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新闻媒体习惯于指责他人,却不大习惯批评自己。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现在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伸手收取采访费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入于富丽堂皇的楼堂馆所,心安理得地品尝着美味佳肴,坦然地接受车马费的时候;当记者在马路上对普通公民指手画脚,且美其名日采访的时候;当记者把记者证作为出入演唱会场所门票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当记者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职业,时时需要谨慎,保持诚惶诚恐的心态,稍有不慎就会为社会添乱,为读者添烦恼,为单位添官司,为自己添麻烦。记者职业在社会上是无需地位的,有新闻你就采访,深入调查,没有新闻你就研究,挖掘,就像勤劳的蜜蜂一样一刻不停地忙着采集花粉酿蜜。如果你把当记者当成就是当大爷,处处有车接车送,有人花天酒地地请客,有人陪着采访,这就不是记者所为了,而是堂堂达官贵人的所做所为了,只能距离新闻真相越来越远,更不会成为优秀的记者。记者需要博学,知识面宽,有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头脑要灵活,时刻保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闻自由的异化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青年记者》2007,1(18):38-39
新闻自由是记者享有的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权力。权力的行使具有强制性,权利只能停留在记者个人享有的层次上,把权利当权力必然导致新闻侵权,这种现象在今天已经屡见不鲜了。新闻自由:记者应该享有的权利新闻自由这一概念是由资产阶级政治家、诗人约翰.杰斐逊的出版自由的观点衍生而来。"新闻自由是指新闻媒体为了公共利益,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采访、写作、报道、发表新闻信息的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00,(7):1-1
我国新闻界的同志总是习惯用两句话来形象地说明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一句话是“脚板底下出新闻”,另一句话是“千斤采访四两写”。这两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它们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采访在新闻工作中头把交椅的地位。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记者鲍勃·福尔斯曼甚至认为:“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为什么中外新闻界都如此重视新闻采访呢?道理很简单。首先,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通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社会上每日每时发生着无数的新闻事件,各种新闻媒体每天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体在越来越多履行传播信息、报道消息、舆论监督等社会职责的同时,因新闻侵权被告上法庭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作为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作为本单位新闻稿件的主要源头,记者如何在采访、写作中既游刃有余地完成报道任务,又有理有利地使自己和单位避免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访获取新闻真相是新闻记者的天职,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在进行特殊内容的采访时,由于种种原因,或受客观条件所限,记者采访到的新闻内容和事实真相往往会有一些出入,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出入,采访到原汁原味的新闻事实素材,记者往往会采用暗访的形式,在受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新闻事实。下面,笔者将对暗访的技巧做出探讨。暗访工作具有相当的隐秘性、不可预知性和不可重复  相似文献   

7.
冯结兰 《今传媒》2005,(6):28-29
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以隐性采访获取新闻的手段,在我国新闻界渐渐“火”了起来,尤其是应用在电视上,隐性采访捕捉新闻的真实性、鲜活性是公开采访所无法比拟的。很多新闻媒体通过隐性采访手段在版面、节目上大量曝光鲜为人知的内幕,满足了群众知情权的需要,自己的销量、收视率也得以大增。然而,隐性采访这些年过滥过分的发展却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批评。我认为,这种质疑和批评并不是人们对隐性采访的全盘否定,人们否定的只是其中记者超越自身权限,不顾法律和道德允许而行使的行为。一、隐性采访的法律约束隐性采访是记者不暴露…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反思     
今年4月下旬到6月中旬,我和王东,舒瑜,费伟伟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此行路程长,接触社会面广。当记者的习惯于研究别人,其实,也应该养成研究研究自己的习惯。这里,写下此行的反思几点,就是为了研究记者自己。反思之一:下去了不等于深入了。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反思     
今年4月下旬到6月中旬,我和王东、舒瑜、费伟伟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此行路程长,接触社会面广。当记者的习惯于研究别人,其实,也应该养成研究研究自己的习惯。这里,写下此行的反思几点,就是为了研究记者自己。反思之一:下去了不等于深入了。这次,我们到了一些“老、少、边、山、穷”的县。如果只满足于“三线”(航线、铁路线、公路线)采访,那与住在都市里采访没有多大差别。我  相似文献   

10.
演播室里端庄秀丽的主持人,新闻科班出身的专业记者,三大新闻媒体的新闻部和编辑部,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为我们带来外面世界消息的唯一渠道.当马特·德拉吉率先向全世界传播着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博客们开始喊出重写传统新闻学甚至政治传播学的时候;当韩国新闻网站ohmynews成功地将"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的口号变成现实,确立自己成为韩国较有影响力的媒体地位的时候;当自称"合作型报纸"的红纸网站要"给每一个人成为记者的能力,……把你的作品卖给全世界潜在的几百万读者"的时候,传统新闻媒体的专业传播者们开始发现,新闻的品质、价值和渠道已经不完全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了,一种潜在的力量正在慢慢生长,并开始颠覆甚至重塑新闻学的权威和版图.  相似文献   

11.
当越来越多的电视记者从幕后走出来登上屏幕,在采访现场,向观众介绍新闻的由来、时空、趋势、结果等等各种新闻要素的时候,电视新闻也就越来越有了自己的特色。于是,电视记者的服饰,电视记者语调、音量这些细节,也就应该引起同行们的注意和研究。人们平日所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情趣,选择自己的穿戴。但是,记者一旦拿起话筒,走上屏幕,他的穿戴就不能完全凭自己的意志了。记者的服饰要服从于工作的需要。首先应该跟他采访的场合相协调,西装革履地去采访正在工作的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闻市场激烈的竞争,出现一种新含义的“有偿新闻“即新闻媒体花钱获取独家采访权,这在体育新闻采访竞争上显得尤其突出.我国话语系统中的“有偿新闻“应该理解为两种形式:一是指被报道者为宣传自己而给记者或编辑一些“贿赂“,二是指新闻媒体为了得到某些“独家专访“而付给被采访者“报酬“.通过这两种手段进行报道的新闻都可称作有偿新闻.新闻有偿有背于新闻规律,有背于新闻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3.
隐性采访。即暗访偷拍。这种特殊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所采用,甚至将其作为采访批评报道的“杀手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就常用“偷拍”的手法获取更加隐蔽的事实。这比记者亮证采访,往往获得料想不到的效果。新闻受众也十分欢迎新闻媒体隐性采访的报道,认为其真实可信,能揭到某些现象的深处,触到某些人的痛处。这样的新闻看起来过瘾。 隐性采访,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新方法。这种采访方式外国有之,中国也有。当前,随着新闻媒体竞争的日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采编业务中,有的记者特别是新记者常常为抓不到好新闻而困惑,当看到别人能够从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中挖出新闻来,就反复地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够发现这个新闻而自己却没发现,别人有什么技巧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技巧是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5.
窦永堂 《新闻界》2003,(4):51-51
作为新闻媒体的分支机构,记者站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性。大批驻站记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手中的笔书写出了优秀的答卷。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近年来,有些驻站记者由于缺乏自律,引发了诸多亟需疗治的病症。一味突出重“点”。这里所说的“点”多是指与个人关系密切的单位、部门和个人。不是倾心涵养新闻源,培育信息网络,而是乐于在可口的“点”与“点”之间响亮地碰杯,相对而坐,互致关切。时日既久,记者本人常因一己私利与其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惰性严重,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外出采访,习惯于安坐车内轻倚窗旁,不愿深一脚浅一脚地遭遇采访…  相似文献   

16.
记者是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要拨开迷雾,洞察各种新闻内幕;他要在采访过程中分析各色人的心理;他要在别人看似平常的地方发掘出新闻来。凡此种种特殊要求,意味着他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育与众不同之处。概括一句话,记者是用特殊思维方式对待周围发生事件的人。 对记者来说,当别人都一窝蜂去做某种同类型报道的时候,自己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来个“逆向思维”,写  相似文献   

17.
杜华赋 《新闻界》2003,(1):60-6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千方百计拒绝记者采访。按理说,企业要打造品牌,塑造形象,扩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新闻媒体。那么,这些企业为何不欢迎记者采访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记者素质较低。有些新闻单位的记者到企业来采访,不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千方百计抓“活鱼”;而是住在高级宾馆里,找人送些文件、简报来拼凑,有的甚至叫该企业的新闻干事把稿子写好,署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然后就向企业有关人员暗示或公开索要礼品和“红包”。有的记者公然带着“情人”来“采…  相似文献   

18.
新闻线人是指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的人。有学者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①记者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采访得知,在编记者以外人员,特别是机关公职人员利用职务活动中获得的内部信息写成的新闻作品,已成为媒体提高竞争力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新闻心理学认为:“没有激情的记者,不是称职的记者;不善于对激情进行自我调节的记者,不是成熟的记者”。 作为记者,为了确保采访顺利进行,直到完成一篇或系列打动人心的新闻报道,应从哪些方面对采访激情进行自我调节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做法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访前激情的稳定和酝酿 记者在获得新闻线索时,受人物或事件的激发而产生某种激情,产生想要采访的冲动。比如,在得  相似文献   

20.
乔新生 《青年记者》2016,(22):37-38
倾盆暴雨让城市成为汪洋大海,许多媒体找出以往的报道,把“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等作为调侃的内容,认为城市管理者当初拍胸脯说大话的时候,似乎没有考虑到老天的心情.不过在我看来,媒体更应该自我反省,当初制作有关报道的时候,是否对城市管理者的豪言壮语进行了深入分析,是否找到了城市管理者表态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笔者认为,新闻永远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当媒体报道客观事实的时候,只不过是对结果进行描述.优秀的记者应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结果发现深层次的原因.很可惜的是,多数记者习惯于报道结果,而没有看到事件发生的原因.当媒体反过来嘲笑城市管理者当初允诺的时候,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浅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