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西方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冒险家在景仰他,男人在向往他,女人轻薄他,历史学家、文学家在研究他。他会让你想起拉伯雷笔下的巨人,畅饮人类知识之河,精通多种学问;他会让你想起堂吉诃德荒诞不经的游侠生涯,但是他的冒险远比与风车作战、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来冲击、耽于漫无边际的幻想更为精彩;他会让你想到好色之徒唐璜,但他绝非伪装爱慕、恬不知耻、玩弄诱骗女人成性,而是真诚地追逐女人,女人也以真诚的热情回报他;他会让你想到卢梭等伟大的自传作家,但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不仅是为个人立传,也是为整个世纪立传。巨人、堂吉诃德、唐璜等人生活在虚构的文学世界里,而他生活在真实的历史世纪里。他的一生本身就是诗歌,就是小说,甚至比诗歌和小说更绚烂更精彩,他就是卡萨诺瓦。  相似文献   

2.
他于1876年1月14日诞生于旧金山。假若在他襁褓时他的生父不去世的话,他可能姓钱尼,由于他姓了继父的姓氏,因此世人都知道他叫杰克·伦敦。他的继父约翰·伦敦是来自美国东部地区的一个流浪汉,曾做过木匠、建筑工人、缝纫机代理人,开过膳宿公寓,当过菜农、小商店主。他的母亲弗洛拉是俄亥俄州马西隆城名门威尔曼家族的一个不肖后裔,是个占星  相似文献   

3.
门德尔松     
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蒂在不少方面是异乎寻常的,当然,首先他是个特殊的作曲家。一般说来,一个人要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发挥必定要经历很多挫折,而他却不在那些经过努力奋斗才成功的艺术家之列。而且,他所写的音乐作品也不符合当时音乐的潮流,他的风格来自古典音乐。他的气质沉着、镇定、文雅,不象大多数浪漫主义作曲家,他们的音乐是情感的热烈倾泻与迸发。门德尔松属于那种可以说是拥有一切的人;他的家庭富有、和睦、有教养;他本人聪明、英俊、可爱,并且有多种才能——他不但是个音乐家,还是优秀的作家和艺术家。他还有个笃实的特点:责任  相似文献   

4.
走近卡夫卡     
正作为一个一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布拉格,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卡夫卡的声誉和影响已越来越大,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阅读他、理解他、认识他、阐释他。走近卡夫卡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阅读他的作品,阅读他的传记和研究资料,或者阅读他同时代的亲朋好友的描述和记载,当然,也可以千里迢迢来到布拉格,沿着卡夫卡成长、生活和工作的足迹,探访他活动的痕迹和精神变化的轨迹。比较而言,最后一种方式也许最为直接,  相似文献   

5.
陈拙 《华夏文化》2005,(4):61-63
一个受人拥戴的人,应当具有知人之明。他的威信并不仅仅表现为周围的人们或者他的部下多么欣赏他、感激他、奉承他、恭维他,而在于人们信任他、追随他、揣摩他、有求于他。人们自内心深处对他的期望和企求是最具实质性的、功利性的,也最有吸引力。口头上的吹捧,包括那些真心实意的感谢,实际是十分廉价的。神灵是信众的精神寄托,而受拥戴者则不仅是群众的精神寄托,更是他们的世俗依靠。  相似文献   

6.
亚历山大·大仲马的传记作者指出,大仲马是法国一位最勇敢的将军之子。他从小就学会跳舞、击剑和打枪。十一岁时,他幻想的是战刀、佩剑、长枪、短枪。他不愿呆在家里,总喜欢跑到森林里去生活。他脾气暴躁,自尊心极强。我不止一次地重读《三剑客》、《基度山伯爵》作者的传记,真为大仲马无穷的精力所惊讶,为他的慷慨无私而振奋,为他对朋友的忠诚而欢欣。我还痛心地看到他那病态的自尊心,那时常发作的  相似文献   

7.
戴维·赫拍特·劳伦斯1908年从英国诺丁汉大学毕业在戴维森中学教书才3年多就辞去了教职,他想到德国的大学去谋一个教职。他一下就想到了他的母校诺丁汉大学的老师威克利,这位语言学教授曾在德国的波恩大学、弗莱堡大学学习和教书。1912年3月底的一个早晨,威克利告诉夫人弗丽达:他以前的一个学生劳伦斯要来找他帮忙到德国的大学教书,他要请这个学生吃午饭。他说他中午前赶回来。劳伦斯忐忑不安地来到老师家。威克利一直是他敬佩的人。他曾对有过婚约的女友杰西提到过威克利:“他是我喜欢的教授,他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他是那么高雅。他倚着椅子…  相似文献   

8.
访李零先生     
和李零先生第一次见面,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雪白的衬衣和那种中年知识分子中并不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一丝不苟的整洁感他开朗、随和而又彬彬有礼。所以在印象中,他书房里的阳光似乎也总是温暖而灿烂的。《寻根》杂志曾刊发过李先生的文章。我对他说,读者希望能够对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李先生则回答:难。的确,李先生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大多数读者对他的了解,都是从两本书开始的,一本是他翻译的《中国古代房内考》,一本是他写的散文集《放虎归山》,但实际上他是学考古的,他的专业是殷周铜器和古文字研究。所以我觉得李先生其实像…  相似文献   

9.
高永 《世界文化》2006,(12):10-12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理由是他“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有人认为,奥罕·帕慕克获得诺贝尔奖是实至名归,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几十种语言出版。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大师相提并论。但他的获奖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诺贝尔奖存在政治倾向的质疑,有人认为他之所以获诺奖,不是因为他的创作,而是因为他的言论。帕慕克虽然早已获得了世界声誉,但我国读者对他并不熟悉。第一部译成简体中文的帕慕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有时,你会认为这位名叫托马斯·德·昆西的瘦弱矮小的人确实是生活在他所描写的如此出奇的一个超自然的、奇异的、梦幻般的世界里。他十分博学,从十五岁起就能写、甚至能说希腊语。然而,他对日常生活琐事却一窍不通。据说,有一次,他疯狂地四处奔走想尽办法借几个先令,而他口袋里却装有一张不知如何去兑换的五十英镑的钞票。他不能容忍随便扔掉手稿和报纸的现象。在他临去世前,还在给爱丁堡的六处住所付房租;因为他会在一间屋子里埋头写作直到他被稿纸象雪片一样地埋在底下为止。然  相似文献   

11.
<正>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属于未来的人,我们感谢他经历此生来讲述未来。他拥有孩子般的慷慨和宇宙般的才华。他的作品是他敏锐洞察力的权威见证,也表明他永远不会背弃自己的出身、放弃他的拉美灵感和对真相的矢志不渝的追求。——菲德尔·卡斯特罗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出生于一个无名小山村,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代表和当代名人。他是哲学家、社会评论家、发明家、畅销书作者,而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他对什么是由东西方优秀道德价值交织在一起的“文明”重新下了定义。下面是他的女儿、中文版《读者文摘》前主编林太乙撰写的她父亲杰出的一生以及他和她母亲廖翠凤之间的爱情。他代表男子的“阳”,是男性力量的具体体现:才华横溢、聪慧睿智。而她则代表女性的“阴”,是一位处处顺从他的温柔的女性,使他一直眷恋着家和纯朴的家庭欢乐。我们从他所生活的最充实的一生中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自身。  相似文献   

13.
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常对我谈起他的第一次恋爱。他说,她名叫萨布拉·皮博迪,是一个黑发、黑眼、象男孩一样顽皮的姑娘。他们是多年前在新罕布什尔州塞勒姆时的同学。作为一个年仅十二岁的愣小子,他给她写情书。追求姑娘的人还不少,因此她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后来,他离开了  相似文献   

14.
他是以狂草闻名中外的书画家,他是屡屡受邀远赴美国进行艺术展览的文化使者,他是捐出价值800余万元书画作品的爱心长者,他是诙谐幽默、谈笑风生、关爱晚辈的慈爱长者。他,就是素有“广陵游侠,闲云野鹤”之誉的书画艺术家颜之江——作者  相似文献   

15.
哈姆莱特是一位年轻的丹麦.王子。他回国后,遇见父王的亡灵,得知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暗杀了他的父亲,同他的母亲结了婚,做了丹麦国王。哈姆莱特义愤填膺,要报杀父之仇,同时他又目睹社会上许多黑暗现象,认为必须改变那个充满罪恶、不平、谎言和虚伪的世界。然而这并不是他单枪匹马所能完成的,因此他犹豫、抑郁、痛苦,终于假装发疯,伺机报仇。他的爱人奥菲利娅是总管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哈姆莱特把躲藏在帷幕后窃听的波洛涅斯误当作国王克劳狄斯杀死。奥菲利娅大为震惊,悲痛欲绝,失去理智,堕河溺死。她的哥哥雷欧提斯为报父、妹之仇,在决斗时用毒剑刺伤哈姆莱特,后者夺剑把雷欧提斯和国王一起刺伤,与敌人同归于尽。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在路透社的资助下,我在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流年逝水,至今不能忘怀的,是我的两位导师,一位是历史学家格德弗莱·霍得森,他早年做过新闻记者,为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服务,后有颇多著述。我回国前,他送我一本他的新作《人民的世纪》,所述迄于20世纪降临,止于冷战开始。当时他给我上一对一的导师课,英文叫tutorial,每周一次,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讲到柏林墙被推倒,讲义是他自己写的,每次上课时他亲自打印好给我。我用并不好的英语和他高出一般英人的英语对话,我以对西方历史的一知半解和他精确丰富的历史知识交流,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相似文献   

17.
正要是歌德活在200多年后的今天会怎样?这不算一个无聊的问题,因为歌德几乎是史上独一无二的"完人",只招粉,不招黑。跟他齐名的文化伟人,比如莎士比亚、蒙田、塞万提斯,都由于所知的个人经历较少(像莎翁甚至身世成谜),因此没人黑。可是歌德不一样,歌德一生的创作、交往、情感、冶游、生死爱欲,在他生前都有丰富的记述,而且不少事情还有来自不同人的不同角度的记述;他写自己,写别人,别人也写他,在他身后读他、研究他,就是在被读、被评论、被研究的过程中,歌德逐渐从德意志一代文化名人上升为世界级伟人,同时神奇地豁免于所有消极评价。  相似文献   

18.
刘强 《世界文化》2003,(4):11-13
——他是当代北美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的“金庸”,但他生前却屡遭退稿穷困潦倒。——他预言了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记忆移植,写下最具科学性的科幻作品,但他却大学退学,被怀疑精神失常,曾被送进戒毒中心。——他的《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催生了好莱坞的票房新高,成为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但他当年却痛恨好莱坞。——他一度摆脱科幻,但最终以科幻的形式拓展出全新的人生和社会的传奇。  相似文献   

19.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笔下的诗歌与小说都是动人心弦的历险故事。他的民谣和“威弗利”小说描述了他的故乡苏格兰历史上激动人心的事件;其他小说则描绘了中世纪的英格兰和法兰西。他的作品新颖而通俗易懂。在他笔下的国王、皇后、政客、士兵、农夫、乞丐和歹徒跃然纸上,使人们觉得作者本人就生活在这些人物中间。司各特之所以被誉为历史小说之父,是因为他开创了这一类小说的典范,并被承袭至今。他的历史知识渊博,但如果历史事  相似文献   

20.
大概很少人知道纪姚安。他是纪晓嵐的父亲。我也是从《阅微草堂笔记》里才知道他的。纪晓嵐称之为“先姚安公”,他的官印、表字,我都不知道,更不用说生平事迹,有无著作传世了。《笔记》有一些材料是他提供的。纪晓嵐还记録了一些他的议论。他的议论很有意思。到后来我就专挑他的议论来看。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