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上春树是一位立足于日本社会,认真思索日本与东亚国家关系的作家,他在长篇小说《且听风吟》(1979)、《1973年的弹子球》(1980)、《寻羊冒险记》(1982)这一青春三部曲中塑造了中国人"杰",在《天黑之后》(2004)塑造了中国妓女郭冬莉和中国人黑社会组织中的一名男子.村上塑造中国人形象的目的何在?通过这些描述又体现出怎样的意识形态的变迁呢?  相似文献   

2.
宋旭 《编辑学刊》2023,(1):85-89
日本民俗学具有深厚悠久的传统,与民俗学研究发展程度相匹配的是日本民俗学出版体系的成熟完善。文章对日本民俗学出版物相关结构进行梳理,分类阐释其出版形态与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民俗学学科发展脉络中,"20世纪民俗学"是以柳田国男及其研究为起点的。有关20世纪日本民俗学的形成、发展及演变之学术动向的探讨,也是为了进一步探寻迈向"21世纪民俗学"的术语。以往的民俗学将研究对象仅限于"民俗",而将"人"看做"民俗"的载体或"信息来源"。为了摆脱这样的对"人"的观点,新一代日本民俗学者在以往民俗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面向"人"的民俗学,从而使民俗学成为关注"人"的主体性、主观性及生活经验的学问。民俗学研究不该只将"民俗"局限于与传统、传承息息相关的民俗事象,而是应该通过"民俗"探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之网"。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以理解普通人"当下的日常"为目的的面向"人"的民俗学,实则是"回归"民俗学学科本质属性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4.
1916年汤化龙等人创办《晨钟报》,作为进步党的言论机关;改组为《晨报》后,也一直以研究系为政治背景。这说明《晨报》是一张政党报纸。但该报却以“不党”相标榜,甚至否认与研究系的关系。还有,《晨报》正张与副刊的编辑方针并不完全一致。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探讨该报的办报方针。它究竟是一张什么样的报纸?它的办报方针是什么?这些对于理解和把握该报的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的民俗学不止一种。在众多民俗学中,"日本民俗学"是怎样形成又是怎样发展至今,今后的"日本民俗学",或者用更普遍的说法——"民俗学"究竟应当以怎样一种方式存在,是本论所关心的内容。在全球化语境下,民俗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不可抗拒的全球化浪潮汹涌来袭的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人们应当如何面对和接受,并在这股浪潮中生存下去。这种生存的智慧在民俗中又是怎样体现的。是民俗学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闫浩  杜小军 《编辑之友》2016,(8):104-109
民国时期,英国最早编辑出版了英文版的《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在学习英国人编辑《中国年鉴》的基础上,也编辑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的中文或英文版的《中国年鉴》.同一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侵攻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其详细了解中国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故此,日本一些特务机构在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支那年鉴》(东亚同文会)、《中国年鉴》(上海日本社调查编纂部)及《大陆年鉴》(大陆新报社)等多卷本的《中国年鉴》.上述多种版本《中国年鉴》对于中国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部拷问灵魂的力作——评大江健三郎新作《空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北京演讲2000》这场以中国文化精英为对象的演讲中,花了约十分之一的篇幅和时间,讲述了其刚刚问世的长篇小说《空翻》。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作品?为何受到作者本人的如此重视?该作品拥有怎样的社会意义?在大江浩瀚的作品群中又占据了怎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日本流传的两种古抄本《孝子传》,近来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与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它们的原本可能是在唐代初期传入日本的,其中保存了一些在中国现存古籍中已经佚失的孝子故事内容。它们对了解中国古代孝子思想在日本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这两种《孝子传》的内容与有关研究情况,并通过佚文对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有关内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亿本  董浩 《传媒》2008,(6):64-65
《商业周刊》1929年由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创立,历经78年的风风雨雨,已成为世界性商业杂志。面对世界范围的商业媒体的竞争,时至今日依然兴旺如初。那么《商业周刊》是怎样实现国际化生存的呢?分析这些策略对于正处于应对全球化的中国媒体步入国际媒介市场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书从孩子的8个好奇的问题出发,组成8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分册名为《假如大象没有长鼻子》《要是人长尾巴会怎样?》《喜欢?不喜欢?》《亲一亲又怎样?》《谁说的?》《好吃吗?》《谁在生气?》《好玩吗?》,故事以古灵精怪的提问游戏为切入点,涵盖动物的认知、观察和对各种事物的探索、生活的思考。每个故事结尾都巧妙转折,出人意料地结束,启发式的结局引发孩子独立思考,激发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与土地,时分时合,或亲或疏,几经风雨,演绎出中国农村变革曲折生动的一幕。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出现,使农民真正尝到了作为土地主人的滋味。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又告别土地,转移到了二、三产业,土地渐渐失去了吸引力,农村出现了新的危机。在困境中,具有伟大创造力的中国农民终于找到了新的出路。许多农民重新回到了土地上,中国农村出现了一次重大转变。这一被邓小平称为农村第二次飞跃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它将如何发展?在农村改革中具有何种意义?这是《田野的魅力》试图探讨的问题。无疑,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选题。然而,要揭示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19年4月1日上午,日本政府正式公布新年号“令和”,从此开启了“令和时代”。新年号出自日本和歌集《万叶集》,是自公元645年日本开始使用年号以来,首次没有使用中国典籍。目前,日本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年号的国家,此次改元引起了日本国内及周边国家的广泛关注。日本为何执着于使用年号?年号对于日本的意义何在?不同的年号折射出日本社会怎样的时代特征?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将日本新年号“令和”视为一种文本符号,探讨其自身及伴随文本中所蕴含的政治文化深意。  相似文献   

13.
采 访是什么?记者应该怎样采访?怎样 与采访对象交往?熊高著《采访行为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以人的“需要”为起点,结合中外百年间近百名新闻学者、知名记者的采访论述、采访范例和采访体会,分析二者之间的行为适宜与协调、矛盾与对抗,以及由行为视角透视采访方法与技巧、采访自由与控制等等。该书还从制约行为角度,第一次系统地将法学、伦理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引人新闻采访学研究,从而使全书既有较浓厚的理论色彩,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被中国记协副主席刘习良先生称为:这“是一部由中国记者撰写的书,是一…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一本名叫《中国入门:麻烦邻人的研究》(以下简称《中国入门》)的漫画书在日本一面世,立刻成为关注的焦点,并登上了日本亚马逊书籍销量榜的亚军位置,18万册的销售量仅次于另一本关于韩国的漫画《嫌韩流》。该漫画书在日本热销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名为《中国入门》实乃“中国黑暗史”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漫画书?是否如书名所示,仅仅是对中国风土人情的介绍?首先,看看封面。封面是红底黄字,颜色颇为鲜艳,除了书名,封面上还写道:“读过这本书,所有的都明白了!”、“此书用漫画的形式介绍了这个忽视政治、经济、外交等国际规则,…  相似文献   

15.
龚霄霄 《新闻界》2011,(7):20-22
本文选取《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2010年对中国的报道进行研究,并与《经济学人》当年对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经济学人》中国报道的特点,并探究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对于深入了解西方媒体中国报道的现状、透析西方媒体写作中国的心理具有参考价值,对中国媒体如何提升国际舆论影响力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2010年对中国的报道进行研究,并与《经济学人》当年对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经济学人》中国报道的特点,并探究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对于深入了解西方媒体中国报道的现状、透析西方媒体写作中国的心理具有参考价值,对中国媒体如何提升国际舆论影响力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译自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佐野贤治的新作《宝从田中来》(宝は田から)第一章以"乡土"为方法。作者重新梳理柳田民俗学的乡土研究方法,指出柳田民俗学作为经世济民之学,通过研究"常民"的乡土生活文化发现连结传统与现代的共通性生活意识。与近年来日本民俗学的相对封闭不同,柳田民俗学较早提出了世界民俗学的构想,提倡国家间的民俗比较。而脱胎于该构想的"世界常民学",立足本地,放眼世界,是匹配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带领人类通往"幸福"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近二三十年日本中国古典目录学研究状况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学术文化交往。在日本,不仅保存着大量的汉籍与和刻汉籍,而且还保存着一个从古到今的比较完整的汉籍目录系统。这个汉籍目录系统,既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一种国外形式,也是日本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日本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了解日本学术界对他们保存的这个汉籍目录系统的研究状况,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  相似文献   

19.
日本近代中国学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无论就其组织规模,还是研究成果都是世界各国所仅见的。但是,我国学术界对于日本的这种研究势态并不十分了解。为了充分利用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加强中日两国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一九七七年十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科学研究所第一研究室约请北京大学严绍璗同志编撰《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书现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排,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即可出书。《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从一千五百余种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专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继《日本关东军侵华问题研究》《、日本法西斯思想渊源研究》《、日本遗孤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等4种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后,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日又出版了由中、日、韩三国学者和教师历经三年共同编纂、面向三国青年学生的近代历史读本《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这对于在三国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树立共同的历史观,具有开拓性的意义。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了英文版教科书,当时各国对这本教科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2002年3月,中国、日本、韩国的学者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