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新业 《职业圈》2013,(25):26-27
在古代一位称职有才干的谋士,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要有统观全局的眼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要做到这点不是光靠智谋就行的,性格因素也相当重要。《三国演义》里描写庞统的笔墨不算多,但庞统的才华、计策、谋略、智慧与诸葛亮一样,都符合“称职谋士”的思维,可以说他们是那个时代才华人物的一个缩影。庞统性格孤傲清高、刚正豁达,不入俗流,但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诸葛亮谨慎、严于律己,让人捉摸不定,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  相似文献   

2.
冠冕何堂皇     
孔子的爱徒子路,在一次战斗中头上的冠带断了。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他重新结带正冠,结果被敌人砍成肉酱。死前正冠,说明冠对中国男子的重要。古人曾说过,“冠虽敝,礼加之首;履虽新,法践之  相似文献   

3.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通过多种艺术手法,使书中人物脱离了他们原有的历史面貌并深入人心。由于罗贯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作为贤明仁德君主刘备对立面的曹丕自然是被改造者之一。经过对比、无中生有、片面夸大手法的巧妙运用,文学上成就突出、政治上兢兢业业且举措尚称仁慈的曹丕形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军政上毫无作为且心胸狭隘、刚愎自用的昏庸君主形象。  相似文献   

4.
李贽之死——重估思想史上的一段公案黄卓越李贽之死,无论是据正史所录还是诸多当事人的记载均为自戮身亡,这不会有太大争议。但自戮还仅仅属行为层次上的问题,如进一步追究其动因则又有被逼而死与畏罪而死等区别,因被逼而导致自轻其身实际上等于间接性的他杀,畏罪而...  相似文献   

5.
烈焰 《职业圈》2005,(1):35
切不可"大马拉小车" 所谓"大马拉小车"就是小企业用了大才之人,"大马"一旦跑起来小车就有被颠覆或摧毁的危险.如三国的庞统当了知县,到任后终日饮酒作乐,消极怠工.所以说,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是企业选人用人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福科们的困境 西方文化发展到后现代,意义消失了,“人”死了。如果走到后现代话语的背后,清醒的人们会看到,这一切并不具有本体论意义:意义,并不一定非消失不可;“人”,也并不一定非“死”不行。然而这一切在西方却一定要发生。世界,本无所谓意义。人们为了自身的需要赋予它某种意义。人,本是一个自然之子。西方人道主义意义上的“人”,也是一个人造的话语产品。西方人却越来越发现,他们所赋予世界的“意义”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把人带进了深渊;他们创造的理想的“人”,也把自己拖进了陷阱。因此,所谓消解意义,是消解他们曾经赋予的意义,所谓人之死,是他们曾经哺育的“人”  相似文献   

7.
余华的小说《活着》为读者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在"生"与"死"的冲突和对立下,向死而生,顽强地活着对抗死亡的故事。余华将福贵一生的经历提炼成生死哲学,启发人们:面对仅有一次的生命时,每个人要常怀敬畏之心,常怀感恩之情,珍惜生命,不惧困难,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温情和美好,好好活着。  相似文献   

8.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做“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中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可见,将上级的决策与下属的执行统一起来,上下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才能夺取组织经营和管理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夜宿梭梭林     
红柳、胡杨、梭梭,被誉为沙漠中的“三剑客”。它们不畏风沙侵袭,耐受干热煎熬,在没有水的沙砾中寻找水,将动植物视为“坟墓”的沙漠,装点得生机盎然。它们应运而生时,扎根黄沙拔地而起;它们慷慨而死时,屹立荒野从容而去;充分表现了“剑客”的那种活得潇洒、死亦鬼雄的狭肝义胆,让所有懂得沙漠的人,无不为之肃然起敬。它们不愧为沙生植物的豪杰,  相似文献   

11.
马健新著《文化规制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言简思赡,蕴藉堂奥,笼统观之,大略有"新"、"严"、"精"三端,即研究对象之"新",行文推理之"严"和内涵探赜之"精"。  相似文献   

12.
归有光评点《史记》几十次,自以为得《史记》之神,史家也多强调其文章与《史记》之渊源关系,但这重判断总体说来停留于表面化的关联,且颇多误读,事实上,相当一部分论著对归有光与《史记》相似性的强调,往往言过其实;归有光与司马迁在精神气质、生存体验、眼光见识等方面,相去甚远;归有光的文章,即使是刻意学《史记》的《马政志》、《书张贞女死事》等,也最多只是句法、章法或题材上相似。  相似文献   

13.
陈健 《文化学刊》2014,(2):171-176
宁完我是入祀贤良祠的清初辽阳籍名臣,其官场人生可谓跌宕起伏。在即将告别政治生涯的最后时段,宁完我却在陈名夏之死的问题上留下落人褒贬的污点和瑕疵,让人为之扼腕。  相似文献   

14.
斯皮瓦克在《学科之死》中的"危机性立场",表现为不断打破旧比较文学中固化的本质主义,并采取"策略性的本质主义"。这不仅有助于拯救衰落的比较文学,也能更新这门学科的文本分析方法,尤其是分析暗藏着"文明冲突"现象的文本。本文根据《学科之死》相关内容总结分析了"危机性立场"的内涵,并尝试运用此观点分析一篇反映了"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小说。  相似文献   

15.
孟姜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中,范杞梁之死这一重要节点在故事演变中从未出现过根本性变化。比之其他故事情节,它起着承上启下和稳定故事框架的作用,同时具备丰富而深刻的超文本意义,显示出强烈的悲剧意蕴和强大的生命意蕴。研究孟姜女传说中的范杞梁之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孟姜女传说。  相似文献   

16.
1925年,夏承焘为西北大学国文课编写《史学外之章实斋》讲义,原件藏于温州市图书馆,没有收在《夏承焘集》(1997)内,在此是首次披露。以往研究较为薄弱的夏承焘青年时期,因为这本佚稿的出现而具备了重新研究的可能。夏承焘青年时期的文学活动主要有二:温州慎社时期的酬唱活动,西安时期西北大学的教学工作。在他中年的回溯中,西安时期意味着其文学观的确立和学术志向的初步形成阶段,这份佚稿就编写于这个转折时期。在章学诚文学观的引导下,夏承焘走出了早年在地方性永嘉之学中沾染的事功纠结,并且协调了内在于自身的新旧两股学术潮流。旧学术与新文化在章学诚“不趋风气而为学”中得到了统一,青年夏承焘的文学观由此也埋下了专精词学的伏笔。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司马云杰先生撰写的五卷本《中国精神通史》第一卷由华夏出版社出版。此为司马先生继"文化价值哲学三部曲"、五卷本"大道哲学通书"等专著之后,又一部令人称道的力作。全书以中国文化历史的三次大开合为构架尺度,叙述第一次开合的精神史。"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发端于伏羲,积蓄于炎黄,大备于唐虞,经三代而浩荡于天下",[1]第一次开合,以伏羲、炎黄、唐虞为本原时期,夏、商、周三代为中正时期,晚周为逸出时期。全书共十六章,前八章"溯源",叙述上古及三代文化精神的发展:以远古岩画、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神话巫术、宗教祭祀为载体,人类的生命意识经历了自天道精神至祖先精神的觉醒;此后伏羲、炎黄时代人文精神的发端,推动了唐、虞时期华夏民族国家的建立;夏文化之正德、厚生、利用,殷商文化之虚静、深厚、仁爱,周文化之刚健、中正、典雅,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难以超越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与经今古文学述略陶礼天一、引言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虑周,包举洪纤,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论著的“成书之初祖”。在该书中刘勰从传统“经权”论思想出发,提出了他的文学“通变”说。可以说,“通变”观是其结构全书的一条逻辑主线,“通”与“变”...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王国维的死因 ,邓云乡先生在《吴宓与王国维——静安先生自沉实录》一文 1中是否定“殉清”说 ,而赞同“殉文化”说的 ,拙文《也谈王国维的死因》2 (以下简称“《也》文”)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中国文化之遭遇“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至 1 92 7年已有“数十年”,“殉文化”说既无法回答“为什么王国维经此‘数十年’不死而到 1 92 7年才死”的问题 ,也无法回答对王国维遗书中“再辱”之语“该作何解释”的问题 ,而“殉清”说则足以回答这些问题。最近 ,邓先生又发表《静安先生死因之谜——奉答蔡仲德先生》一文 3(以下简称“《答》文”) …  相似文献   

20.
将《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的主题思想、行文风格、写作艺术以及跟全书其他各回的关联,结合新发现的《〈儒林外史〉题辞》来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断定《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并非他人窜入,而是出自吴敬梓本人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