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圣慧然是中国唐代临济宗创立者之一临济义玄的弟子,在临济宗思想的发展中,有他的重要贡献.他直接承继了义玄的禅学思想,并有自己的理解与发挥.慧然认为自性上没有彼此的区分,平等一如,承继了义玄棒喝的作风,又受到了镇州普化的影响,反对人们从外面设立名相概念,以动作行为促使学人省悟,还持无事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梁释慧皎的<高僧传>是南朝为数众多的僧传中最为著名的一种著作.在二百多位高僧的传记中,<高僧传>记载有关于钟山上定林寺的史料,其中有上定林寺的营建过程,有定林寺的高僧名流,也有定林寺的经藏和佛牙等珍贵物品.从<高僧传>的有关史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定林寺,及与刘勰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朱子遗集一种的编辑者李日和校定者李光墺、李光型等的查考,确定了该书的书名、责任者、版本、刻书者和刻书地。特别是通过对上述人物的考证,将本书的刊刻年,由康熙在位的61个年头这一时间段,确定为准确的康熙三十九年(1700)。通过此例,阐述了笔者的如下观点:重视对古籍中出现的责任者、校刊者、抄写人等相关人物的查考,对我们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具有相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寇丹  朱敏 《文化交流》2005,(2):64-65
元至正七年(1347年)七月初,46岁的高丽国普愚太古禅师匆匆离开住了一年多的大都燕京(今北京)大观寺,一路跋涉到达了今浙江北部湖州的霞雾山,拜访中国临济宗十八代禅师石屋清珙(1272-1352年).  相似文献   

5.
正传播篇我们可以说日本高僧慧锷并非灵异人物,而是人,但他数度漂洋过海,为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办了大事,正如日本的《本朝高僧传》所写:"禀性坚固,涉远不倦"。亲从五台来,欲向日本去,普门名号遍十方,何必绘像图归计。忽然舟不行,菩萨应无住。听其止而休,此货已成滞。一山名胜待师开,天下群瞻两足地。  相似文献   

6.
李光地是我国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其在理学与经学方面有着一定的成就。同时李光地还是政治家,担任过内阁学士以及侍读学士,并且在统一台湾和治理水患以及平息三藩之乱等方面均有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神骏图》。《神骏图》画的是东晋高僧支遁爱马的故事。图中支遁袈裟零落,他与对坐的高冠士人视线集中于水面驰骋而来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13日,杭州人民大会堂迎宾大厅内,两块超大屏幕前围满了各国高官政要和身披袈裟的高僧。大屏幕上,中国网正在对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进行直播。与会代表一边看一边赞叹,有的被精彩的画面吸引,竟错过了发言时间……  相似文献   

9.
建国70年的儒佛关系研究,约分三个向度:其一为以思想观念之向度,即主要通过对概念、命题的比较以考察儒佛关系;其二为儒士佛教观向度,即主要借助儒家学者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以考察儒佛关系;其三为高僧儒学观向度,即借助高僧对儒学的认知、理解和评价考察儒佛关系。此三个向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全面、深刻、准确地认识儒佛关系,且对推动新时期的儒佛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僧传》序录卷十四云:“沙门法济,偏叙高逸一迹。沙门法安,但列志节一行。沙门僧宝,止命游方一科。沙门法进,乃通撰传论。”该文对四人及其书进行了考论。  相似文献   

11.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的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道场,藏传佛教的领袖人物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等皆曾修行于此。日本平安时代来到中国的高僧最喜欢巡礼参拜的圣地就是五台山。例如灵仙、圆觉、惠萼、宗睿、圆仁、寂昭、成寻等等都曾朝拜过此山。日本皇族受到这些归国僧人的影响也尊崇此山。例如仁明帝承和十一年(公元844年),橘皇后特意派遣惠萼入唐,把亲手制做的绣文袈裟及宝幡、镜奁等施给五台山。阳成帝元庆元年(公元877年),延历寺高僧济诠入唐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由荻浦村佑承堂牛腿所刻"和合二仙"纹样出发,对"和合二仙"信仰的形成发展、"和合二仙"形象流变及其原因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和合"观念源于上古,唐初高僧万回料事如神、助人趋福避祸,被认为"专管和合事"之人,宋代被神化为"和合之神"。而后"和合"寓意发生变化,从泛泛的美好祝愿变为亲人团聚,后又用于婚礼祝愿,寓意家庭和合。明代由一人变为二人,即"和合二仙",其中被普遍供奉的是唐代高僧寒山、拾得,二人形象也从禅僧经世俗化和道教化成为憨态喜乐的童子,并成为广泛流行于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传统纹样。  相似文献   

13.
北方的森林过了十月,已经是一派黄叶狂舞的景象了。风掀动着败叶,阴影和阳光搏击着,如同捉迷藏。光秃秃的树枝如脱掉袈裟的高僧,丧失了最后的尊严,但是依然默然屹立在秋风中,用一种禅者的姿态承受着骤然的衰老。正是,人间不可以一日无禅!  相似文献   

14.
鸠摩罗什在内地译出《成实论》后,引起了高僧们研究的兴趣,尤其是在南北朝成为流行的主要学说之一。可是进入隋唐以后很快走向衰落。这种现象引起历代学者的关注,但很少有人深入研究。本文尝试从成实论自身因素、南北朝时期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中国佛教自我发展的需求等四个方面探讨分析成实学派兴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韩国今年为“读书年”,居畅销书之首的是一位高僧所写的《朋友,能带什么给下个世纪》。巴西虽然每5个成人中就有1个文盲,但有些书仍很畅销,如《饮食减肥法》,一天可卖到1000册。日本今夏仍是漫画挂帅,尤以《海鲤头》  相似文献   

16.
赵利文 《文化学刊》2013,(2):146-150
近十年来,五台山佛教研究出现新气象,即五台山藏传佛教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研究五台山文化的时候,必须面对藏传佛教,学术界触角的延伸对于深刻理解汉藏佛教在五台山的融合与交流有深远的启迪作用,藏传佛教朝代研究、教派及高僧研究、寺庙及佛像艺术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研究领域有待扩展和深化,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理论有待升华。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89年,韩玄真就画出其代表之作《五百罗汉》,这幅58米长的画卷及随后相关罗汉题材的图画相继问世,立即技惊四方。赞誉之词如雪涌至。1993年他的《十八罗汉》图作为国礼,由国家主席江泽民赠与了泰国僧王。韩玄真与罗汉的不解之缘始于早年在山东宝林寺3年的持钵吃斋。虽然感悟于寺里高僧的言谈举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名士与高僧的交往常常传为美谈,如今比较能够继承传统文人风骨的就是书画家们了.他们与同样是中华文化坚定守望者的僧人们惺惺相惜,注定能擦出绚烂的火花.杭州北高峰灵顺寺住持印旭法师就与省内外许多书画名家成为了性情至交.寺院内有一副楹联:"有僧皆佛印,无客不东坡",作为迎客联恐怕正是印旭法师的心灵写照.……  相似文献   

19.
沙舟 《文化交流》2009,(2):34-36
杭州西湖北山有个黄龙洞,历史上是南宋护国寺的道场。当年这里的住持和尚、一代高僧无门慧开曾在此向其东瀛弟子传授佛法和“尺八”演奏技艺,是中日佛教和音乐交流的圣地。那时的黄龙洞曾经是梵呗绕梁、清音袅袅。岁月荏苒,这方洞府灵山注定与艺术结缘。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成了我省最高艺术学府浙江职业艺术学院的前身——浙江省艺术学校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20.
关于《法苑珠林》撰者释道世之称名,释道宣《大唐内典录》中均称其“玄恽”后《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又直承前人著述,将“玄恽”之称也承袭了下来。唐人此称实系道宣个人习惯。后人对《宋高僧传》产生误读继而以讹传讹,失之考据。在释道世的称呼问题上,“时人因避太宗讳,故以字行”的说法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