律实现等.  相似文献   

10.
司法能动是指司法在法律漏洞存在的情况下形成规则,对法律进行补充。能动司法的核心是法官作出裁决时更多把自己看作社会工程师,反复考虑个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借助判决保护或扩展与立法或先例不符的权益。因此,法官拥有调整宪法以适应新环境的权力,案件审理所形成的裁判规则具有法定拘束力。①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9)
"基本真实"是国内司法实践中认定新闻报道是否构成名誉侵权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并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基本真实";在司法实践中,"基本真实"也往往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操作标准,而通常取决于法官的主观判断,这就可能造成不同案件判决的不小差异和作为被告的新闻媒体不易预期的结果。本文以农夫山泉系列名誉权案件的判决为例,分析司法实践中对新闻报道是否"基本真实"的认定标准,以及"基本真实"对媒体适用"公正评论"这一抗辩事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云 《新闻世界》2012,(11):189-190
长期以来,刑事审判的量刑权一直被视为法院的专项权力,量刑不公开、不透明、不规范带来的量刑失衡,加上我国刑法赋予法官自由裁量的的量刑幅度过大,使司法实践中,出现罪情基本相同的案件,在不同地区、甚至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法院、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乃至同一法官在不同时间上,其判决均存在一定差异的现象,这无形中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影响司法公正和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政策解读     
“两高”对侵权出台新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2004年年底正式实施。该司法解释对其中4种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司法解释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  相似文献   

14.
熊适 《大观周刊》2011,(16):17-17,21
在当今中因的法治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肯定法官分配证明责任的积极意义,同时通过制度以及相关政策来减轻法官分配证明责任的危险性,推进立法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本文从立法与司法解释两个方面对中国证明责任分配。体系进行了梳理,以呈现其中的需要改变与发展之处。  相似文献   

15.
浅谈“事实婚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的法律政策对事实婚姻的态度一直游移不定,新《婚姻法》和新的司法解释对事实婚姻采取了相对承认主义的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选择的崇尚和对事实的尊重。但是,我国现行的事实婚姻制度仍有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新旧规则两个标准文本为分析对象,运用比较研究方法 ,对最新的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进行解读,尤其是对归档文件整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则、要求、方法等要素的修订重点进行分析。文章还认为,新规则在术语表达、结构编排、要素名称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7.
媒介批评的文本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批评是用解释学的方法对媒介和新闻作品进行解读,通过剖视文本把媒体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或新闻的意义提示给受众。新闻文本是一个思想载体,对这个文本世界的充分体悟和分析,才能使人们达到对媒体和新闻的真正理解。克服文本与解读者之间的陌生和距离,和文本融合在一起,从而同化文本的意义,并创造另一个文本,把批评的见地和机智表现出来,是媒介批评的完整过程。媒介批评最终要对媒体和新闻作出解释,再现和重构记者的意指,揭示潜藏的文字背后的原意和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波波 《新闻世界》2014,(7):302-303
言论自由权和个人名誉权是人们极其珍视的两项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易事。本文以美剧《傲骨贤妻》为例,针对第一季中Tim起诉电视台及主持人诽谤侵权,然而法官判决诽谤侵权不成立,分析剧中诽谤侵权罪不成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这对矛盾体做出相应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闻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直接决定诉讼各方的法律风险,因而十分重要.司法实践中对有关司法解释理解的不尽统一也对判决的公正性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借鉴外国学者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新闻侵权的现实情况和现行法律规范,认为"过错推定"原则应当成为我国新闻侵权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文笔者通过对《华洋诉讼判决录》的解读来了解西方列强领事裁判权的削弱过程,同时介绍清末民初司法制度的具体内容,还对当时法律渊源的适用原则进行探寻,最后总结它的两点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