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态度改变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诸多理论流派。其中.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1957年提出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时代互联网和手机上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面临强烈冲击.作者从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出发,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及其对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系统有保持协调一致的倾向。当认知不协调发生时,人们会感到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推动人们努力减少或消除不协调。依据这一理论,要减轻或消除学校德育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不协调,德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劝导说服力;二是积极建构良好的同学关系;三是合理利用奖惩手段:四是努力营造和谐的德育情境;五是定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王音 《亚太教育》2021,(2):22-23
英语教学中运用费斯汀格效应,是心理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目的在于预判教学中的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外语教学中,教师要视具体事件、时间和具体教学对象的不同群体而施用费斯汀格效应,不可教条理解或机械套用。  相似文献   

5.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德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依据这一理论.可以从几方面人手减轻或消除德育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不协调.  相似文献   

6.
陈艳 《考试周刊》2014,(19):157-157
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后进生的特点及如何针对其形成原因和表现的特点进行教育转化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出发,结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欠缺的现实,探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一直偏重于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促成和解释教育中的各种行为,忽视了个体认知心理规律的功能。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为解决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学习、研究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启示意义。本文在对西方认知失调理论介绍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现一直偏重于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促成和解释教育中的各种行为,忽视了个体认知心理规律的功能.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为解决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学习、研究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启示意义.本文在对西方认知失调理论介绍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沈静  张更立 《中国德育》2006,1(9):25-27,64
我国传统的教育一直偏重于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和解释儿童的不良行为,而相对忽视对个体认知心理规律作用的认识。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为辅导和矫正儿童的品行不良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有效实施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说服教育是当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目的是促成学生不正确态度和不良行为的根本转变。认知失调理论作为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理论,从态度转变的根本性质和态度转变的可能性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阐述。这一理论启示我们,适当地肯定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在情感上积极关注学生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等是促成学生态度转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常逢锦 《文教资料》2005,(28):175-179
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间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引发心理紧张和内心的不舒服感,个体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减少心理紧张和内心的不舒服感:改变行为、改变态度、找到行为好处和减少选择感。有关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验研究表明,小的物质奖励和轻微的批评即“南风教育”,最有利于儿童内化教育树立的正确态度。“南风教育”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趋势,而最重要的是“南风教育”在改变儿童不良态度的过程中,不会激起儿童的自我防卫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埃里克森创建了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他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但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青年面临同一性危机,处于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正处于同一性危机期,埃里克森的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专业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系统有保持协调一致的倾向。当认知不协调发生时,人们会感到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推动人们努力减少或消除不协调。本文基于对社区青少年角色认知的表征和解读,尝试运用该理论对转变他们的角色认知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认知失调理论是以研究人的“认知”来达到激励目的的一种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二者有许多共通之处。将认知失调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For some years the challenge of bringing greater sophistication to the area of counselor education has touched upon many interesting conceptualizations, one of which deals with cognitive dissonance. This paper is an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s it is reflected through the seemingly conflicting roles of counseling and testing. To anticipate the potential interplay between such roles creates some speculations not only about what dissonance exists but about what might be done to bring two apparently discrepant cognitions into harmony.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详细地阐述了有关劳动教育的思想,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指出了劳动教育与智育、德育、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这些思想对当今职业教育仍有很大启发,如要用劳动美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热爱自己的职业;教师用自己的爱好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使学生发现自己;通过劳动使差生建立自信;在技能训练中要采用研究性学习等。  相似文献   

18.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维果茨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上世纪初维果茨基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给西方教育思想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教育模式。基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还引申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观念,这些均对当代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