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新文科”之融合创新为高校外语教育的求变之路提供了指引。本研究以英美文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推进融合创新,即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积极探索和实践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哲学、经济和政治等学科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融入时代性及中国文学和文化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的同时树立对本国悠久灿烂文学、文化的自豪感和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文科特征与应用型人才结构要素,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三段七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课前线上自学、课中线下教学、课后训练拓展三个阶段,包括自主探究学习、情景式问题引导、激活原有知识等七个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掌握价值观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跨专业综合知识、技术性知识,进而形成公共基础能力、专业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文科建设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新融合,也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研究表明该校法学人才"三维"培养模式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面临挑战,在此基础上顺应新文科建设需要,在培养目标、法学学科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互融、课程体系以及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方面大胆改革创新,构筑适应法治...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概念中,文科似乎与实验室是天然绝缘的。相较于理工科而言,由于高校文科实验室在发展及建设方面受重视程度不够,自身教学体系不完善等,使得目前的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没能呈现出和理工农医类实验室那样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跨学科研究的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应运而生,如就《国际战略学》课程思政的“浸润”实践尤其需要新文科实验室的系统案例承载。本文结合G大学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新文科实验室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明确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目标、做好文科实验室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三变”“四改”“五提”优化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路径,以期推动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提升文科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学概论”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整合文学史、西方文论、古代文论、语言学及新近的社会流行文艺与文化现象阐释等诸多内容。因此,“文学概论”是一门在众多学科领域间交叉与融通的综合性理论课程。它的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属性与新文科融合发展的方向基本吻合,是践行新文科教学改革、激发传统文科活力的前哨站和试验田。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传播学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新的探索."PBL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以问题思维带动学习、学科交叉、面向应用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对《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背景进行探讨,并为《传播学概论》在"PBL式教学"框架下阐述具体的落地方案,从而引...  相似文献   

7.
张卓 《林区教学》2022,(4):30-33
新文科建设蓬勃发展以来,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教学实践微观层面改革未受到重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因其自身学科交叉特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具有自适应性.其基于一个主题、多维叙事解读的课堂设计模式,能够为新文科建设的课堂改革提供些许借鉴.本文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题讲解为案例,探索叙事式导入、多角度问题呈...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调查了新疆高校法律硕士课程体系,然后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法律硕士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法律硕士课程体系优化方案,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专业知识衔接、注重实践教学等。  相似文献   

9.
在新文科背景下,将“岗课赛证”融通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向应用型专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要以岗位为导向,实现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以“课”为核心,实现课岗融通;以“证”为介,实现课证融通;以“赛”为媒,实现课赛融通。  相似文献   

10.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课程进行了适应新时代、切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探索。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道路为历史坐标,坚持从现实问题出发,保持对社会生活的热切关注,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帮助学生树立适应新时代的性别观念,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创新与发展,宋元海洋文学表现出三个鲜明的时代特征:1、它以丰富多彩的海洋题材和文学体裁,突出了自先秦以来的海洋文学的创新和发展。2、它以时代独特的对外开放的社会背景,突出了海洋文学所具有的超迈开放的海洋意识。3、它以宽视野、多角度的审美追求,突出了海洋经略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建设领域正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因而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为其提供专业性涉外法律服务。现实的需求促使法学教育必须在人才供给端进行改革创新,而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计划的实施则为其创设了有利的政策性环境。在培养目标方面,从近期和远期予以划分;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遵循"强化思想道德修养、强调学科交叉融合、注重社会实践导向、坚持国际视野眼光"四项原则;在实施路径方面,重点强化专业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以及专业特色能力的培养和塑造。  相似文献   

13.
一味求“新”与求“全”并不就能解决文学史编写的问题,它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修修补补,但它无法完成“重写文学史”的最初设想与最终使命。如果对文学史编写的理论上(史学观念与方法以及对“中国”文学的认识与整合)缺少突破,文学史编写的实践就不可能达到我们所设想的目标。“重写”将会是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不断重复的过程。要编写出高水准的文学史,有待于提高对文学史书写中基本问题的认识,有待于寻找更多的写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新文科建设开展“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遵循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重新定位“财政学”课程的专业属性和培养目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改革优化“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六艺”教育是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基于中华美育精神构建的大美育体系。学校通过实行“减负”三部曲,即推行周末零作业、早上推迟30分钟起床、整合语数英等必修课课时,开辟美育时空;通过实行“添彩”三重奏,即打造课程阵地、课堂阵地、文化阵地,描绘美育画卷。“新六艺”教育在“点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他人。学校通过“输血”和“造血”两种方式,用“新六艺”教育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引领每个大山孩子走向美美与共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对消费者影响的不断加剧,新媒体营销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受众日益被互联网化的前提下,新媒体营销也展现出崭新面貌。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巧用分众化思维以及不断以新的视角审视经典营销传播理念可以视为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营销的成功经验和出路。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选择,是指新中国文艺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针对政策问题背后所面临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所作出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整合。新中国文艺政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过许多重大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归结起来,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文艺与政治、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  相似文献   

18.
在承续上个世纪中后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新世纪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总体上平稳推进。就近10年来所发表的数以千计的相关学术论文来看,我国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在科学体认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深度挖掘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实践意义、勇敢探索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潜在资质等方面都取得超越过往的显著实绩。但是,这些实绩并不足以遮掩诸如范畴界定不够准确、学术观念相对滞后、资源利用显得随意、研究手法较为传统等明显缺陷。放眼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未来,我们认为有必要从以下途径予以改进——正视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现实缺陷,强化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对应功能,创新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方式方法,构建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学科体系。唯其如此,方能预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可持续发展良好局面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依托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优势,桂林文学在新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其中,桂林人写桂林,作品带有浓厚桂林风味的文学现象出现,是桂林作家本土意识加强、桂林本土文学繁荣的标志。本土文学为桂林文坛赢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形成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如何打破这个瓶颈,已成为21世纪桂林文学发展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时代、现代性的反思,一系列“全球化”问题袭击了人类,如后现代、消费时代、信息社会、生态危机等,这场变革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性、人的情感领域和精神领域的震动与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必然影响了中国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姿态、审美心理。因此,运用精神分析学去审视当代作家的创作心理,便有可能对现代中国人的某些病症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在这个意义上,精神分析学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精神生态”,这对于新时期文学的心理批评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