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其意象图式投射、隐喻化和转喻化是人类形成与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和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式。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人体词的范畴化的理论基础、认知模式和认知特点,进一步了解人体词意义发展变化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2.
该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将韩中多义词“■/花”词典义项中由基本义派生的隐喻义结合语料进行对比,发现韩中两国人民在对“花”的认知方式上既有相同点,又因语言环境、社会历史的影响而产生不同。通过了解多义词词义的派生情况,以期为两国语言学习者在词汇的把握及使用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汉日“大/小”的语义扩展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汉日“大/小”在原型义和扩展路径上存在相似之处,它们都可以从空间域的原型义扩展到数量、状态、时间、心理4个抽象域。但汉语“大/小”的语义扩展范围更大,语义生成能力更强;汉日“大小”存在相似性最主要的原因是空间概念是人类最早认识的概念之一,且中日两国自古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语受汉语文化影响深远。中日两国语言环境、思维认知和文化价值取向等的不同,导致了汉日“大/小”在语义扩展上存在差异性。该文以期为汉日“大/小”教学提供新思路,为汉日语言学习者学习多义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不自觉的。人体部位与建筑看似不相干,实则相反,建筑用语中蕴含着人体部位,有些人体部位的命名也运用了建筑类词。本文收集建筑用语中有关人体部位的词,并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一种通过具象认识抽象、有形认识无形、熟悉认识未知事物的重要认知方式,重视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身体经验。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人类认识周围事物的媒介。草是植物中的重要一类,汉日双语中与草有关的词汇都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汉日语言中"草"的隐喻表现的分析,揭示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通过对比研究,探究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为研究关于人体词汇“眼”的中日惯用语的异同提供了新方法。通过“借喻”“隐喻与提喻的融合”两种认知过程,制作出汉语与日语的人体词汇“眼”的基本义和派生义的认知框架。基于“眼”的认知框架,对汉语与日语中关于人体词汇“眼”的惯用语进行分类,阐述惯用语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按构成要素的意义对惯用语整体意义的贡献程度,将惯用语分为“融合型惯用语”和“组合型惯用语”,并结合中日社会文化背景与日常生活经验,对其异同进行分析,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更好地掌握关于人体词汇“眼”的中日惯用语。  相似文献   

7.
英汉诗歌中的概念隐喻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经验体验。概念隐喻在诗歌意象方面可以增强感染力、提升美感。认知对比分析反映出英汉诗歌中的概念隐喻体现了一种精化的思维。文化对比分析揭示出了不同的人类经验体验会形成英汉诗歌中不同的概念隐喻内涵和不同的隐喻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徐萍 《职业圈》2007,(8S):114-115
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报刊英语拼缀词在新词产生数量中位列第二。该类构词法一般涉及两个原型词,对应语义合成过程中不同的概念域,即概念整合理论基本模式中的两个输入空间,相应的元素对应基本模式中的其他空间。通过分析发现,之前拼缀词(简单赋值型、概念合并式、概念变异式和双关复合式)的合成机制中前三者可以被进一步细化,与合成过程中不同概念域中特征元素的赋值、权衡和投射有着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最初的形态,而且具有比较成熟的体系,在现代汉语中仍有踪迹,为中华文明的绵延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语言形式、人类心智、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对甲骨文的形意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该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甲骨文字构造中的认知理据,研究发现:隐喻映射是甲骨文字构形的基本方式,华夏先民已经具备比较全面的隐喻思维模式。从概念隐喻角度解析甲骨文字形和字义之间的关系能够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拓宽甲骨文研究领域,完善甲骨文文化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Forceville等学者将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研究拓展到跨学科的多模态隐喻研究,这对我们的认知、艺术审美及情感体验产生了新的影响。因此,该文聚焦墨西哥的儿童绘本发展,以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和Forceville提出的多模态隐喻作为理论框架,以4本墨西哥经典儿童绘本为研究语料,探究墨西哥儿童绘本中隐喻表征的意义构建,研究其蕴含的多模态隐喻类型,理解绘本中的各种模态所要传达的隐喻意义,从而更好地解读墨西哥儿童文学与民族文化,同时为我国的绘本创作提供借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对中美水污染环境新闻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判断双方展现出的生态理念,比对背后折射出的生态哲学观及其成因,并剖析水污染环境新闻语篇中的生态取向,契合的为有益性话语,中立的为模糊性话语,违背的则为破坏性话语,从而推进有关生态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研究。经过对比研究发现:(1)中美水污染环境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类型既有共性,也有差异;(2)中国水污染环境新闻中的概念隐喻多呈现有益性生态取向,美国则多为破坏性生态取向,双方的模糊性生态取向均较少;(3)中国水污染环境新闻中的概念隐喻凸显“生态命运共同体”观念,而美国呈现“经济优先”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4.
浅谈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组织的层面,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组织工具。人们一般将事物属性抽象为字、词或概念,然后再用字、词或概念的序化来表征和组织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学是信息组织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信息组织的另一理论基础是逻辑学,信息组织本身是思维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语义学为基础,选取现代汉语和韩语中语义最丰富、出现频率最高的空间纬度词"大()/小()"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础语义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它们向其他感官域、时间域、数量域、评价域映射过程中的异同,并试从民族文化、思维方式、认知特点的角度对其原因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6.
霍荟灿 《文化学刊》2023,(5):191-195
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讲述了以亚哈船长为首的一行人乘坐“佩科德”号追杀白鲸莫比·迪克,最终同归于尽的故事。通过深入解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书中塑造的一系列形象体现出其背后多元化的象征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作者在文中使用的各类“隐喻”进行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匹配,并基于不同的匹配结果,对各类形象的深层象征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白鲸莫比·迪克可以构建出两个相互矛盾的隐喻类型,它既是“神圣纯洁的圣灵”,也是“邪恶残忍的恶魔”;与之相对应,亚哈船长也可以构建出两个完全对立的目标域,即“亵渎圣灵的暴君”和“迎难而上的勇士”;“佩科德”号的航行同样可以构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的隐喻,分别象征着“注定是悲剧的死亡之旅”和“摆脱束缚的自由之旅”。对作品形象的解读,不同读者能够勾勒出不尽相同的象征意义,这也正是小说《白鲸》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事物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时代的变迁,词汇作为语言中对环境改变反映最敏锐的成员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关于词汇的分析研究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派生词又称附加词,属于合成词的一种,在词汇中占有一定比例,也是人们日常交流生活中常用的一类词。该文采用对比语言学理论方法,对汉语派生词的构成方式和哈萨克语派生词的构成方式进行对比,综合目前学界较为认可的构词方式,将派生词的构成方式分为前加式和后加式来分析两种语言中派生词的构成特点,总结两种语言中派生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希望能为哈萨克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汉语和维吾尔语"以身喻物"成语,即在汉语和维吾尔语成语中含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这些成语以人体部位或器官为喻体,或者结合其他词语共同为喻体,通过转喻或隐喻的方式形成引申意义,以表达其他事物或抽象概念。本文选取汉语和维吾尔语成语为研究对象,对汉语和维吾尔语"以身喻物"成语进行分类,分析汉语和维吾尔语中以隐喻或转喻为认知手段的"以身喻物"成语在认知的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9.
该文致力于对克里米亚服务领域名称进行系统性和语言认知分析,这些服务领域语用词是由与“空间”有关的词汇转换而来的。表意组“空间”的语用词代表了一个人生活和行动的不同类型的空间,其特点在于其实用性,用于表示充满所提供商品和服务的重要空间,与此同时特别关注质量和数量特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中的颜色隐喻是不同语言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译者翻译作品时往往会忽略颜色隐喻框架在不同文化群中的差异,导致原作未能在目标语读者中产生相同的文学效果。鲁迅在《呐喊》小说集中赋予色彩语码诸多内涵,极具代表性。因此,本文依据框架理论将颜色隐喻分为相同框架和相异框架,对杨宪益、戴乃迭和蓝诗玲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框架下颜色隐喻的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国文化英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