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海 《天中学刊》2004,19(4):67-69
柳宗元一生推崇天台宗,天台宗思想自然渗透于他的诗文创作中。柳宗元山水作品中贯穿的无情有性的认知态度、卓然孤存的生命理念、止观双休的修行方式三个不同层面的天台宗思想成为化解柳宗元生存困厄,领悟自我生命,重振士人理想的有力认知武器。同时,由于天台宗思想的融入也大大增加了柳宗元作品的哲理内涵,使他的诗文变得更加厚重深邃,耐人寻味,从而奠定了他一代文学大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唐宋山水游记以柳宗元、苏武、陆游为代表。柳宗元为中国文学史公认的山水游记开山之祖,他再现山水胜景;苏轼则淡化自然山水,强调表现自我感受;而陆游的山水游记则处处留连的是一系列浸透文化意识的人文景观。唐宋山水游记的这三种模式的出现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3.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极品,也是作者人生审美情趣的结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就了他强颜为欢,聊以自慰,乐而复悲的心理。他把悲情的宣泄渗透于作品中,形成了他山水游记“凄神寒骨”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寄情于山水的杰作,通过山水的描写,展示出自己的性格和情怀。柳宗元的仕途失意及文艺干预社会的文学观是其《永州八记》风格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散文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在他贬谪其间所创作的山水游记。柳宗元山水游记在描绘他独特视角所发现的自然美的同时,也融入了他内心的情感和理想追求,在阅读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过程中,能够读到其中所蕴藏的几重对比。从这些对比入手,从中寻找柳宗元在磨难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美以及对理想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幽静、美妙的自然山水,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美好追求,而那些被弃置荒僻之所的山水风物,则寄寓着他强烈的身世之感,所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具有较为明显的象征色彩.  相似文献   

7.
唐代山水诗歌的主要代表作家柳宗元,身处走向衰落的中唐晚期,加之其独特的思想、个性和人生阅历,使他的山水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柳宗元的山水诗歌在表面的淡泊、闲适、平静之中,潜藏了诗人痛苦的感情和抑郁的情怀,寄托着一颗高傲而又孤独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写的一组山水游记,这些作品与柳宗元当时的思想状况、生活体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这组连续性的山水游记中,作者借助生动鲜明的山水、草木、游鱼等形象,表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的高尚品格和不畏挫折、奋发向上的鲜明个性,是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的山水文学,寄寓世相悲苦和人生理想于山水意象中,展示了一个贬谪者的精神漫游的心路历程。其山水意识一方面从师古余韵中逐渐走上了以心灵触摸物象,以苦吟直呈物象的人性抒写;另一方面,努力寻找观游的世俗意义,发展了其“观游在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是唐代思想学的一代宗师。他运用诗歌、辞赋、寓言,杂、传记和山水游记等多种写作形式,创造性地全方位描写永州,从记述永州的风俗习尚,反映百姓民众的生活,到描述奇丽的山水,寄寓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表达忧国抚民的深邃思想,抒发“甘终为永州民”的丰富情感。柳宗元前无古人的这番作为,形成了彪炳千古的柳化,奠定了其在中国优秀传统化中的独特地位,并一直为后来所享用,是永州的重要品牌。  相似文献   

11.
茅坤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地位特殊,是柳宗元文章地位奠定的关键人物。茅坤与柳宗元有相似的经历,对柳宗元能做出较客观评价。茅坤在韩柳问题上,能客观地评价柳宗元文章的地位,韩柳并称,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虽是协作者,但其成就与韩愈一样,在山水游记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茅坤认为柳宗元是自古以来山水游记文章做得最好的文人,永州和柳州的山水与柳宗元的遭遇相结合,形成了柳宗元的游记文章,“公与山川两相遭”。茅坤还指出,柳宗元的文章是“谷风凄雨四至”,有风骚之旨。茅坤真正发现了柳宗元文章的价值,真正认识到柳宗元山水游记文章的地位,这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这些游记集中反映了他学的最高成就。在九篇永州山水游记中,有六篇是写小溪潭的,黄溪、石渠、石涧、袁家渴、小石潭、钴鉧潭。这些不被世人所知、甚至无名的小溪潭,在柳宗元的笔下,却是那样奇特“温丽”。清深的溪潭有鱼数尾;水底明白见石,或是“亘石”“达于两涯”,或是“小石平布”;溪潭的两岸是草碧兰香、异卉怪木。浓密的草木,把小溪潭遮掩住了,人们只听见水声,却不能看见它,要循声去寻才能找着它。人们评论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是以山水自喻,在山水中  相似文献   

13.
张勇副教授的《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研究》,26万字,2010年3月由黄山书社出版,它是作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成果。该书以柳宗元眼中的儒、佛、道及其关系为对象,在梳理柳宗元三教观形成的文化背景基础上,探讨柳宗元的儒教观、佛教观和道教观。  相似文献   

14.
论柳宗元诗模山范水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孟韦柳”并称为唐代山水田园四大家,其中中唐柳宗元独放异彩,关键在于他是唐代山水诗风革新变调一派的代表人物。柳氏山水诗歌的创作贡献,当推其模山范水、独立一宗的艺术模式,即寒气逼人的幽寂基调的寻求、诗文兼采相得益彰的神通以及外枯中膏深峭风格的形成。其人其文其诗在其山水变调模式中得以沟通和融合,这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独辟蹊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在一些文章中谈到了刚柔关系,如“刚以柔通”,“刚柔无恒位”等等,这是柳宗元的刚柔观。刚柔问题,主要是讲品行修养问题,目的是为了期待末来和启迪后人,以行其道。在他被贬以后,又提出行世之道,要“方其中,圆其外”。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行于世。”这是柳宗元的方圆说。柳宗元以自己的刚柔观和方圆说来阐明他的立身行世之道。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与韩愈共国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为高,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被人比作“精金”、“名姝”,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拟就柳宗元山水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些粗浅探讨。 明人王世员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峭拔紧洁,”正可以概括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贬永州后,柳宗元谪居一隅,物异俗殊,志士失路,充溢着怀才不遇的落寞情怀,模山范水时,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这种寥落情怀  相似文献   

17.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玩抒写胸中郁愤的游记散文。这些文章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千万孤独”的心情,他将自我的心态情绪、人生体悟、生活见解与山水融为一体,借山水自喻,托物言志,寄情感怀。从独特的心情、独特的山水、独特的文章、独特的贡献四个角度去分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呈现其寄情于山水,绘山水以奇异;融情于山水,赋山水以灵魂的特色。作为山水游记里程碑式的发展标志,《永州八记》彰显了柳宗元作为一代文豪对山水游记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足迹遍及永州的青山碧水。游之所至,或寄情于青山,或托意于碧水,于是永州的山水便成为他的情感载体。因此,如果要梳理柳宗元情感变化的脉络,就必须走进他笔下的永州山水。通过对山水的欣赏,我们就可以走进其内心世界。一.被贬永州,惴惴战栗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  相似文献   

19.
“悲愤”是柳宗元贬滴时期的主要心态。柳宗元为摆脱此心态曾积极实行自救——纵情山水、遁入虚无并致力学术。但是,由于他无法放弃“兼济天下”的抱负,这种自救的努力最终失败了。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山水游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创作打开了新的领域,作品中充满了他对“不遇之景”的热爱和对自己仕途上不幸遭遇的感受,张扬着决不气馁、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这些特点和柳宗元的思想取向密切相关。身为思想家的他以儒家思想作为理想的标准,又吸收百家思想革新儒学,在借助佛道的虚静避世排遣心中的苦闷后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和强大的力量投入到对现实的关注中。正是这种内在的精神本质使得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具有了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