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国超  田方 《新闻战线》2020,(10):56-60
贵州日报报刊社积极开展决胜脱贫攻坚宣传报道工作,以高质量选题策划为抓手生产优质原创内容,以高品质融合传播为手段发出时代最强音,唱响主旋律、讲述好故事、把握时度效,推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2.
王凯  赵鑫 《传媒》2022,(14):49-51
2022年冬奥会期间,央视频紧扣用户需求,汇集总台资源,以多维切入、立体呈现的方式,做好冬奥传播,赢得了广泛关注。央视频以趣味性、贴近性、正向性的内容共情,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活动策划和发掘社交平台人格化优势的运营共鸣,以矩阵传播、聚合传播、计算传播的传播共振,实现了冬奥传播的“破圈”。  相似文献   

3.
尽管交通广播不像新闻广播一样具备强有力的记者、编辑队伍,但也可以螺蛳壳里做道场,集中优势、有的放矢,在不断变化中寻求突破和提升,让春运报道更接地气、更加实用,更好地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明辉 《传媒》2023,(5):44-45
《科教新报》作为一份教育专业报,近年来紧紧围绕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这两个重大题材,找准突破点精心策划,践行四力深入采访,讲好教育扶贫好故事。在报道中每篇稿件均采用“文章+视频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多元联动立体传播,分别获得2020年、2021年度湖南新闻奖一等奖,唱响了脱贫攻坚的时代主旋律,媒体融合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  相似文献   

5.
刘莹 《中国广播》2013,(4):28-30
本文认为,广播媒体要做好春运报道,需要实现理念上的五个转变:由提供公共出行信息向提供个性化出行信息转变;由固定的大时段"我说你听"的播报形态向让听众成为信息发布者转变;以"大交通"概念向全国的交通信息网络版图转变;记者用脚步"丈量"春运,让"春运报道"的人文视角发生转变;强调春运途中的"紧急救援",让春运内涵的多元化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6.
短视频已成为当今互联网传播的主要内容形态之一,截止2020年11月,中国的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突破8亿.纪实短视频作为以非虚构类为创作手法的短视频类别,在近年来纪卖内容生态与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逐步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而传播平台的多样性使得纪实短视频在传播方式上也具有多元化的表达,本文主要以共情为理论基础,探究纪实短视频中...  相似文献   

7.
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短视频专题报道类一等奖的作品《十八洞村龙金彪的Vlog|脱贫之后》,从一个小小的切口,生动活泼地反映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宏伟实践,提供了脱贫后不返贫真正致富奔小康的样本。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现代技术融合创新,通过Vlog形式拉近与受众距离,以个性化语言强力圈粉,在剪辑技术方面求"新",用融合传播彰显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孙孟 《新闻传播》2022,(6):106-1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四力”的提出,为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阿城广播电视台采编人员在脱贫攻坚类报道中,深入全区19个镇街脱贫攻坚一线,以“脚力”丈量土地,以“眼力”观察变化,以“脑力”审慎思考,以“笔力”书写华章,创作出一大批展现乡村振兴新面貌,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9.
实名制诞生的背后。实际上是赞成的声音淹没了反对声,铁道部顺应了民意。而这次全民大“实”验最终产生的效果,至今尚不好定论  相似文献   

10.
陈赛红 《声屏世界》2021,(10):90-91
主题报道的主题体现在报道题材的限定和主题思想的预设.由于主题先行,不少媒体和从业者往往基于传者本位思维来开展报道,导致受众接受度不足,而提升新闻价值是做强主题报道之道.文章结合近一年来电视媒体的脱贫攻坚报道实践,从引入纪实手法、吸引用户参与、善用新兴技术等方面,探讨主题报道如何提升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闻工作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脱贫攻坚宣传是新闻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阅兵式,也是检验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实战场。近年来,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精心办好"@鹰城"网络视频大赛"脱贫攻坚"主题拍摄活动,实现扶贫宣传与脱贫攻坚同步同频、共鸣共振,为脱贫攻坚动员更多资源、凝聚更强合力。相关经验和做法受到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报业协会等的关注和肯定。  相似文献   

12.
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河南春晚及元宵晚会的"出圈"走红,在传播场域和文化语境里值得总结反思.节目创新需要共情的方法与能力;艺术的共情引发传播的共鸣;传播的共鸣源于思想的共振;文化传承需要同心共举.  相似文献   

13.
手机报探析——以“两会”报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第五媒体的代言人,手机报成功参与全国“两会”新闻报道,打开了“两会”报道的新途径,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手机报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存在很多不足。如何利用优势、改进不足,做大、做强手机报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春运被称为中国式人口迁徙。每年春运都是媒体关注报道的焦点,今年春运如何创新?随着京广高铁、汉宜铁路、武汉地铁陆续开通,火车站少了拥挤,多了从容,湖北成为"亿人过境"交通枢纽。"亿人过境",是社会现象,更是经济事件。我们的思考是,结合时代背景,抓住春运的新变化、新气息,让经济报道接地气,深入新闻一线,见人、见事、见思考,回应群众关切。关注春运中的人,反映个人脚步与时代节拍春运1月26日启动后,湖北日报"经济纵横"版于1月27日、2月4日、2月5日,推出了《春运启程,陪你回家》、《回家路上,感谢有你》、《候车  相似文献   

15.
做好做实脱贫攻坚宣传报道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工作主力军、主阵地的作用,精心组织、统筹谋划、合力推进,在重大主题宣传等方面守正创新,唱响主旋律,取得全媒体传播实效.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索其中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6.
葛伊璠 《视听》2021,(6):197-199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在于追求新闻真实性、坚持党性原则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它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媒体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主导新闻意识形态的背景下,市场化媒体在新闻实践中同样践行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影响力较大、质量较高的市场化媒体——澎湃新闻2020年的脱贫攻坚报道,阐述市场化媒...  相似文献   

17.
丁超 《东南传播》2018,(7):149-151
春运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每年都会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媒体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一直是讨论与研究的重点。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2013至2017年铁路春运报道进行分析,以从报道数量、版面呈现、报道主题、报道篇幅、报道倾向五个方面来探析《人民日报》如何构建铁路春运的话题以及其报道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疫情期间,屏对屏的“云端”传播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形式和渠道。本文从分析“云端”传播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南宁广播电视台“云上丝路”国际传播项目的具体实践,总结出“云端”传播的三个策略,即优化议程设置、突破认知隔阂和注重事实传播,并提出未来做好“云端”传播的三点思考:处理好“形”与“意”的关系,融合好“我”与“她”的力量,融通好“古”与“今”的辉映。  相似文献   

19.
20.
唐饴欣 《视听》2021,(6):129-131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反映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成就.新华社上线了一系列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微纪录片.通过聚焦扶贫叙事中的多元主体,微纪录片将个体感知融入家国叙事,肩负着打造乡村文化共同体和展现现代中国形象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