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现代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并得到应用,信息高速公路已经走进了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在这种全新的信息社会到来之际,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的存贮、处理、传播机构的图书信息机构将何去何从?笔者认为,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图书信息机构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节点和组成部分,并且将继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信息高速公路是指以信息交流为目的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信息源、通讯平台和应用信息系统。信息源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法律、政治、军事、艺术等信息资源;通讯平台用以完成各种信息的处理、传…  相似文献   

2.
邵永恒  张永庆  廉正 《软科学》2011,25(1):8-13
此次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在遭受冲击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自身的巨大发展潜力。鉴于此跨国公司正逐渐改变在华投资策略,提升中国在其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这一改变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从整体层面上看,其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但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战略在华布局的实现,其负面效应也在逐渐凸显。两方面效应形成的强大反差,揭示出中国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过程中,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忽视和缺乏。  相似文献   

3.
对信息高速公路,我们除了看到它对未来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以及人们生活、工作方式带来的积极影响外,对其实施的复杂性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作些分析也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4.
沈律 《科学学研究》1994,12(4):61-65
信息高速公路─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沈律(皖南医学院)自从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构想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震动。欧共体各国及日本、韩国等也纷纷效仿,积极响应。全球高科技又出现一次更大规模的发展浪潮。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必将...  相似文献   

5.
智能建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终点站,已充分表现了它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并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指出了以我国“三金”工程为依托的信息中速国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并购在中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这对于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通过对外资并购的正负面效应的分析,就如何积极、安全有效地利用外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比较,提出了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对策和具体建设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许多国家为迎接21世纪新挑战,全面实现信息化社会,抢占科技制高点,夺取国际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在美国率先于1993年宣布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立即引起了各国的强烈反响,迅速掀起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制订、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热潮。当然,也引起了国内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为此,我们特撰写了这份材料。 通过这份材料,可以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到世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总体情况,如它的概念含义、构成要素和特点,由来和发展,产生的背景、基础和条件,对人类产生的效用和影响,以及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产生的背景和基础,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包括美国、日本、欧共体及英国和法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南美四国、我国台湾地区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情况,详细了解我国构建中国式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情况;包括建造中国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正在实施中的信息网络工程及应采取的对策研究。由于该研究是一个内容较新、涉及面较广的课题,参考资料较分散零星,加之水平有限、时间较紧,难免有遗漏、欠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人才的流动和人才在某一区域或组织内的聚集,当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某些效应。文章分析了人才聚集的正、负效应,提出运用知识管理,可以有利于人才聚集的正面效应,化解负面效应,更好的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以促进组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认为现代化的关键是信息化,信息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加快信息化步伐,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介绍信息高速公路及其全球发展概况.提出了抓住机遇发展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管理、医疗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它的重要性正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成为信息社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近20年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持,由通信环境的支持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得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存储之间的“孤岛”现象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了。曾经独立发展的电视、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将合为一体,环球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将沟通人们生产、建设、生活的内部和外部世界,计算机联网可以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  相似文献   

13.
匡文波 《情报杂志》1996,15(5):43-44
现在,全球一片信息高速公路热,赞美之声不绝于耳,舆论一边倒,很难听到相反的意见,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的确,信息高速公路不仅能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也给我国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遇。但是,信息高速公路不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我们对此应该冷静、全面地思索。 首先,必须澄清一些人对信息高速公路的误解。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它只归结为信息传输通道,而忽视它们所包含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个重要内容。其实,信息高速公路的要害是信息。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多功能、交互式的一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固然很重要,能使信息资源交流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全球范围信息网络的形成,将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准确地传递,企业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进行营销行为,从而产业了网络营销。论述了网络营销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最为有效的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5.
信息高速公路向高校科技管理提出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信息高速公路”的由来及其意义美国政府50年代实施的“州际高速公路法案”,对美国战后经济的突飞猛进起过重要作用,其影响早已超越国界致使“高速公路”遍布全球。半个世纪后,美国又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并引起欧共体、日本、新加坡、韩国的响应,纷纷提出类似计划。为推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即“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倡议人阿尔伯特·戈尔之子)于1991年先后提出了“高性能计算行动(HPCA)法案”和“高性能计算与通信(HPCC)计划”。后者包括高性能计算系统(HPCS)、高…  相似文献   

16.
信息高速公路与图书馆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晶 《现代情报》2004,24(6):62-63
本文从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及所带来的全球效应入手,阐述了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新世纪的图书馆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图书馆适应信息高速公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智勇  杨晋浩 《软科学》1997,11(2):50-51
发展现代决策咨询系统势在必行刘智勇杨晋浩一、挑战和机会信息时代的现代化决策咨询系统是一类专业咨询机构,它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等现代化信息资源,针对决策目标,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系统分析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决策依据。在“信息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8.
一、信息高速公路概述未来社会将是信息化社会,谁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拥有二十一世纪。而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则是信息化社会的神经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一词,实际上是一个比喻:即像交通网络一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最终是全世界的电子通信网络,四通八达,将每个人都连在一起,并能提供你能想象得到的任何电子通信及服务。从技术上理解,信息高速公路是以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及设施为基础,而建立的在一定范围或区域内高速传递多媒体数据库信息的干道网络,尤如现在的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信息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长生  简玉峰  陈华 《资源科学》2009,31(6):1051-1060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是“财富”还是“魔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总效应大小,以及不同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对影响;然后以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既存在正面的直接效应也存在负面的间接效应,且负面效应总体上大于正面效应,但在不同省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其负面效应主要通过降低投资、受教育水平、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度、法治水平而间接阻碍经济增长。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能够一定程度解释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地区差异性,但不是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功能与特点,从信息高速公路对图书馆收藏结构,服务方式的影响,提出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