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景唐自述     
丁景唐 ,笔名洛黎杨、歌青春、丁英等。宁波市 (原镇海 )人。父亲丁方骏为成衣匠 ,母亲胡彩庭是农家女。因家贫 ,父母随母兄闯关东。以此 ,我在 192 0年 4月 2 5日生于松花江边的吉林市 ,3岁 ,父亲失业 ,南返镇海乡下。 6岁 ,丧父。 12岁 ,母亲贫病交瘁服毒自尽。 1931年定居上海 ,依姑姑丁秀珍 (小学教师 )、叔叔丁方良 (教会书局职员 )为生。 1937年冬 ,在上海青年会中学读书时参加革命—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 (“学协”) ,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 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 1943年 ,上海东吴大学、沪江大学肄业 ,1944年光华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年三月十五日(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已二月十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东冲埔黄茅岭.原名左纪传,号叔仁,字孳林.中学时代曾更名左泽.一九二三年赴广州参加大革命后改称左权.祖父左奉裘和父亲左兆新(1876~1907)常年累月租种地主土地,过着贫困的生活.母亲张氏(1864~1949)生一女四男,左权排行最小.一九○七年父亲、祖父相继去世.兄姐年幼,全家仅靠母亲一人纺纱织麻维持生活.有时无以为继,母亲便怀抱二岁的左权四乡乞讨.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12,(8):5-11
雷锋故居。这里原为唐姓雇主的庄屋,雷锋祖父雷新庭三兄弟佃种唐家的地时就住在这里。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这里,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7岁时母亲因不堪地主的凌辱,悬梁自尽,雷锋成为孤儿。新中国建立时,党和政府分给了雷锋两间半屋,到1956年11月,雷锋在这里度过了16个春秋。  相似文献   

4.
母亲去世得早,是父亲把我们姊妹三个一手拉扯大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姐姐10岁,我7岁,妹妹只有4岁。母亲去世后,我们姊妹三人中只有我能够继续读书。姐姐和妹妹不能读书,倒不是因为父亲重男  相似文献   

5.
1840年4月2日,埃米尔·左拉生于巴黎,3岁即随父母迁居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7岁时父亲去世,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18岁时,左拉随母亲重返巴黎,没有通过中学会考,于是便放弃了学业,投入茫茫人海。月薪60法郎的工  相似文献   

6.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人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坎那边接着(没有祖父则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并锻炼意志、培养耐性了。到了15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了田边,对面田坎没人接,从这时起,意即你长大成人了,需要自己去体味人间的艰辛。侗族人的孩子,母…  相似文献   

7.
陶铮 《生活教育》2010,(7):39-44
祖父陶行知去世已经64年,我父亲陶晓光去世也已整整17年了。时间流逝,亲情依旧。在厚厚的《陶行知全集》第8、9卷书信集中.共有227封祖父的家信,其中给陶行知的母亲、妻子、妹妹的信有20封,给吴树琴先生的有143封,给他儿子们的信有64封,其中单独给我父亲的信就有32封。这些书信承载着浓浓的亲情,谆谆的教导。  相似文献   

8.
正1901年8月25日,25岁的秋瑾在湖南湘潭生了个女儿,起名桂芬,字灿芝。王灿芝从小习武,自命"小侠",一直想要报杀母之仇……1901年,王灿芝出生于湖南湘潭,她的母亲就是清末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她父亲王廷钧祖籍在今湖南双峰县,祖父王黻臣是清末重臣曾国藩的表兄弟。1907年7月秋瑾英勇就义,王廷钧也于1909年去世。童年的王灿芝效仿母亲,拜师学武,立志要找谋害母亲的刽子手报仇。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柯夫。1868年3月28日,他出生在俄罗斯伏尔加河畔的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今高尔基市),父亲是一个细木工匠。不到6岁时,父亲因害霍乱去世,母亲送他寄居在外祖父的家里。  相似文献   

10.
美国姑娘玛丽·托德出身显赫,祖父当过将军和州长,父亲是银行行长. 因为先天性头疼病,玛丽从小就冲动、易怒,脾气坏到没朋友.7岁,母亲去世,玛丽的心上多了道伤痕,而继母的到来,又将伤痕生生撕裂.无法忍受父亲的爱被继母和继母的孩子分去,她的坏脾气愈演愈烈,总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父亲没办法,便把她送去外祖母家.  相似文献   

11.
郑丽萍 《教师博览》2005,(11):51-51
有一家境穷苦的小男孩.1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于是,他不得不到一家银行打工.帮助母亲维持全家清苦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他出生于金融世家——祖父曾协助创建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父亲则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1927年,他随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  相似文献   

13.
苏雪林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7年(1岁)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二月二十四日(公历3月26日),苏雪林生于浙江瑞安县祖父县署,乳名瑞奴。祖父苏锦霞,字运卿。父苏锡爵,字少卿。母杜浣清,小名躲妮。1898年(2岁)开始记事。1899年(3岁)1900年(4岁)祖母令缠足。1901年(5岁)祖父调回兰溪,随其行。1902年(6岁)1903年(7  相似文献   

14.
1992年,我辗转回到以色列,13岁的老大、12岁的老二和10岁的小女儿暂时留在中国。我的父亲是犹太人,二战时逃亡到上海,并在那里生下了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了我们,12岁那年父亲去世,我就成了孤儿。长大后,我在上海铜厂做工。结婚生下3个孩子  相似文献   

15.
潮流韩风居     
《音乐世界》2007,(21):50-50
11岁的时候,李丽(李瑞镇饰)亲眼目睹了父亲的去世,但并没因此改变外柔内刚的个性。李祘天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头脑,与祖父英祖很相似,可是对人温和的眼神却与祖父截然不同。第一眼见到成松渊(韩智敏饰),李祘就对她念念不忘,10年后,一直梦想去宫中的  相似文献   

16.
1642年1月4日,牛顿(1642-1727)出生在英国的沃尔斯索普村。但他还没来到人间,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所以家庭生活的重担,就由他母亲挑起来。难啊!在牛顿两岁左右的时候,他母亲改嫁了。从那以后,牛顿就由他的舅舅抚养着。  相似文献   

17.
5岁时我离开南京,来到上海。 当时我不知道的是,我父亲已被划为右派去农场劳改,我母亲无法抚养四个孩子.这才把我送到祖父祖母身边。  相似文献   

18.
164 2年 12月 2 5日英格兰东海岸中部林肯州格朗达姆镇南 13公里的乌尔索浦小村子里 ,诞生了一个只有三磅重的婴儿———牛顿 .牛顿是个不足月的遗腹子 ,父亲是一个农民 ,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 .三岁时母亲再嫁于牧师 ,他由外祖母和舅父收养 ,在家乡读完小学后 ,12岁进入格兰瑟中学 ,他对功课无兴趣 ,成绩低劣 ,被同学瞧不起 ,经常受到欺侮 ,使他在精神和肉体上遭受到极大的痛苦 .两年后继父去世 ,母亲带着两女一男三个小孩回到老家 ,生活十分艰难 ,一次牛顿把自己做的小风车拿到学校给同学看 ,突然一位同学夺去风车 ,扔在地上 ,连连踩踏 .通…  相似文献   

19.
一八六九年三月十四日①,我生于尼日尼诺戈罗德。父亲是士兵的儿子,母亲是小市民。祖父做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而受到尼古拉一世的降职处分。这个人粗暴到这种程度,致使我的父亲在十岁到十七岁之间从家中逃跑五次。父亲最后一次成功地永远脱离了家庭——他从托波尔斯克徒步到尼日尼城,在那里给一个挂帷幔的匠人当了学徒。看来他有天赋,也识字,二十二岁时,科尔沁(现为卡尔波瓦)轮船公司就指派他做阿斯特拉罕办事处的主  相似文献   

20.
怀念母亲     
<正>母亲去世五年了。每当看到母亲那慈祥的遗像,我便忍不住哭泣——母亲的一生太难、太苦了!由于家境贫寒,母亲很小就嫁给了我的父亲。苦命的母亲过门后还没享上什么福,家道就衰落了。1951年夏天,父亲不幸染病,不久便离开了人间。父亲的去世,犹如天塌地陷,我们的心都被掏空了。已是七个儿女的母亲,上有七十多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