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寅恪先生晚年以惊人的毅力撰写《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后来许多人对此不理解,有的学者则从他表明对大陆政权的政治态度、对美女的投射之恋等角度进行阐释,存在种种曲解和误解。实际上陈寅恪先生的主要动机和根本旨趣,就是要挖掘《再生缘》的重大思想价值,表彰柳如是的高尚人格,以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中《论〈再生缘〉》偏重于倡导自由之思想,《柳如是别传》偏重于倡导独立之精神,两部著作互相呼应,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陈寅恪先生看来,无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角度着眼,《再生缘》都是非常杰出的作品;无论从个人人格还是从民族气节上看,柳如是都是一个高尚美好、令人尊敬的人物。陈寅恪先生选择这两个人物及其著作生平作为自己晚年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根据他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宗旨作出的慎重选择。他早年提出的关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研究工作之始终。  相似文献   

2.
舒姝 《文化交流》2014,(8):58-60
踽踽而行的陈寅恪,“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其为人治学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曾是中国一代学者的人格理想。可是,当年他欲立墓西湖山林间时,却竟无人识。  相似文献   

3.
"孔颜之乐"是传统儒家幸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孔颜之乐"的幸福意蕴有三个构成部分:一是生物主体满足的物质幸福,二是通过学习将社会规范内化于心后的道德自觉幸福,三是超越道德将人道德本性自然生发的精神自由幸福。"孔颜之乐"的幸福观具有历史局限性,但是对于完善当代社会幸福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由"思想在我国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庄子的《逍遥游》,其含有不受任何束缚和羁绊之意,自然怡乐地体验生活,达到天人合一。在西方,对自由含义的理解主要是指自主、自立与人格自由独立不受约束。但事实上,立足于以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才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使人们科学地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内涵与当代现实意义并树立正确的自由观,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的道德人格培养问题历来是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师生关系对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影响,并借鉴国内外相关人格培养的理论,提出师生沟通的一些原则与技巧,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培养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关玉芝 《职业圈》2007,(5S):39-39,34
未成年人的道德人格培养问题历来是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师生关系对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影响,并借鉴国内外相关人格培养的理论,提出师生沟通的一些原则与技巧,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培养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周子云 《职业圈》2010,(34):40-41
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将员工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值得尊敬的人,建立正面良好的员工关系,使员工有主人翁精神。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的道德人格培养问题历来是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师生关系对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影响,并借鉴国内外相关人格培养的理论,提出师生沟通的一些原则与技巧,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培养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傅前景 《职业圈》2007,(4S):98-99
席勒从他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把人的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作为其美学及美育的最终目标。他认为只有在审美状态中,人才免去了物质的片面性和道德的片面性。美可以成为一种手段,使人由素材达到形式,由感觉达到规律,由有限存在达到绝对存在,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个人。  相似文献   

10.
现代"自由教育"源于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教育",但又与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只是针对当时的"自由男人"进行的一种教育,以区分贵族和奴隶在教育上的待遇不同,而前者是针对每一个有权利接受教育的自然人进行的养成教育。在经历了历史风浪的洗礼后,"自由教育"逐渐演变成一种关注人的教育,重视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能够独立思考、具有进步价值观念、道德操守和了解各种文化差异的完整而全面的个体。  相似文献   

11.
在如今自利化趋势严重的社会,"德"作为东西方公认的思想价值被社会高度重视。道德判断有功利主义、利他主义等标准,道德行为的动机也多种多样。在社会原子化个人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依靠契约维持,然而,不能否认一种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精神没有存在的可能性。本文从情感出发解释"道德人"存在、道德社会形成的可能性。孟子从人本身固有的"恻隐之心"的情感出发解释人之道德本性,这可以证明道德意识为人本身固有,当代公共伦理精神由于人本身之道德性而有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诚信缺失、网络恶俗泛滥、网络暴力涌现、网络冷漠严重四个方面,其原因主要是网络自身属性缺陷、网络主体心理困境、传统道德精神流失、网络监管力度不足等。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的表征,亦是解决当下问题的精神宝藏,对治理网络道德失范、建设网络道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仁义为本”的精神超越、以“孝悌为先”的道德教化、“以和为贵”的德性之美、“以德教为主”的人格孕化体现着儒家家庭伦理的文化特征;在当代社会,作为一种植根于民众生活方式而存在的儒家家庭伦理,具有道德人文关怀的精神价值、普适性质的文化价值、巩固家庭的实践价值、承前启后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情变》是吴趼人的绝笔之作。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看,蕴含着前所未见的新内涵、新意识;从作者的情爱观来看,却是回归传统和趋向保守的。吴趼人既受到西方自由观念的认知冲击,又坚持以恢复旧道德来救国,这种悖论使得作品充满了文学的张力和魅力。作为一个现代读者,我们只能对女主人公独立叛逆的勇气,希图主宰个人婚姻的自主意识充满敬意,对其不幸遭遇给予深切的怜悯;对于作者寄寓同情的男主人公,他知书达礼却逆来顺受,缺少的恰恰是对自己、他人的担当与责任,显现出一个自我缺失者对爱的无知和自私。这种对比使得作者力图通过作品进行的道德谴责和训诫显得苍白无力,反而突显出自由之于人的权利、人之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泊  陈瑶 《文化学刊》2012,(4):35-40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大学应该是各类大师云集、塑造完整人格、充满自由气息、培育人文精神的场域。大学精神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标识,大学精神的回归和重塑是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路径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发展史中,哲学家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从无知到知,从简单认知到复杂认知的过程。从本体论角度看,人性是最初纯自然的状态,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本性逐渐被忽视,人们更多地关注人的政治性、伦理性。当人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状态,自由不断受到限制,人性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引起人的思考。打破自然状态,建立社会状态下的人性依赖于道德哲学将自由和人性并存。中国传统哲学中自由受制于道德;在西方道德哲学中,自由和道德是辩证统一的。理清自由与人性的关系对人的自我认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庄子,又称庄周,生活年代在公元前369~286年,原系楚国贵族,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庄子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而庄子的文采更胜于老子,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崇尚精神自由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楚王闻知庄子贤能,意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是中国输入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最为猛烈的一个时期。体育竞技的广为人知,流行音乐的大肆风行已经表明,非理性主义已不再仅仅是形而上的思辨,而成了一整代人真实的生活。但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输入是艰难的,它首先要受到来自传统的排斥。于是,国内曾有学者谈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就在于以儒教正统文化为主体的新旧儒学有过强的理性,这种理性又是以压抑人的自然欲望,阻止人的创造欲和竞争欲为代价的。所以,中国只有人格的萎缩,没有人格的健康;中国只有等级人,没有自由人;中国只有唯命是从的高级奴隶与低级奴隶,没有平等的、主体自觉的人;中国只有为国、为家、为他人活着的人,而没有灵魂丰满、自然而纯粹的人……,归根到底,中国人一向缺乏带有竞争欲、竞技欲、进取欲、开拓欲、外向欲、平等欲的冲突精神,而只有闭锁性、阿谀性、奴化性、屈从性、内省性、保守性的和谐精神,因此,中国人的人格根本就无以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近现代生存观念与生存方式。更有论者将中国的文化归纳为以儒道为主体的文化,并命名为“逍遥式”文化,而将以基督教精神为主体的西方文化命名为“拯救式”文化。进而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类似奥林匹克那样的竞技盛会是中国文化不尚冲突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理性主义的过强,  相似文献   

19.
树立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和平等意识,是简·爱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她不认同当时的社会给予女性"家庭天使"的定位,转而追求精神自由和经济独立。与此同时,简·爱的女性意识又表现出较强的局限性。简·爱把财富、阶级和美貌放在先于真爱的位置,并且其过于依附罗切斯特,不愿正视伯莎的存在,不自觉地服从圣约翰,这表明她女性意识的表达不够成熟。本文将分析简·爱的女性意识及其局限性,是对现有观点的丰富和补充,有助于拓展该论题的考察视角与维度。  相似文献   

20.
吴凯 《文化学刊》2013,(2):106-114
道德与文化是一对多维的概念,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们之间又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道德文化力不是道德力与文化力的简单相加,它是一种精神动力、生产力和调节力。需要、体悟、实践是道德力的三大要素,三要素之间有着逻辑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需要是体悟、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而实践又是需要和体悟的旨归。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多元道德文化格局的影响,道德文化力的构建应从人格的完善、幸福的追求、信仰的确立、认同的强化等四个方面进行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