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什么?这是学生作文遇到的第一道关口。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事,什么是最熟悉的事?对于学生来说,莫过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了。但真要他们动笔写作,他们往往又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真是学校生活单调枯燥,没有什么好写的吗?当然不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  相似文献   

2.
学生常说:“听到作文就头痛。”那么,学生写作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是材料,材料是文章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搜肠刮肚,牵强成篇,也很难写出好的习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优秀的作品。当今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接触面是宽广的,这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材料。但教师大都是指导学生怎样写,不大注意学生向生活探究写作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教会学生“找米下锅”。  相似文献   

3.
感悟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一座不可逾越的桥梁,没有感悟就不会写作,所以说,感悟是写作的生命。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悟些什么呢?第一、感悟自然。大自然丰富多彩,给我们无穷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发现、积累这些写作的素材。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当开"源"头,引"活"水。一、打开心扉敞"心"源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奥地利著名小说作家卡夫卡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  相似文献   

5.
没有大量的精心阅读,没有向书本反复地模仿学习就没有真正的写作;没有真正的广泛阅读,没有向名家名篇的不断学习模仿,更没有真正的创新写作。写作创新离不开与文本的真诚对话。我这里所说的与文本的真诚对话,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参考,分析,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即用自己的心灵认真地阅读和研究文本,看作品写了什么,其主要意图和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写这些,怎样写的,表达作者什么情感态度,有什么人生追求,给我们什么人生启迪等等。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积淀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思想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虽说课改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然而翻开学生的作文,我们仍不难发现学生的语言贫瘠,情感淡漠,且雷同的比较多,这任务式的作文自然没有什么看头,追其根源主要是学生作文与生活脱节,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小学生普遍出现害怕写作文、怕上作文课的现象,因为他们找不到写作素材。每每单元作文时,学生作文内容普遍非常单一,没有什么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生活体验缺乏,没有什么好描述的事情。要知道小学生写作的主要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只有在作文教学时,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作文教学课堂中,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一线的小语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效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8.
<正>一、写作现状分析写作教学一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个难以攻克的难题。原因在于,学生不爱写作文,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审题不清、内容混乱、详略不当、写作手法运用不当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脱节等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学生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什么事物是一成不变的,教与学也如此。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陷入这样一个模式:字音、词义、层意、段意、写作特色一应俱全、面面俱到。老师讲  相似文献   

10.
<正>【技法点拨】因为感到没有什么可写,不少同学都以为写作议论文很难。其实议论文写作跟所有文体的写作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困难之处。只是议论文的写作和其他文体式样的写作在风格和特点上略有不同,加上大家练习的机会不多,所以有一种畏惧的感觉而已。一旦我们稍加训练,掌  相似文献   

11.
【写作阶梯教室】我们大多数人平时都有一个思维定势,就是按照惯常的生活现象、事理逻辑、办事规律去做事情,想问题,这当然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永远如此,有时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内容空洞、平铺直叙,是小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毛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学生们缺乏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仔细观察生活,才有丰富的写作材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样的文章。"叶老的话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很密切。生活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大量写作材料,但是需要人去认真观察、体验。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储备大量的素材,写作文时才不会感到没有东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写作与每个人生活相关,与成长相关。表情达意,沟通交流,都与写作紧密相连,中考高考更是与写作不可分离。关于如何写好作文的文章、如何写好作文的秘籍,似乎也是随处可见。但是许多学生对写作似乎还是一片迷茫。好的写作到底是什么?本文意在从评价的角度来阐述好的写作应该包含的四个方面。从而说明,好的写作并没有什么玄虚而言,更没有什么捷径,写作就是"以我手写我心",需要教师的辩证评价与及时引导。  相似文献   

14.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写作时常常感到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这固然与同学们生活范围狭小、缺少对生活的敏感有关,更与同学们缺乏想象意识有关。其实我们不妨学着自我调剂,给生活加上一点想象的佐料,让它变得有滋有味,这样我们的作文也就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远离平庸和干瘪,变得灵动活泼。  相似文献   

15.
<正>作文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了生活这个源头,闭门造车,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必然是生硬的,枯涩的,漏洞百出的。有的同学就会感叹:"我们整天呆在校园里,生活上"三点一线",枯燥至极,没有什么新鲜素材,有什么可写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学生改变这种局面呢?一、引导学生们用心观察生活的确,中学生的生活"三点一线",有些枯燥,但只要细细品味,就自有它的一番滋味。写作是"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的过程,是自己真情率性的流露。引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芳草地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很多学生都问过我一个相同的问题——写作有什么秘诀,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品来。对于这个问题我总是先笑一笑(学生的上进心确实让我感动),然后再回答说:写作哪里有什么秘诀!如果非要说有,"秘诀"其实早就不"秘"了,它就是一句大白话——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搜肠刮肚、笔下枯竭正是因为我们对生活的发现不够,感受不够。我们说得最多的写作技巧其实是最不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我们  相似文献   

17.
经常听到学生在作文之前大叹苦经:写什么呢?是啊,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对生活的切身感受,没有写作材料,怎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但我认为真正的巧妇是能够做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时文?”“时文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怎样写时文?”“学习时文写作对于我们的高考写作有帮助吗?”  相似文献   

19.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说过:“写作就是把心中的一切敞开,直到不能敞开为止。写作就是绝对坦白,没有丝毫隐瞒。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里面。”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把心中的一切敞开,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都如实写出来”呢?我认为首先必须让学生积累素材,才能写出丰富真实的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选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选进了叶圣陶先生不少篇关于作文教学的文章和讲话,对中、小学作文教学作了详尽而中肯的阐述。叶老在不少文章中谈到了写作源头的问题。他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见第356页)还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方法。”因此,他主张,要写好作文,就“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