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外宣资料的语篇类型、预期功能决定了其文体翻译的特殊性。试以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类型和翻译准则为理论依据,根据对外宣传资料的文体特征及其英译目的,探讨企业外宣材料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赵静倩  吴帅  龙明慧 《海外英语》2013,(9X):166-16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时代,中国各大企业奉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各大企业的外宣翻译更是展示中国企业形象的平台,是吸引海外消费者、扩大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企业外宣翻译研究,要么是对外宣翻译的原则和要求进行阐述,要么是从微观词句层面对技巧和策略进行探讨,缺少从宏观到微观对语篇的全面关注。因此该研究运用功能语篇分析理论,从外宣文本的宏观内容结构出发,再到微观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浙江省地区企业简介及其外宣英译文为语料,结合外宣资料自身特点,以及中英宣传资料语言风格,行文结构的不同,对企业外宣翻译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指导外宣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3.
汪小祥 《考试周刊》2011,(62):39-42
外宣翻译对常州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合格的外宣译文应该在形式上符合目的语语法.内容上必须与原文保持一致。在翻译常州外宣材料时.首先要认真理解原文的内容.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义.采取直译、意译及拼音加注等多种翻译方法;在进行译文表达时,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词法、句法及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资料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红 《文教资料》2007,(4):157-158
企业外宣资料的语篇类型、预期功能等决定了企业外宣资料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的翻译标准已无法适应其灵活性。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企业外宣资料英译中灵活运用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对中、英企业外宣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企业外宣资料英译时为了达到译文的预期目的,可以采用灵活变通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目的,其一传递信息,其二吸引游客来华旅游。文章以目的论为依据,从词汇、句子、语篇、文化视角分析舜帝陵景区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参考译文,旨在为今后旅游外宣资料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的成功,其外宣翻译工作越来越重要,通过外宣材料可以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张家口,但语用失误的存在使外宣材料的理解不是那么顺畅,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加入语用分析,在充分熟知目的语文化背景的情况下,采用顺应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对原文信息进行重构,以期获得更好地翻译效果,提升张家口的对外形象。  相似文献   

7.
对外宣传材料在中国对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对外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质量却不容乐观.本文基于目的论,并根据目的论三大法则,尝试提出外宣英译的多种策略,使译文在语体风格、逻辑衔接、语篇结构等方面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对外宣传中不仅要推广其产品及服务,更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以增强国外市场的信任,从而为自身谋求更好的发展;而企业想要对外宣传,翻译又是重中之重。通过对比研究,从语篇重构的角度出发,针对企业外宣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进而完善我国的企业外宣翻译。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外宣公示语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缺乏公示语翻译规范,提出了应该尽快建立外宣公示语翻译规范,同时提出建立的方法、原则、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宁德市07-09年招商投资讲话稿"英译文本为个案,分析了当前海西招商投资环境外宣翻译的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以受众为中心,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目的需求和期待心理,从交际的功能来重构语篇的外宣语用等效翻译策略。并提出译者要遵循"经济简明+突显主要信息"原则的同时,把握好"情感问题",达到审美再现,力求外宣翻译的最佳"社会效应度",实现外宣翻译预期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政府类“一带一路”外宣文本为语料,基于翻译实践中涉及的语篇分析、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的相互联系展开翻译文本的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引起外宣文本原文和译文“偏离”的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因素,用以指导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在外宣翻译上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杨春叶 《科教导刊》2019,(7):73-74,77
"一带一路"倡仪下,我国掀起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浪潮,名著再译、楚辞、汉赋、古诗词等在不同层次上得到译者的青睐。在众多作品中,或多或少面临着相关翻译问题,譬如:误译、胡译、过度意译等。本文针对我国特有词语特征与语言发展情况,探讨国俗语外宣翻译的必要性、国俗语分类及其特征、"听众中心论"与外宣翻译的共性、"听众中心论"下国俗语外宣翻译策略,旨在寻求国俗语外宣翻译的可行之道,并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听众中心论"与国俗语外宣翻译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在此理论指导下,国俗语外译策略颇多,译者可根据翻译语境选择相应的对策,如:直译加注、音译、意译、阐释等。  相似文献   

13.
一定语篇的翻译要求具有特定的语篇结构,针对大学生在完成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以Ha-son提出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建立的模式为语篇翻译的理论基础。对Haso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进行一个较详细的阐述,使其成为语篇翻译的宏观结构、功能和微观层次意义较为可操作的理论模式基准;并以几例语篇翻译为例说明其可操作性。最后对此理论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妥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语篇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成功与否。跨文化交流的语篇翻译中,语义翻译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源语材料的文化内涵,交际翻译应是其重要的补充说明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文化的语言往往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式。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译语语篇规范对译文语篇结构重组,以使翻译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英汉语言在语篇组织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结合一些应用文体裁的翻译实例,汉英翻译的语篇结构重组体现在四个方面:思维结构、修辞结构、逻辑顺序、信息布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接受美学理论,以海尔集团外宣材料为语料,从目的语受众的角度,就企业文案外宣的接受性进行研究,探讨如何译出更符合英语受众心理认知的外宣文案。研究发现,企业文案外宣翻译应该遵循三个原则:术语准确性;句法规范性;篇章连贯性。  相似文献   

17.
王莹莹 《海外英语》2014,(10):164-165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目标语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从而使源语国文化等被其他各国所了解。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外宣翻译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目的语为目标和归宿,使目标语读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受障碍。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借助"思维导图"和"预制语块",提高外宣翻译中的词汇、句法、篇章和文体的功能对等建议。基于功能对等理论,通过"思维导图"对原文语义系统的提取和译文语义系统的建构,以及"预制语块"的预制效应,可以提高外宣翻译的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为外宣翻译提供辅助性思维工具。  相似文献   

19.
吴华松 《文教资料》2007,(3):171-172
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模式和语言文化的不同,英汉语语篇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对翻译文本进行语篇分析是翻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译者只有处理好不同语言间语篇结构的差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目的语读者。文化的异化和语言的归化是翻译的大趋势,无论是翻译应用文体还是文学体裁的文本,归化法都是处理语篇结构差异的重要手段,归化程度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具体需求。  相似文献   

20.
冯千  黄芳 《外国语文》2022,(3):16-24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改实践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语翻译鉴赏课程以原著和日译文本语篇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在讲授中日、日中翻译机制中的语篇内部衔接机制的同时,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内容的呈现模式,实现从原语到目标语、再从目标语到原语的双向学习。在教改实践中,我们将跨文化交际、中国话语外宣传播方式、新媒体的应用等诸多元素导入翻译鉴赏课程,通过语篇与语境衔接等语法结构的分析,认识原语与目标语在内容表达中的多重性与偏离,从而为外语专业本科生教学如何通过翻译鉴赏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