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带假宾语的英语结果构式的独特性解释上,动词与构式互动并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动词提供可供选择的非典型事件参与者并限定结果短语的句法、语义特征。构式于更高层面上对动词提供的非典型事件参与者和与之有规约性联系的结果短语作出选择,分别赋予它们受事论元和结果目标论元使之在句法上得以表征。建基于事件框架语义理论和论元结构构式理论的整合模型能够清楚地展示动词和构式对"假宾语"现象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汉语“教”字句是能表使役和被动的兼语构式,唐代是其由使役句语法化为被动句的初始阶段。本文将互动构式语法观熔铸到特殊句式的语法化研究之中,以更精准地考察“教”字兼语构式在唐代的语法化表现及相关动因,并更谨慎地界定其语法性质。“教”字兼语构式在唐代之前的表达式为“NP1+教+NP2+V+NP3”,大多表示教授义或指令义,到唐代则变化为“NP3+(NP1)+教+NP2+V”。考察发现,唐代“教”字兼语构式有两个显著特征:“教”的施事NP1的消显、V的受事NP3的话题化。前者来源于前代“教”字构式中NP1可因语境隐去的用法,后者的出现受两方面因素,即动词V的句法-论元配比,以及受事NP3的语篇功能及其相关句法操作的影响,其中后一因素涉及话题延续性的作用、句子成分的等同删除以及语句对比或对举关系的凸显。它们属于构式组构成分在句法、语义和语篇界面所涉的制约和互动,推动“教”字句发生...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7,(2):64-68
上古时期给予义双及物构式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网络,包括两类子图式:典型给予义构式和非典型给予义构式。其中V捐类通常只有两个侧重角色,在构式压制下得以进入给予义双及物构式,并出现角色数量误配的现象。构式中不具有给予义的动词,能进入双及物构式表达给予义是构式压制的结果;和近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仅有双及物A式"S+V+N1_(间宾)+N2_(直宾)"不同,上古时期还存在双及物B式"S+V+N1_(直宾)+N2_(间宾)",我们认为韵律制约是B式形成的主要原因,介词省略是韵律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NP1NP2地VP作为一种构式有其存在的理据性,该构式具有表达主观量这一基本构式义,在表达主观量时主要表达的是主观大量义,极少数表达的是主观小量义,还有一些需结合语境才能判断。进入该构式的多项式NP具有以下特征:绝大多数以2+2式节律出现;其语序安排体现量的特征;是构式义实现的必要条件;必须是相同义位的组合。地的隐现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多项式NP组合的临时性的强弱;多项式NP是否是VP的论元成分;整个构式的韵律需求;VP是否具有复杂形式。进入该构式的VP的核心动词主要是动作动词和使令动词,且VP主要以复杂形式出现;VP与多项式NP之间存在有界/无界的匹配原则。  相似文献   

5.
动词本原构式是某动词的基底构式,且在语言中独立存在,该构式有其常规形义组配和构式义。本文通过几个常用动词的问卷调查及语料库统计数据,证实动词本原构式的独立存在及其高频使用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骆姣 《海外英语》2014,(14):260-261
传统语法简单地从实义动词后面是否带宾语将其分为了及物和不及物两大类,这样学习者中出现诸多如an accident was happened yesterday;I frighten snake;I please the story等错误。该文从生成语法的题元理论视角,尝试对实义动词进行全新的分类,根据动词是否有且只能有一个论元,将其分为及物和不及物两大类,然后根据论元的题元角色和语义选择将及物动词细分为两小类,即1)必须带至少两个论元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hit;又根据语义选择,及物动词再次分为4个子类,即a,常见一般类动词,b,心理类动词,如interest;c,使役类动词,如sail;d,言语,思想类动词,如think.2)只能带一个论元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又根据题元角色细分为两小类,即1)非宾格动词,只有受事题元角色;该类又细分为中动词和发生类动词如sell,wash,happen;2)非作格动词,只有施事题元角色如laugh,walk。以此希望可以帮助学习者和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动词使用问题,尤其是在动词语义选择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基于构式的动态观,可以将"连"看作表强调义构式的标记,动词拷贝型"连"字句"连V|都/也VP"因此而被重新分析为"连|V都/也VP"。该构式的前项动词与后项动词在认知上形成两个不同的"意象",分别与总括扫描与次第扫描相关。该构式由典型"连"字句和一般主谓句借助转喻"截搭"而成,表强调义的"V都/也VP"与其具有承继关系,是更为典型的构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构式语法框架内讨论了双及物结构的构式义与动词义之间的关系。认为双及物结构具有"致使-拥有"的构式义,它对进入该结构的动词进行语义框架的核查,只有动词适切才能与该结构相容。当进入该结构的动词具有"给予"义时,动词语义向句法投射,构式义得到强化,此时的结构为典型双及物结构;当动词不具备"给予"义时,句法辐射动词,构式义赋予进入该结构的动词"致使-拥有"义,此时的结构为非典型双及物结构。动词词义与构式义的互动形成一个连续体,处于两端的动词分别为具有"给予"义和"损耗"义的动词。  相似文献   

9.
构式是形义结合的统一体,是"有理据的约定俗成"。关于构式义,"动词多义论"没能揭示语言生成的认知规律,相反强行地给词汇增添了许多意义,"构式多义观"却是人为地区分出核心义及其延伸义,主观认定这些意义之间的家族相似性。而从"合成观"的角度考察使动构式的意义可以得出更为合理的结果:即使动构式中的动词都有其理论义,它在各语境中的兑现也是语境中的意义,且该意义与动词拥有的框架意义有关,同时也受与其共现的其它(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使动构式还通过由动词和介词结构组合而成的复合谓语,由认知的运作导致使动义的产生。使动构式的语义"合成观"对其它论元构式的语义分析和阐释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学生四级作文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动词为中心及构式为中心写作方法的探讨,能有效分析学生写作的认知来源。动词为中心的句式结构简单直观,有利于学生掌握,但动词运用不当则整体句义可能无法理解。构式为中心的句式从整体事件框架出发,构式本身具有特定意义,即使动词与构式不能融合,由构式义仍能推断句式义,具有一定可读性。在高职英语写作中注意构式习得训练,重视动词在构式中语义内容的理解及语义结构的操练,加强动词与构式整合的分析,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构式语法在批评词汇中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式压制,当动词义与构式义不完全一致或冲突时,构式常会迫使动词改变其论元结构和语义特征.构式压制的提出大大增强了构式语法的解释力,弥补了TG学派“词汇投射原则”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兼顾了词汇与构式.然而随着构式语法的发展,一些构式语法学家过度强调构式对词汇的作用,而忽视了词汇对语句结构、意义和用法的作用,语句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共同决定的,构式语法中的压制研究应当包含词汇压制,因此本文就词汇压制的主要类型进行详细论述以弥补构式压制的不足之处,以期加深读者对词汇压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把字句主语语义角色的复杂性反映了动词的语义角色与句式的论元不一致。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不能完全用施事、必有论元或原型施事这些动词论元概念来概括,而应该用句式义来概括。文章把这个句式论元概括为影响论元。  相似文献   

13.
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内,以论元结构分析为研究工具,探析汉语动结式中受事论元的实现方式。汉语动结式违背了语义一致原则,除了可以和与其语义相融的动词的对象论元融合,或者由构式单独提供,受事论元还能和动词的施事论元结合。而对象论元和受事论元的分离,是汉语动结式具有能产性、复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轻动词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非"给予"类动词进入"V+给+N_1+N_2"结构的动因分别在形式与意义上找到依据。轻动词理论认为,在双宾句结构外层存在一个没有实体但有"给予"义的轻动词"v",为了满足v必须粘附在实义动词上的要求,本该与"N2"构成动宾结构的实义动词需要提升到"v"的位置与之并和,在形式上给非"给予"类动词进入"V+给+N_1+N_2"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式语法理论认为,最先进入"V+给+N_1+N_2"结构的"卖"类动词自身具备"给予"含义,在使用过程中该结构产生"有意义地给予"的构式义,"寄"类动词随后进入该构式,经过推衍、类化使得非"给予"类动词也进入了"V+给+N_1+N_2"结构。  相似文献   

15.
《湘南学院学报》2017,(4):71-75
祁东方言中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非常丰富,既包括受事,也包括感事、工具、结果等,还包括句中主语不是动词论元的直接参与者,甚至还有主语没有出现的情况。参考袁毓林对动词语义角色的分类方法,对祁东方言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采用Chomsky(1993)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提出的拷贝理论(the copy theory of movement),以"领导让张三做报告"为例,对兼语式"NP_1+VP_1+NP_2+VP_2"进行句法推导。本文认为,兼语式的后动词短语(NP_2+VP_2)生成的是非语段"T_(def) P"。受"T_(def) P"的"EPP"特征吸引,基础生成于[Spec,v*P_2]位置的NP_2"张三"复制了一个拷贝,将其内合并到[Spec T_(def) P]位置。由于"T_(def) P"不具备赋格能力,"张三-拷贝"无法获得主格,于是处于活跃状态,并继续参与运算,被V1探测到以后,以内合并的方式在[Spec,VP_1]位置核查V_1的选择性特征,并获得宾格,所以兼语成分"张三"的母本及其拷贝分别承担了前后动词赋予的题元角色,满足了题元准则所要求的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构式“融X为一体”为兼语结构,虚化的文言动词“为”与“一体”组成的类固定短语“为一体”通常可以表示“完成态”的语法意义。其搭配对象可统分为单词型单项式、短语型单项式、语素型多项式、单词型多项式以及短语型多项式。该构式由“融为一体”受语义重心转移的影响发展而来,经历了固化的两个阶段,在经济原则、适用原则的推动下实现构式化,但在固化程度上略有不足。该构式的构式义为“融合进入构式的所有成分,使其发生交互作用的融合反应,形成一个全新的整体,以实现某种效果”,可简称“融合义”。在语义表达上和“集X于一身”存在分割程度、相似程度以及内外性质上的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基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从中动构式以及中动词两方面对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在句法层面的隐含以及保留寻求理据。本文认为,非施事论元,即谓语动词语法主语的内在属性对英语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以及显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压制作用,同时,中动词也对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和显现起到压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从中动构式以及中动词两方面对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在句法层面的隐含以及保留寻求理据。本文认为,非施事论元,即谓语动词语法主语的内在属性对英语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以及显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压制作用,同时,中动词也对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和显现起到压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兼语式是现代汉语中独有的一种特殊句式。对兼语式现有研究展开回顾,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分析兼语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特征,认为兼语在句法、语义、语用上具有双重身份。兼语式由N1、V1、N2、V2四个句法成分构成,通过分析语料可发现,兼语构式的四个成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压制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