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家庭资本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三个维度考查了家庭资本对个体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当前社会条件是造成当前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家庭资本较少的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机会补偿,是当前条件下我国教育机会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全国175所高校47170名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家庭背景对我国社会成员进入不同类型高校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背景对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层次、质量与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但各个具体的家庭背景因素对子女进入不同类型院校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学生在获得不同层次、质量、性质的高等教育上呈现出不同的家庭背景特征;中间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选择过程中获益颇多.  相似文献   

4.
家庭背景、族群身份与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全国175所高校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家庭背景与族群身份对我国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不同类型高校机会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受社会分层与族群分层结构的双重制约。从家庭背景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家庭背景愈佳,少数民族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多;从族群身份的角度来看,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较汉族学生更易获得本科层次的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5.
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从二元户籍与家庭背景的双重视角进行反向考察规模扩张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获得情况。研究表明:MMI、EMI和RAT等西方理论对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获得现状仍具有适切性和借鉴意义。二元户籍制度是导致城乡教育分割、扩大城乡教育差距并造成高等教育获得不均的深层原因,高等教育层次越高,户籍身份的影响越大。家庭背景是决定高层次高等教育获得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层次越高,家庭背景的影响越大。二元户籍与家庭背景的交互作用会对高等教育获得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层次的提高,户籍与弱势家庭背景的交互作用对高等教育获得所产生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小,而户籍与普通家庭背景的交互作用对高等教育获得所产生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在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考察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方面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整体而言,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与质量仍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差异依然存在于实施严格选拔的高等教育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课外补习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而相较于我国课外补习发展的盛况,有关研究还稍显不足.本文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基线调查数据,分析了补习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补习能有效提高儿童认知能力,但学科之间存在差异.2.适度补习可以提高儿童非认知能力,但过...  相似文献   

8.
9.
初中生的思想正处于丰成熟时期,他们对自身教育期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父辈对自己的期望,而父辈的期望又与其自身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有很大关系。本文主要以本地域内两所初中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比较,论述家庭背景与初中生自身教育期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学生自我教育期望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的体现。研究发现:初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区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在研究生及以上阶段的比例显著高于乡村和城镇等地;教师期望受城乡差异影响,期望学生上中专/技校、当一名乡镇的农村教师和乡镇教师比例均显著高于城区教师;我国不同地区类型对自我教育期望的整体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局部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的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五个抽样年的追踪数据,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PSM)并建立结构方程中介模型,围绕初中阶段的课外补习参与对高中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及其在家庭资本影响高中教育机会获得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初中阶段的课外补习参与在家庭资本与是否升入高中以及是否升入普通高中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在家庭资本与是否升入重点普通高中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以上结论说明,由于课外补习的强势介入,教育发挥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作用机制已发生转变,课外补习和学校教育在教育发挥社会再生产功能过程中的联合作用机制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家庭资本、父母教育期望对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探索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与家庭文化资本三个资本纬度在学前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作用机制,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的基线数据,根据以往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研究成果,引入父母教育期望作为家庭资本影响其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中间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对子女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较小;父母教育期望在家庭资本与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为限制家庭资本对学前教育机会的影响,政府应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弱势群体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权利;家庭应结合子女的能力形成恰当的远期与近期教育期望,并为教育期望的实现提供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对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雏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社会分层已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问题,由此引发的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也逐渐凸显。基于社会分层理论视角,通过对福建省六所高等院校的实证调查,重点就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感受最深的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在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的今天,探讨高等教育公平感影响因素及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新疆8所高校161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子女入学机会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的不同影响其子女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基础阶层子女更加容易在公办性质高校获得入学机会;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入学机会受家庭背景影响最小;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随父母学历的提高而增加;基础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受其家庭经济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谭英  刘志成 《考试周刊》2012,(14):151-153
学生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其学业成绩有相当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学者们在分析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都主要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作者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为对象研究此问题。研究证实父母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显著的影响,而父母的职业性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无影响,并在分析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形成影响的原因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分析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因素在初中、高中、大学三个阶段教育获得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该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研究发现,户口、父亲的职业地位、父母的受教育年限和兄弟姊妹数量等因素在1978-2016年间都影响家庭教育决策从而影响个体教育获得。家庭教育决策的差异是我国的教育扩张没有导致教育机会获得趋于更平等反而促使城乡和阶层差异进一步扩大的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家庭背景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通过影响子女的受教育情况间接影响其未来的就业;另一方面,家庭背景也对毕业生职业获得直接产生影响,实现代际优势传递,破坏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公平性。本丈试图分析其中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以期对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公平性情况作一试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