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  相似文献   

2.
一、说明中学学生之年龄,照规定应自十二岁至十八岁,而实际上因地方教育人民经济的情况不同,往往超过规定年龄,甚有至于二十二三岁者,其平均年龄之趋势,就福建说,初中一年级为十四岁至十五岁,高中一年级为十八岁至十九岁,虽其中不乏例外,要以超过规定年龄为最多数。  相似文献   

3.
从辛卯之岁到壬辰之春,从千里巴蜀到两江峰汇,重庆教育事业因为一个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庄严承诺而生机勃勃,因为砥砺前行的决心和改革创新的勇气而意气风发。  相似文献   

4.
在《马氏文通》“无属动字四之五”中,有数个连字马氏没有给出确切的归属,这些连字包括“统之”“、总之”“、陵迟而至”“、一岁至”“、不至”“、推而大之”“、推而远之”“、要其归”“、推此志也”。通过对这些连字的条分缕析,这些连字在马氏的词类系统中应该归入马氏所分的四类连字之中的承接连字。  相似文献   

5.
坚持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在贫苦的农村中度过了自已的儿童时代。从十三岁(1879)抵檀香山就读于基督教会学校而至1892年(26岁)7月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先后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的薰陶达十四年之久。这正如他所自述:“幼尝游学外洋,于泰西之语言文学,政治礼俗,与乎天算地舆之学,格物化学之理,皆有所窥;而尤留心于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至于时局变迁之故,睦邻交际之宜,辄能动其  相似文献   

7.
从辛卯之岁到壬辰之春,从千里巴蜀到两江峰汇,重庆教育事业因为一个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庄严承诺而生机勃勃,因为砥砺前行的决心和改革创新的勇气而意气风发。2012年1月18日,重庆市2012年教育工作会在市教委机关礼堂  相似文献   

8.
《国殇》是《九歌》的第十篇。它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之一。也是楚人祭祀为国牺牲战士的乐歌。戴震说:“殇之义二:男女未冠(二十岁)笄(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歌此以吊之,通篇直赋其事。”(《屈原赋注》)古代把年龄未满二十岁而死的人叫做殇。凡是在外死在战场的青  相似文献   

9.
姜启时 《新高考》2007,(11):22-23
苏秦(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  相似文献   

10.
盲者说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矣?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  相似文献   

11.
齐己生活在一个万方多难、遍地刀兵、生灵涂炭、灾难深重的时代。他自幼为僧,安禅静习,四处游方;60岁时任荆州僧正,掌管荆南僧务。齐己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既面对现实,描述唐末五代战乱,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并揭示其苦难的根源,提出了对理想政治的见解;又着力宣传佛理,阐述对佛教教义的解悟。齐己勤于写诗,风格独特,是我国古代第一诗僧。  相似文献   

12.
明代诗人李蓘及其诗歌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Gun是明代后期较名的南阳诗人。他富于才华,为人清高、胸襟开阔,一生喜游山历水,向往恬淡的田园生活。他四十岁以前为官但官职一直低微,颇不得志,四十岁后如愿归隐田园。他的诗可分为感遇诗、山水诗和田园诗等,表达了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田园生活的赞美与陶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严廷中是清代嘉、道间云南著名诗人,少时随父仕宦,后出官山东莱阳,四十岁时暂居扬州、江宁,之后曾主讲家乡书院,晚年再官莱阳,殁于莱阳。严廷中与高密诗派诗人交往密切,十分推崇前辈诗人袁枚。其《药栏诗话》收录了父辈师长和其在武昌、扬州时结交的诗友诗作,反映了他论诗以柔为主、以真为胜的理念,和对"温柔和平、缠绵典雅"诗风的欣赏。作品对认识乾嘉扬州诗坛人文景观、清代女性诗人群以及清代云南文学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20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对云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曹松一生交游甚众,和众多的诗人有着唱和,但仕途坎坷,颠沛流离;而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却又关心民间疾苦,厌恶战争;身为唐代才子,创作甚丰,留给后人一百多首诗歌,亦颇见功力。  相似文献   

16.
试论张之洞的廉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一生十分注意维护自己的廉正形象,他重立功立言,更重立德,体现了以廉为本的特色。他居身检索,廉于自身,服官47年,在故里未造一间房,未置一亩地,身后“家无一钱”;正身率职,廉于本职,就兢业业,事必躬亲,廉于社会,惩贫赏廉,裁撤陋规,整肃吏治,给当时腐败骄奢的官场带来了缕缕清风,也为当代人反腐倡廉、忧已戒已,留下了不朽的风范。  相似文献   

17.
张含年谱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二十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为云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汤斌是清初的经济名臣与理学大儒,一生勤政爱民,廉洁刚正。政治上,能够选贤任能,兴利除弊;学术上,力行实践,摒除门户之见;生活上,艰苦自持,严律家人。故而成为清初著名的廉吏、理学家、史学家,才兼三长,著述等身。  相似文献   

19.
王十朋是南宋名臣、名诗人。作为政治家,他精忠爱国,勤政爱民。作为诗人,他喜欢结社吟诵,从少年至晚年他结了不少诗社。可以说,他是宋代诗人里结社最多的人之一。这些诗社影响了王十朋的生活及创作,一方面诗社生涯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另一方面诗社活动提高了其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闵珪考略     
闵珪乃明代湖州籍名臣,一生屡按数省,四任刑官,平叛抚民,政绩卓著。为人刚直,治狱严正,为人所称道。依据相关典籍,勾勒闵珪的生平事迹,有助于更深入、更全面了解这位明代湖州籍名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