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通过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通过介绍科学家的创新成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要结合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已任,有目的、有意识地长期坚持下去,做创新教育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2.
知识创新是人们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图书情报工作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是图书馆利用其服务系统或设备,满足读需求的过程。知识创新和图书情报工作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应重视图书情报工作对知识创新的作用。图书情报工作对知识创新的具体作用表现为;通过有效的知识组织,充分实现已有献的学术价值;通过有效的情报服务,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和质量;通过环境和技术的革新,为知识创新提供使用情报的方便。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更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通过观念更新为实现创新教育莫定坚固基石;其次还需要更新高等教育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通过制度创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机制;再次还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方法;此外,创造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龚成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75-76
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能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完成:培养想像力,提供创新源泉;培养情感,优化创新心理;培养提问能力,扶持创新行为;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探究能力,激励创新意识;培养解题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注意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创设一个自由发挥思维的境地;教师也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创造性模式。通过问题的讨论触发学生创新的灵感;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重视物理方法的渗透;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尽最大的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明显标志。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拓展创新思维的途径;训练学生直觉思维,激发创新思维灵感;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增强创新思维的情趣。通过不同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挖掘并优化创新因素,会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①激发好奇心,培养创新思维;②优化教学方法,开拓创新精神:③激活想象能力,放飞创新翅膀;④培养观察能力,烁就创新慧眼;⑤重视标新立异,突出创新灵魂。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教学工作必须有创新意识,首先,要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激发创新热情;其次,通过群体激励奠定创新基础;再次,鼓励质疑,激起创新火花;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开辟创新的领域。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9.
创新心理是可以通过创新性学习和创造性教育来培养的;学生通过创新心理的训练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出科学决策,进行有所创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谈高等教育统计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等教育统计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创新观念,增强统计意识;创新体系,调整统计指标;创新方法,构建统计体系;加强监督约束机制等观点,来使高等教育统计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创设基于数学情境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引领学生积极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有效数学理解和高层次思维的产生,生成有效的活动经验,再现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引领学生数学地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达成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让课堂活起来"仍然是今天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好的开头是课堂活起来的前奏,精心设疑是让课堂活起来的关键,满足学生情感需求是让课堂活起来的核心,精彩的语言是让课堂活起来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了一种对系统知识依赖程度极高的"知识型实践"。与这种实践形态对应的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一种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发现并确认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监控并调整方案以最终解决问题。为促进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识学习过程应同实际生活情境密切沟通,以达到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双向建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能力培养,要求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组织等,均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四重奏——教学·学教·教问·问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学教、教问与问教是教师生活中美妙的四重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教问,没有教问就可以说算不上教学。这样,教师的一个前提性任务就是学教和问教,否则便难以承担有效的教学和教问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要明确政府与媒体的角色关系定位,要特别重视媒体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所能发挥的桥梁作用,从而以更富有建设性的态度来面对媒体。说到底,善待媒体就是善待民意,善待媒体就是善待自己。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技术在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利用视频播放功能,拓展实验内容;利用展示功能,强化实验细节;利用数据处理功能,优化传统实验;利用模拟功能,弥补真实实验的空白等四个方面阐述怎样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7.
章认为,要想搞好图书馆的人事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下面几点:感情投资,尊重人性;切合实际,满足所需,以岗设人,按需要定编,用人唯贤,领导干部年轻化,严格考核,奖惩分明,管理德才兼备,权威并存,塑造形象,营造图书馆形象。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在领导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进程中,认真探索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探索的目的所在,一方面是为了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也正是为了理顺人们的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开道。从这个角度来说,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是为了探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经考证,古动物名"虎鱼"、"泡鱼"指刺魨,"绷鱼"指无毒刺魨,"鯺"指大的河豚,"鰽"指曹白鱼或鲥鱼,""指真鲷,"黄雀鱼"指黄鲫。"白凫"指天鹅,"白颊鸟"应指白脸山雀。"白猿"指得了白化病的猿猴,"墨猴"、"石猴"、"栗子猿"指小型眼镜猴(国内灭绝),"乌猿"指黑长臂猿,"黑猿"指长臂猿、滇金丝猴等,"马猴"指短尾猴,"黄狐"指沙狐,"牯犀"、"毛犀"指苏门答腊犀(国内灭绝),"黄鼠"、"貔貍"指旱獭。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新生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发生改变,相应地就要求个体作出相应的回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需要大学新生要积极主动回应,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以适应变化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能力,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准确了解和把握大学新生在环境适应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新生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和锻炼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使大学新生能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