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和弘扬优秀国学传统文化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政课应牢固捍卫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国学传统文化育人作用。本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契机,探究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国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将国学传统文化融入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2.
郭同峰 《职业圈》2007,(4):72-73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挑战,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必须在新的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特别要加强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以达到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指路明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文旨在探究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以期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提供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新时代发展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断促进民族进步、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根脉所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水平高的优秀人才,能有效提升广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拓宽大学生德育思维。该文通过调研走访、翻阅资料得知当前部分高校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形态,旨在为二者的教育融合提出些许参考建议,以期强化传统文化的现实教育意义,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促进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在应对西方学术话语和现代社会转型的双重挑战过程中,迫切需要传统文论、美学精神的支持。传统文论、美学资源有效地参与当代中国文论思想和话语体系建构,关键点在于对传统文论与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之发现与重视,传统文论与美学精神是我们永远无法割断、不应忘记的文化"乡愁"。因而,在当下的传统文论研究之中,充分尊重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文史哲合一的学术传统,在重新认识传统文论"原初性"事实本体与"整体性"真实面目的基础上,以当代眼光、大文论观、国学视野和文化通识意识对传统文论进行"现代阐释"与"当代选择",发现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性"价值和可能的理论生长点,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学观念与儒家文学思想精华之会通,便成为当代中国文论实现文化身份认同和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建构、重建民族美学自信过程中的一个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可以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更好地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推动立足于中国文化向度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郭同峰 《职业圈》2007,(4X):72-73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诧课提出了严峻挑战。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必须在新的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特别要咖强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以达到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叶志铃 《职业圈》2014,(33):41-41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置身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外,传统文化蕴含着深邃而丰富的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解决「义」和「利」的矛盾、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它的特殊性是理论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统一。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素养也是政治素养。面对学生生活、思想日益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的新形势,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也日益提升。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紧迫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首先是要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界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要有好学深思的品格来辨别各种社会思潮的对错,另外还需有循循善诱的温度和不断培养媒体素养的自觉,才能更好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担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现行我国高等院校中文学科的本科教学中,对于汉语是母语的意识薄弱,对于汉语言文学承载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也缺少相应的认识。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人文教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掌握与研究汉语言文学,必须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思想学术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评判能力。本文建议,在大学中文学科中,应增加"国学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的课程设置及比重,并尝试在课程外,通过师生互动的"国学经典读书班"、"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等形式,加强国学经典教学,以使大学生在亲近与认知母语文学的同时,更好地体认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性格和人文精神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理论形态,具有理论视域的世界历史性和思想维度的民族主体性、传统文化认知的历史性和价值评价的辩证性、价值实现的实践性和实践路径的开拓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有利于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需要调整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打造高水平思政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地方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全国各地进行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资源,是把爱党和爱国教育内容落细、落小、落实的本土化依托,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重要现实基础.加强地方红色文化教育是大学生继承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的现实依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基础,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谢霄男 《文化学刊》2014,(6):163-165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戴钢书新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是一部从新视角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力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它启发我们要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全面、系统,客观、具体的分析问题,不断拓宽研究边界,延伸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迈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引领旗帜,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深入分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思想。"文化自信"理念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合理性的有效论证。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3,(2):4-4
引言生于20世纪初期的张岱年先生是中国当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家和哲学教育家。他对文化问题有着独特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一家,是其用逻辑实证主义的解析方法将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综合创造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创新。研究张岱年的文化哲学观,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学     
正何谓国学?国学的内容应该是以儒学为主体的诸子百家人文社会科学,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根基。今天,我们应继续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就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开展要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各个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性课程资源,将地方性课程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创造出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首先阐述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意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黔南地区的地方性实践课程资源概况,以及地方性课程资源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原则,并提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与国家、政党、民族的发展历程联系在一起,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具有政治引领功能、价值观培育功能和医德教育功能,是开展医学生育人工作的宝贵资源。医学生教育中,要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丰富教育资源,拓展教育载体,增强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王丽霞 《职业圈》2007,(9X):67-69
改进和创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方法,是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不容乐观形势的有效途径。而其作用也并不仅限于此,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推向实效化、成效化,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