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态和谐是和谐福建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和谐福建及其构建的生态基础,是实现福建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和谐福建就是要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和谐福建还需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保障层,那就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和谐福建必须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因此只有建设好生态和谐,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福建。  相似文献   

2.
和谐校园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要表现为语言和谐。当前的大学校园存在着语言不和谐的各种因素。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更新人际交往观念、提高自身语言素养、净化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3.
论语言接触与语言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语言接触和语言和谐的理论对喀卓人的语言生活进行描写和分析。指出全民保存母语是喀卓人语言生活的重要特点,全民兼用汉语是喀卓人语言生活的自然补足,汉语影响有助于喀卓人语言生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的分析,提出党内和谐能够促进社会和谐。通过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解决党内不和谐因素,最终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两期并存的特殊阶段,倡导利益和谐尤为必要。因为,利益不仅是联结社会成员的纽带,而且利益的主观需求和客观实现之间是否均衡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尺。因此,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而言,致力于利益主观需求与客观实现之间的动态平衡,消解利益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徐莉 《学语文》2013,(5):58-5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语言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和谐社会。语言必须和谐,社会中的语言如果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失去了基石,人们的美好愿望就不可能实现。广告作为社会用语的一部分.它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是社会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内和谐很关键.要推进党内和谐,必须从积极倡导党内文化,促进党内思想和谐;充分保障党员权利,促进党内主体和谐;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促进党内组织和谐以及健全和落实党内法规,促进党内行为和谐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和谐”二字本身都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将语言和谐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探寻实现语言和谐的路径和方法,无疑是对语言和谐研究内涵的拓展,也将语言和谐问题引向了实践层面。将语言和谐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标,可以促进教育内容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试论心理和谐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对心理和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层面的大系统,政府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和谐社会决定政府和谐,政府和谐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和谐社会建设。“以政府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政府和谐的内涵和基本要求进行界定.分析政府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区别与联系,并对“以政府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朱春花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01-103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现象,社会需要教育的支持,教育需要社会作依附。教育的和谐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帮助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又会推动教育的进步。社会和谐与教育和谐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相互依存、交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闽南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漳州西南部南靖、平和、云霄、诏安四个县的15个乡镇。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的归属存有争议。对闽南客家话语言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特点方面,将闽南客家话和闽西、粤东客家话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闽南客家话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目前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方法缺乏创新。要从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闽南客家话的语言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文化中,“和”既是一种哲学,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从其源头上探明其深层哲理,从其关系层次上揭示其本质蕴涵,从其文明建设上分析其内在结构,才能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线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和”的义理,实现天地人和的胜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语用主体对使用普通话和方言的场景环境以及对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态度的调查,分析了新时期语用主体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情况的一些新变化,即:语用主体对语言使用的场景环境区分较为清楚;对使用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较为平和。这些变化反映出了语用主体对语言和谐的潜在的心理期待。这种朦胧的语言和谐意识对促进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传统“和谐”理念价值观与新时代价值理念的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理论价值。该文试从“和谐”思想的研究领域、党的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用语与社会脉象的语言文化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界定并说明了社会用语的语言化理解,讨论了称呼用语的类型及反映的社会变化,举例性论述了语言用语折射的社会问题,希望建立起一种语言化分析,服务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17.
语码转换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普遍现象。以语言顺应模式为依据,以国内报纸和电视等媒体语言中的语码转换为例子,探讨其成因,可知传媒用语中的语码转换是双语交际者在语言选择中对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主要语境因素进行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目前,生态位理论已超越了生态学研究的范畴,渗透到诸多学科领域,成为一种有力的理论分析工具.本文尝试从生态位概念和理论的视角考察和分析在中国民间神灵这个生态系统中,众神是如何通过规避分离、竞争合作来获得最佳生态位资源,并保证神灵体系处于动态的和谐与平衡,从而为民众的社会生活构建一个合理和谐的人文秩序.  相似文献   

19.
内心和谐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观念。内心和谐与否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外部的社会环境。人的内心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当代社会中,存在的许多现象暴露出人们内心的不和谐。要想达到内心和谐就需要注重自身修养,进行良好的自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政策以克服贫困和消除社会排斥为基本目标,在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民主、调整社会结构、增进社会团结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社会政策在中国的发展,源于解决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的强烈需求。为此,需要从科学执政的高度重视社会政策,确立“关注民生”的社会政策目标,积极扩大社会政策覆盖面,并逐步实行社会政策的城乡整合,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