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晨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7):115-118
本研究运用有声思维法、译文分析、直接观察表,以巴塞罗那大学翻译能力及习得小组提出的翻译能力综合模型为基础,调查了5位翻译硕士翻译子能力及习得情况。研究发现:翻译硕士(1)双语能力薄弱,语言外能力较好;(2)翻译技巧不成熟,查阅技巧溃乏;(3)双语及语言外能力习得效果不明显,工具及翻译策略能力习得效果较好,生理心理机制有较大改善;(4)在努力发展各翻译能力的同时,有意识使用发展的翻译策略能力与工具能力去弥补其他子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育部制定的《课程要求》也明确了对翻译能力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解题技巧,提出教学过程中对翻译能力的培养方法,力求加强学生的翻译能力,从而真正掌握语言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3.
翻译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面临新的本地化形势,对于已参加工作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说,要抓住机遇,适应新变化,拓展翻译能力.本文在调查已参加工作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对翻译能力的需求、分析翻译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对翻译能力的拓展做了探索,并尝试提出肤浅的建议以共同学习进步.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导致了翻译能力培养缺失,学生的翻译能力达不到市场要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应用型本科目前翻译授课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满意度均偏低。另外,基于中华英才网,通过Ctrl+F查找功能及Excel统计软件对国内翻译职位需求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翻译市场对各类技术工程翻译需求比例最大。根据以上两项调查结果,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重新定位了应用型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论高职翻译教学之翻译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转变新阶段,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翻译能力是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的研究,认为高职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应涵盖双语信息交流的能力、电子工具的使用能力、从事初级翻译工作的机械转换能力和灵活处理翻译问题的变译能力以及翻译工具的使用能力,因此,应注重在学习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6.
一、翻译能力与过程法翻译教学1.翻译能力。要理解翻译能力,先要分清翻译行为和翻译。德国翻译家诺德认为前者指翻译者要做的所有的事,包括接受翻译任务、译前准备、制定翻译策略、选择翻译辅助手段、翻译文本以及核定译本等。  相似文献   

7.
梅君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5):109-112
文章从学生翻译练习出发,通过调查学生译文,认真分析了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8.
汤伟 《考试周刊》2012,(75):148-149
翻译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译者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次级能力。这些次级能力可以彼此分割开来单独加以研究.以便更好地从中探索构成翻译动练的基本原则。文章从如何定义翻译能力入手.讨论了如何培养翻译能力,最后总结了翻译能力的评测问题,旨在促进翻译研究的发展,最终促进翻译教学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翻译能力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为翻译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译员培训的实证两方面.本文在梳理翻译能力自然观、要素观和最简观的基础上,对翻译能力的本质属性进行探讨,以期对翻译能力教学模式开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西方翻译理论对翻译能力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将其研究成果运用到翻译教学研究中。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特征的分析成果,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翻译教学过程,采用"任务布置—课外翻译—课堂点评"的翻译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各项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理解,指出网络辅助翻译是现代翻译能力的重要方面和补充,并分析了网络辅助翻译融入翻译教学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提出应合理地设置相应教学安排。  相似文献   

12.
姜燕 《英语辅导》2010,(4):165-168,171
本论文从翻译能力的主、客体的全新视角,对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审美能力和转换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认为:认识并辨清翻译能力客体的特点,充分发挥翻译主体的能动性,有利于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主体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译者翻译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译作质量的优劣。翻译教学应以培养学习者翻译能力为目标。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将翻译评价分为翻译道德评价、翻译审美评价、翻译功利评价三个维度,提出以翻译评价为主体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学习者翻译评价能力来有效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应凸显其应用性和实用性,在打好坚实语言基础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要获得和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就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制定适宜于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大纲,选择适宜该类学院翻译教学的内容与材料,有可能的话最好根据学生和地域实际情况编纂翻译教材,确定翻译课程教学方法,最后还要形成包括翻译能力测评、反馈体系等在内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OBE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调查进行愿景规划,按照能力培养标准对毕业生预期要达到的成果进行"反向"构思、设计,通过对课程和能力矩阵匹配的"正向"方式实施、运行人才培养策略,将内需和外需完美地结合起来,有效满足了校内和市场的需求。研究基于OBE模式对翻译本科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翻译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期为翻译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思路,为创新人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翻译能力培养是高校翻译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认知能力与翻译能力关系密切,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一要加深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认知;二要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三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从认知视角探讨翻译能力培养,对当前高校翻译教学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说明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和技术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是基础,转换能力是核心,技术能力是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PACTE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型被某些译学研究者称为迄今为止最为系统、最为复杂的一个可视化模型。然而,通过对能力概念和习得规律的思考,笔者认为PACTE对翻译能力的概念仍存在逻辑上的模糊,因此对译者能力习得过程的分析不尽合理,次能力模式研究方法也有弊端。文章从能力概念分析入手,重新审视翻译能力模式的构成,认为翻译能力是指译者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的素质,是一种从低级能力到高级能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专业教学作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应当区别于传统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翻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而翻译能力不仅包括译者基本的语言能力,还包括实际翻译工作对译者提出的其他要求:一定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翻译软件操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翻译工作坊实验室,依靠翻译软件平台,可提供真实的翻译环境,由此可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语用美学观关注译文的语用意义与审美价值的统一,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建立在语用美学基础上的翻译教学观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尤其是语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改进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