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传统的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单纯追求测试的证明功能,忽视了体质测试后信息的分析与反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功能发生了重要转变,即更加重视体质测试工作对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和掌握健身知识、方法的作用,构建了大学生体质评价与信息反馈系统模型,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实现体质测试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体质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对无锡市882名小学生的体质水平和学业成绩进行测试,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讨了体质测试各指标得分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体质平均成绩、跳绳、50m跑及50m×8往返跑的得分与学业成绩具有正向关联;跳绳对学业成绩最具有预测力。结论:学生体质水平越好其学业成绩越优。提示我们,学校、家庭和社区应该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更多身体活动的机会,通过身体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学生体质健康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前途。随着我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彳的不断提高,20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出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在某些形态机能方面出现了退化现象。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工作节奏日益加快,没有强健的僻魄作基础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采取措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供素质和繁衍发展水平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连续3年对西南财经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不容乐观,超重与肥胖有增长趋势,下肢力量及爆发力水平不高,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儿童的课余生活大多数都用在使用电子产品上,再加上父母平时工作时间较长而陪伴孩子的时间较短,进而使得儿童的身体素质情况普遍较低.少年儿童关系到我国的前途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是当前要解决问题的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二十年居民生活水平与大学生体质状况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资料搜集整理,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男生胸围有下降趋势;身体机能水平,尤其是身体机能指数男女生均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不断增强,但耐力素质呈波浪变化.建议有关部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2010年云南省的汉族、白族、哈尼族、傣族、佤族、纳西族、傈僳族等7个民族学生的健康状况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总体比2005年有所改善,但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大幅增加,部分民族学生肺活量及速度、耐力下降,视力不良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9.
对中韩大学生体质水平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客观了解中国和韩国高校体育教育成果及大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差异特征,结合两国高校体育合作交流的相关成果,对中韩两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比较.研究过程始终兼顾中韩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体育意识形态和教育环境,以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各种相关因素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结果显示,中韩两国大学生在形态机能方面差异不显著,但运动素质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两国高校在体育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特别是竞技性和娱乐性培养方面仍存在不同差异倾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大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知及态度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参加《健康标准》测试目的的认识基本准确,多数大学生认为参加测试有利于自己参与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大学生对测试的质疑,体质较差学生对测试的抵触及耐力测试项目不受学生欢迎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对过程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将其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以探索实施过程评价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显著提高;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9个因子中,除"强迫"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在实验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过程评价有利于使大学生获得长期锻炼参与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效应,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取运动项目,参加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方法,研究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们在课外有组织地进行运动训练能有效增强体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学生参与操化类和网羽类两类运动项目的锻炼进行研究,大学生锻炼16周后,男生1000m和女生800m指标得到显著提高,操化类女生体脂百分比逐渐下降,立定跳远成绩得到显著提高,网羽类男女生的肺活量指数明显提高,表明长期的运动锻炼后对预防肥胖、提高呼吸机能和心肺功能有明显效果,但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也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学生谋求针对性锻炼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型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国内有关文献,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中的理论研究现状、研究范式及研究变量选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的、能够连结社会、心理、生物诸方面的理论模型来指导今后的研究;在变量指标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选择指标;此外,对复杂的变量关系的讨论是今后研究中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新技术的发展将使现代技术手段运用于学校体育成为普遍现象。作为体育教育领头雁的体育院校长长期以来更多的是注重形式与技术层的传授,忽视思想层和化层的媒介,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定将逐渐渗透到体育院校的德育、教学、管理和科研中去。科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院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方法:运用心理量表SCL-90调查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研究了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对其身体素质所产生的影响,论证了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主要结论:采用娱乐性教学手段、区别对待,坚持集体活动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分组分层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普通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15周的实践教学,实验前后测试心理和体质健康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体质健康指标:(1)身高、肺活量、1000m(男)、800m(女)和50m,五个测试指标差异显著(P<0.05);(2)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引体向上(男),三个测试指标差异非常显著(P<0.01);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理健康指标:(1)躯体化、焦虑症、强迫症、偏执四个指标差异显著(P<0.05);(2)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抑郁症三个指标差异非常显著(P<0.01);3、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健康有相关性.结论:分组分层教学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健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28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其身体自我特点。结果表明:男生身体自我明显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身体自我优于低年级学生,乡村来源学生的身体自我优于城镇学生。  相似文献   

19.
选择2015年广东省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00年、2005年广东省大学生健康测试结果的部分相关指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大学生身高、体重指标分别比全国大学生低,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反映广东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与全国大学生比显得瘦小,广东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50m、立定跳远(cm)、坐位体前屈(个)、引体向上(男)成绩上分别比全国大学生都好,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反映广东省大学生速度、下肢肌肉爆发力、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大学生好;从2000年到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身高、体重持续增长,男大学生分别增长3.14cm、4.78kg,女大学生分别增长2.52cm、1.72kg.  相似文献   

20.
湘西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湘西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所获得的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09年1—4年级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横向比较,对2006级学生2009年与2006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纵向比较,从而探讨湘西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变化的特点、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该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