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俆 《文化交流》2017,(12):73-76
正今年立冬日,笔者去采访在冬至日举行的"三门祭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祭冬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怀念,寄托着长辈对后代的教诲和对未来的希冀,同时也传递着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体现着历史的厚重和民间风俗的魅力。‘三门祭冬’习俗是中华祭祀风俗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与全国各地基本相同的一面,又有一定的自我地域特色。"88岁高龄的非  相似文献   

2.
对文化遗存祭祀方式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本文将大凌河流域红山文化遗存作为研究对象,立足大凌河流域遗址对其文化遗存的祭祀方式,从干流红山文化遗存、支流红山文化遗存及祭祀方式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其中祭祀方式的理论研究中主要论述墓祭、庙祭、炊祭等方式。期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朝作家谢惠连、刘令娴分别以写有<祭古冢文>、<祭夫徐悱文>而在古代祭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祭古冢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精心结撰的祭祀古冢的祭文,它典雅厚重,具有独特、典范的价值,因被<文选>所收录而流传甚广,影响甚大.谢惠连在当时属于才华超群的一流文人,但其品行轻薄不检,有同性恋之癖,了解、研究谢惠连的为人和为文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如其人"、"文不如其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梁代刘令娴的<祭夫徐悱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佳作,然而关于该文的写作时间却与正史记载两相矛盾.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考查,祭文中"大同五年"当为"普通五年",乃传抄之误,其写作时间应是梁武帝普通五年,即公元524年.  相似文献   

4.
黄佳燕 《文化交流》2016,(10):69-71
正"潮神祭祀"本是由百姓自发展开的悠久习俗,一般只含上香、敬神、祈祷(包括禳灾、纳福)等环节,主要流传于浙江省海宁市境内的黄湾、袁花、丁桥、盐官、周王庙、长安、许村等钱塘江沿岸乡镇。历史上,这习俗逐渐被官方认可、利用,从而结合三礼、形成仪规程式,发展为一种由各级守土官员主持的地方政府祭典。2014年,"潮神祭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项目,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伊江汇览》详载清代伊犁地区之疆域、风俗、屯政、坛庙(附祠祭)、水利等26项内容,是现存的伊犁地区首部方志,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该志书对于老君庙的记述,乍看起来是文献记载之讹误,然考诸史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细究其因,应是清代中华传统文化在边疆地区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历史现象。本文将以志书记述为出发点,从"三清"的历史演变脉络及"三教"历史格局的演进两个维度进行分析,考察和探讨清代伊犁三清殿并置"三教"塑像的坛庙祭祀现象及其深层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6.
西岳庙     
西岳庙是供奉西岳大帝华山神的庙宇,在华山以北5公里的岳镇街上。庙始建于汉武帝时代,发展干唐宋两代,完善于明清时期,后成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的场所。占地面积数万亩的西岳庙,为五岳中最大的庙宇,有五岳第一庙之称,其整体布局为,建筑群主体坐北朝南,朝  相似文献   

7.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司马云杰先生撰写的五卷本《中国精神通史》第一卷由华夏出版社出版。此为司马先生继"文化价值哲学三部曲"、五卷本"大道哲学通书"等专著之后,又一部令人称道的力作。全书以中国文化历史的三次大开合为构架尺度,叙述第一次开合的精神史。"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发端于伏羲,积蓄于炎黄,大备于唐虞,经三代而浩荡于天下",[1]第一次开合,以伏羲、炎黄、唐虞为本原时期,夏、商、周三代为中正时期,晚周为逸出时期。全书共十六章,前八章"溯源",叙述上古及三代文化精神的发展:以远古岩画、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神话巫术、宗教祭祀为载体,人类的生命意识经历了自天道精神至祖先精神的觉醒;此后伏羲、炎黄时代人文精神的发端,推动了唐、虞时期华夏民族国家的建立;夏文化之正德、厚生、利用,殷商文化之虚静、深厚、仁爱,周文化之刚健、中正、典雅,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难以超越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8.
笔记小说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不仅能拓宽取材范围,还能补正史之不足。在历史研究中,应树立广域的史料观,善用各类笔记小说,同时还应谨慎辨别史料真伪,力求接近历史真相。本文以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为例,试论笔记小说在历史研究中的史料价值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卜辞所见"河母""河女"等语词,当释作"以女献于河",此乃殷商人祭之法,后代沿此祭礼,更变有"为河伯取妇"的习俗。探究卜辞中"河母"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殷商社会面貌。基于此,将从卜辞中"河母"的相关记录入手,研究殷商"人祭"山川之礼,考察卜辞相关句式,希望能为此类研究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0.
韩国古代文学以汉诗创作为主流。根据确凿的史料,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主要是儒、佛)最晚从秦汉时代就已传入韩国,并产生广泛影响。本文从思想文化对文学影响之角度,征引大量文史史料,动态描述了儒学在东传过程中对韩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汉诗创作及其诗学观念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周家台"祠先农"秦简中涉及的祭祀活动及其中所蕴籍的宗教、政治与技术等背景的综合研究。文中首先对一些重要词语和语句进行了新的释读和文义贯通,并对腏祭的祭仪特征进行了专题考察。在背景研究方面,则首先通过考察先秦至汉代神农、后稷以及诸田事神的原初神格、祭礼特征及后续演进,确定了先农的田祖原型及其与其他农业神祇的整合过程,同时也阐释了先农在秦代产生和民间私祭的历史、文化背景。就腊祭而言,则区分了先秦时代十月腊祭和十二月蜡祭的功能特征,并探讨了战国晚期秦地对二祭进行整合的祭制改革及腊祭在两汉时代发展为岁终年节等相关问题,另外还研析了郑玄等东汉经学家在腊祭和先农释读方面出现的诸多困惑、失误与深层原因。最后,在禾、黍名称与治种技术问题上,指出二者均源于北方的粟作农业体系,与楚地稻作农业无关。由简文中的出种、燔治和殽种等活动,可证由选种、晒种、藏种、出种、粪种等环节构成的整套治种技术在秦代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显示出农业技术、先农信仰与祭礼活动的有机交融。就政治-宗教层面而言,楚地先农祭的出现,其实是秦人强权文化一统天下的缩影,也是秦人国家宗教征服楚地信仰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
清代文言作品《蒲松龄集·聊斋俚曲集》当中多次以"潮(嘲)"作形容词,表示"呆、傻"之义,与现代汉语中"潮"作为形容词的常用义存在较大差异。而诸多辞书中却并未收录这一义项,未从历史角度予以全面解说,难免会让人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产生理解不畅或误读的现象。因此,我们认为,对这一古今异义词加以分析,追根溯源,考察其历史演变路径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陶成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革命家,受西学和"新史学"的影响,他决定以史学为革命武器,并写成《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一书。书中体现了陶成章关于史家叙事应专叙民族盛衰之原因、强调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重视因果关系以及主张利用其他学科进行研究、重视神话的史料价值、世界史观等的新史学思想,对新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宋以来,我国宗教信仰逐渐形成以儒释道"三教"为正统,以夜聚晓散、男女混杂、吃菜事摩,乃至于"杀人祭鬼"为异端的正、邪二元格局;而在正邪之间又存在着广大的民间宗教信仰作为中间"灰色"地带。民间信仰在唐宋以来"三教合一"这一重大历史现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主要发挥了两大作用,第一是作为儒释道正统"三教"的共同对手,让"三教"在打击异端邪教过程中,结成联盟,在客观上,推动了三教合一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是众多民间宗教信仰为了获得或论证其存在的合法性,主动标榜自己虽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儒、释、道任何一教,但却是"三教合一",也是圣人教化,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在儒释道三教之外,提倡"三教合一",这也是"三教合一"社会历史现象不可忽视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正这粉和馅的结合,就像是农耕文明进步中留下的生活模本,风情也属细柔和恬美,在本质上反映了瑞安一地经济的富庶发达、社会的中庸安逸、民情的纯洁温顺。茯苓糕冬日里,在温州瑞安城区南门一带,清寒的空气里常四溢散发着一种熟透了的米香味,给人一种暖暖的滋味。这是"高长发"茯苓糕的芳香。用米粉包裹豆沙和茯苓粉的"高长发"茯苓糕,以即做、即蒸、即卖的方式,保证柔软细腻、香甜浓郁的口感,深受市民欢迎。茯苓糕的制作有150多年历史。相传,其前身本为"潮糕"—半干的发糕,是大臣们等候皇帝上早朝前在朝房  相似文献   

16.
《荀子·赋篇》不作于齐国,而是荀子居楚多年以后浸染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从语体上看,它是庄重典雅的仪式性话语,不同于文献记载中君臣之间实际进行的说隐。《赋篇》带有明显的问卜遗迹,很可能是巫觋以时下流行的娱乐活动说隐对先王、先师举行的娱神祭祀。篇末《佹诗》和《小歌》相当于楚辞乱曰,是祭祀仪式的赋诵结束语。荀子虽是旗帜鲜明的唯物论者,但他并不一味反对巫卜,而是将祭祀、占卜等宗教活动纳入其礼学体系的构建当中。荀子居老兰陵讲学多年,将当时发生在楚国的某一次娱神祭祀仪式笔录下来,即为《赋篇》。  相似文献   

17.
苑杰 《文化学刊》2010,(5):151-156
满族萨满教宫廷祭祀是满族萨满教上升为国家宗教形态后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既有传世之经典,又有完整的祭祀体制,因此是我们全面和历史地认识满族萨满教的重要基点,也是我们今天辩证地看待中国北方民族民间信仰特点的重要依据。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对满族萨满教神灵和祭祀活动所做的分类性介绍,本文则是在这种基础上尝试着融入对满族宫廷萨满教信仰和祭祀主体的考察,希望能够对满族萨满教宫廷祭祀的性质及功用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18.
朱元璋在前代朝贡制度基础上创建了明代特有的朝贡体制;永乐朝土司朝贡继续保持了洪武时期的盛况。相对于洪武时期,通过阅读史料可以发现永乐时期的西南土司(湖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朝贡时间开始趋于集中,其中尤其以正旦、"郊祀礼成"、万寿节、冬至四节为最。  相似文献   

19.
2014年9月28日,秋阳明丽,清桂飘香.九时整,衢州市社会各界纪念孔子2565年诞辰的祭祀典礼在悠扬的礼乐声中如仪举行.参祭者千余人,济济于大成殿前,虔诚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夫子.  相似文献   

20.
在二十世纪古史辨派"疑古辨伪"思想的烛照之下,以韦利、孔理霭、茹特、闵福德等西方汉学家为代表的语境批评派基于现代科学精神和现代学术意识,打破传统易学的藩篱,把《易经》放入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来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在《易经》的诠释和翻译上作了去德教化和去经典化的处理,从社会经济、祭祀活动、部落战争、奴隶与俘虏以及肉刑等方面再现了卦爻辞所记录的原始社会的古朴风貌,在《易经》的译介上走出全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