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是一场主题宏大的重点报道,从对外宣传的角度,其意义尤为重要。在台湾民进党上台后推行"去中国化",企图割断两岸精神纽带的背景下,纪念孙中山先生具有重要的"两岸意义";在我们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大背景下,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具"国际意义"。然而,外界对中国大陆高规格纪念孙中山诞辰多有误读。新华社对外报道从无处不在的"中山印记"着手,准确诠释历久弥新的"中山精神"。在整个报道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曾是天赋人权论的拥趸,认为人权是与生俱来的。随着对天赋人权论缺陷的认识,以及对人权发展史、中国传统和现实的思考,在人权来源问题上,其观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孙中山认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争来的。从继受"天赋人权"理论到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以适应革命实践的需要,彰显了孙中山为民权中国化倾注的心血以及对世界人权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益 《文化交流》2014,(4):8-12
痴心全意献身革命 去年底,瑞安叶茂钱收藏馆整理旧藏,除了发现百余件井岗山苏区时期重要文物外(《文化交流》2014年第2期刊文介绍),还发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二十八件手稿.作者逐件检视,一读再读,查对考证,深为孙先生满腔革命热情所感动.这些手稿是研究辛亥革命与孙中山其人的珍贵文物,特予郑重报告.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民主思想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思想是孙中山社会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在三民主义理论体系中居有核心地位。通过追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历史,比较孙中山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民主观的异同,揭示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内在矛盾及其开放性、民族性、致用性的特点,对于我们完整地理解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客观评价其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地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在领导革命运动的过程中,曾四次到台湾,对台湾的革命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次是在1900年9月。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认为“时机不可失”,决定发动广东惠州起义。他于9月28日抵达基隆,在台北新起町(今长沙街)建立起义指挥部。他在台湾筹措军械,指挥起义,并且经常与兴中会台湾分会同志接触,在台湾播下了革命种子。由于起义未成,孙中山先生在台湾停留42天后只得离开了。第二次是在1913年11月。革命党人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后,孙中山准备发动二次革命兴兵讨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缅怀伟人中山先生,传播和弘扬孙中山的思想、精神和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中山市政协、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在2016年7月到12月以孙中山文化为载体开展了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巡演活动,分别在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公演,掀起了一股孙中山文化热潮,为增进两岸同胞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凝聚振兴中华和实现民族伟大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殚精竭虑谋划革命大业,为“起共和而终帝制”、振兴中华民族奋斗了一生。孙中山在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先生曾先后三次来到杭州,在杭州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马成成  白洁 《职业圈》2007,(8S):111-111,120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借鉴外国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自己的民权政治思想。从理论上看,孙中山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推翻专制统治、用权能区分理论来处理人民与政府关系等基本设想;从政体设计上看,孙中山主张五权宪法和地方自治,并提出革命程序论。孙中山的民权政治思想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构进程,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些理论也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色彩,没能带领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9.
余人 《文化交流》2011,(5):19-23
他是孙中山的生死之交,曾积极参与和资助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活动,为辛亥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他的一生充满着浓厚的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0.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借鉴外国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自己的民权政治思想.从理论上看,孙中山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推翻专制统治、用权能区分理论来处理人民与政府关系等基本设想;从政体设计上看,孙中山主张五权宪法和地方自治,并提出革命程序论.孙中山的民权政治思想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构进程,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些理论也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色彩,没能带领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1.
孙穗芳女士所著的《我的祖父孙中山》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尽管国内外争相为孙中山立传的人不在少数,但在孙氏家族中潜心研究孙文学说并出版专著的人,却只有孙穗芳一人。寻根觅踪,搜集史料不是一件易事。孙穗芳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孙女,把自己的身世、情感坦  相似文献   

12.
沙舟 《文化交流》2011,(6):42-45
孙中山在日本时,有一天正与廖仲恺、何香凝说话,门外来了一个和尚,向他招呼道:孙先生,别来无恙?孙中山回头一看,连忙迎出门去说:是智亮长老啊,什么时候又到东京来了?怎么也不先打个招呼?智亮说:贫僧四海云游,是个闲人。先生是忙人,不好打扰。孙中山又问:长老要在日本讲经多久?智亮答曰:这倒要问先生你了,都是你的弟子们害的。孙中山突然醒悟:我明白了,你也是受了通缉,在国内存身不得才流亡日本的。  相似文献   

13.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中国割地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这场灾难不仅使早已存在的民族危机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思想的孕育或萌发。正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国粹派提出了"古学复兴"等具有民族复兴思想内涵的口号、梦想和主张,这些口号、梦想和主张涉及到民族复兴的主体、民族复兴的目标、民族复兴的力量和民族复兴的途径等有关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孙中山、梁启超和国粹派并没有明确使用"民族复兴"一词,并把它与"中华民族"结合结起来,从而清晰地表达出"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涵义,这也是我们把他们提出的口号、梦想和主张称之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之萌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静 《文化交流》2011,(8):32-34
1900年,喝着姚江水长大的慈溪赵家蕃、赵家艺两兄弟东渡日本。在日本期间,赵氏兄弟结识了孙中山,参加了孙中山、黄兴等在东京成立的同盟会。从此出身儒商之家的赵氏兄弟与辛亥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宁波留下可圈可点的百年记忆。  相似文献   

15.
王立 《职业圈》2007,(2S):11-12
学界一直用“五权宪法”指称孙中山先生的旧民主主义宪法思想体系或者作为孙中山宪法思想的核心。文章指出了“权能”学理才是孙中山宪法思想的核心,“五权宪法”是体现效能政府的架构理论,仅仅是“权能”学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鲁迅逝世80周年纪念。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是鲁迅一生的话题,持有崇高的评价。鲁迅和孙中山,前者系文学家,后者为政治家,但同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他俩的生平事迹,不论是人生经历,还是政治观点,直至情感生活,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并且身后极享哀荣,一直为世人所崇敬、传颂。  相似文献   

17.
佘方德 《文化交流》2011,(10):22-25
武昌起义爆发后,正在欧洲进行革命宣传和筹集捐款的孙中山先生,立即兼程回国,途经香港,将于1911年12月25日到达上海。这一消息传到南京,独立的各省代表一致推选孙中山先生出任临时大总统,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廷对抗。孙先生能否平安到达南京就职,事关中国革命大业,所以沪军都督陈其美对此颇费一番心机。  相似文献   

18.
施丹闻 《文化交流》2013,(5):80-80,F0003
"何香凝艺术精品展"2013杭州巡展持续到4月9日在浙江美术馆谢幕。何香凝是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她在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之余,与柳亚子、经亨颐、陈树人等人组成"寒之友社",活跃于当时的中国画界。此次杭州巡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展示何香凝跨越五十余年创作的36件精品;第二部分展出、播映何香凝的历史文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何香凝与沪杭一带的文人、画家交往甚密。1934年何香凝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期间,创作了不少  相似文献   

19.
《人世间》在广阔的时间背景和空间背景下展开叙述。作者塑造了"革命女性""贤妻良母""知识女性"三类经典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构成小说文本的独特风景。其中,以曲秀贞、金月姬为代表的"红一代"革命女性的"不悔"与"忏悔"显示了女性与革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郑娟为代表的"贤妻良母"的"自觉"与"自足"体现出作者对"民间的天使"一类女性的审美偏好,对女性恪守"美德"的期许;以周蓉、周玥母女为代表的追逐"自由"的"知识女性",则显示出作者对女性叛逆精神和独立品格的认同。总体而言,《人世间》中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家对"永恒的女性"的赞美,体现了作家朴素的现实主义叙事方式背后高度的"理想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中国叙述传统中"知人论世"之认知智慧与西方叙述学中"隐含作者"理论,来分析《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作品中的隐显策略,指出曹雪芹通过在《红楼梦》中的"多种叙述分身"与"多重叙述分层"之精妙设计,有意识地将"作者"之叙述权力有层次分散和下放,因而使得《红楼梦》作品整体内在蕴含着巨大的意义张力,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