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投稿回空”现象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也许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或已经意识到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国内一些期刊编辑部采取了不将来稿处理意见通知作本人的做法,作发出稿件后,往往是既没有被刊用的消息,也没有不被刊用的消息,甚至期刊编辑部是否收到稿件也不得而加,似乎是石沉大海了,这种现象,不妨称之为“投稿回空”现象。  相似文献   

2.
重视科技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退稿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江 《编辑学报》1994,6(3):145-147
拥有高水平的作者及编者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但由于编辑部人少力单等原因,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注重可用稿件的回修,而忽视对不用稿件的处理。笔者在编辑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对不刊用稿件采取不退稿的方式不利于编者及作者的业务水平提高对科技期刊出版事业来说,是失去了人才培养的一个好机会。  相似文献   

3.
重视科技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退稿工作林江拥有高水平的作者及编者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但由于编辑部人少力单等原因,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注重可用稿件的回修,而忽视对不用稿件的处理。笔者在编辑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对不刊用稿件采取不退稿的方式,不利于编者及作者的业务...  相似文献   

4.
很多同志写新闻时,尤其是写反映工作内容的消息时,往往自觉地受政工研究和经验材料写作思路的影响,不是写成“首先、其次、再次”,就是写成“做法有一、二、三”,不像个消息体裁,同时也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这“条条”之中了。这些稿件寄到报社编辑部,多数逃脱不了被”枪毙”的命运。少数因为题材重要或与新颖沾了光的稿件,编辑为了不忍痛割爱,只有动手为作者改写,有时干脆重新组织结构。假如我们的报道员在写这些稿件时能注意克服公式化现象,稿件被采用率肯定会大大提高。那么一旦自己写了这样的消息稿,如何在发往报社…  相似文献   

5.
通讯员的稿件被采用后。都希望报刊社能寄一份刊用稿的样报或剪报。这应当是报刊社通联工作的一项内容,也是报刊社加强与通讯员的联系,尊重通讯员劳动成果,调动通讯员写稿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去年8月,笔者在北京某中学生报上刊用稿件一篇。当别人告诉了这个消息后,我就给报社寄信一封,并附两角邮票一张,请求寄一份样报。半年余,没有回音.去年10月,笔者在某工商报刊用稿件后,只收到稿费,未见样报或剪报。笔者随即寄款五角,要求购一张样报,但至今杳无音信。当然,寄样报也有不少做得好  相似文献   

6.
在日报工作多年,没有想过要当晚报记者,但毕竟当了,而且已工作一年有余。去年,晚报刊用了上海记者站稿件二百三十二篇。这些稿件,以“统货”居多,迄未发现有传世之作。就回顾过去一年,走过来也是步履艰难。我从南京编辑部调到苏州记者站,当了十年农村记者,慢节奏生活过惯了。一星期发两、三篇稿件,虽然没有心安理得的想法,但也好象说得过去。  相似文献   

7.
“择优用稿”,这是报刊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编辑人员的起码要求。许多报刊也都向读者作了这样的承诺。然而,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颇难,例如“择‘友’用稿”就是常见的现象之一。笔者也是一家报纸的编辑,平时也常收到一些熟人和朋友的来稿。朋友送寄稿子来了,觉得质量差不多便予以刊用,不然总认为从感情上说不过去,也怕相处多年的朋友埋怨或者说三道四。工作之余,笔者也常给兄弟报刊写点稿子,其中,往往自己感到一般化的稿件,寄给了熟悉的编辑朋友,有时也被采用了;相反,自我感觉良好的稿件,直接寄给了编辑部,一般…  相似文献   

8.
编辑应该有对作者的服务意识,这也是尊重作者的表现。但是在具体的编辑活动中,编辑的服务意识却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果以刊用作者稿件前后划界的话,可以从刊用稿件前和刊用稿件后看出编辑服务意识的缺失。刊用稿件前,编辑活动一般有组稿、编稿、签发等几个环节,编辑的工作重点之一在编稿这个环节,在编稿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最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断章取义编辑作为编辑活动的主体本来可以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对于作者文稿作必要的删改,以使文稿去除瑕疵,精益求精;也可  相似文献   

9.
《档案》2012,(1):6-6
近期,本刊编辑部不断接到一些职称稿作者的电话,称其某篇文章已接到编辑部或某联系人通知,被本刊2012年某期采用,要求作者尽快办理相关汇款手续等。经核实,编辑部并未收到过这些稿件,也从未发出过类似用稿通知,并且编辑部也根本没有作者所说的工作人员。后经查明,之所以发生此类诈骗事件,系因近期多家期刊曾发生投稿信箱被盗,作者所投稿件被转入网上骗子的邮箱,而骗子假冒各刊名义向作者发出用稿或汇款通知,借以骗取所谓版面费等。  相似文献   

10.
谈学术性期刊应加强网站和电子信箱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已全面进入信息网络化时代,作为传播、出版各专业最新知识和信息的学本性期刊应该力争在网络化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但目前我国学术性期刊的网络化建设却不容乐观。许多学术性期刊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甚至连电子信箱也没有建立,期刊在接受作者的来稿以及和作者的联系上仍然维持传统方式,从作者投出稿件到编辑部收到稿件再到登记稿件、分发稿件,这中间需要一定的时  相似文献   

11.
甘厚兵 《军事记者》2008,(10):63-63
最近,笔者到基层采访与一些报道员接触时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稿件出手不几天便给编辑打电话询问:“我那篇稿子收到没有?内容怎么样?能不能刊用?要不要再修改补充一下?”这种变相逼编辑回答的做法不妥。我认为,稿件刊用不刊用,不要问编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采写新闻稿件,接触过数十家编辑部。从编辑部寄回的信函、退稿、赠报、稿酬等情况来看,大致感到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热忱型。有些编辑确能体谅通讯员的苦衷,通常见到有:对不采用稿件或发退稿通知单,或说明稿件下落情况;对刊用稿件,寄赠一份报纸、汇上稿酬。有些编辑  相似文献   

13.
《档案》2012,(4):62
近期,本刊编辑部不断接到一些职称稿作者的电话,称其某篇文章已接到编辑部或某联系人通知,被本刊2012年某期采用,要求作者尽快办理相关汇款手续等。经核实,编辑部并未收到过这些稿件,也从未发出过类似用稿通知,并且编辑部也根本没有作者所说的工作人员。后经查明,之所以发生此类诈骗事件,系因近期多家期刊曾发生投稿信箱被盗,作者所  相似文献   

14.
《河北科技图苑》2011,(3):F0004-F0004
近年来,一稿两投或多投的现象时有发生。作者急于刊发自己稿件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想过:一稿两投或多投了,就需要有两家或多家出版者为此付出稿件审阅、编辑加工等重复劳动,从而给出版单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一稿两投或多投的做法,既有法律问题,也有道德问题,它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表现。一个作品只能有一个版权保护,而不可能有两个或多个版权保护。作者应当对自己的稿件有个客观估计,投往比较合适的刊物,只有在收到编辑部不录用的通知或在投出稿件后超出该刊限定的时间没有消息时,才可以再投给其他刊物。  相似文献   

15.
我不同意“一稿多投”合法化。其理由如次: 1,对作者来说,如若“一稿多投”合法化,那么,作者就有权一稿两投、三投甚至几十投……这样,优质稿件,就可能被刊发数次,十几次甚至数十次,而且,今年被刊发的稿件,搁上几年以后,还可以以“新作”面目再次被循环刊用……这样做的结果,明显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也不利于激发作者不断进取的精神。各国出版界也未见此先例。 2,对报刊编辑来说,如果“一稿多投”合法化,各编辑部所收到的稿件将几倍、十几倍地大幅度增加。这对于经常叫嚷“人手不足”的大部分编  相似文献   

16.
一位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干事向我诉苦,说他两个月内。先后给编辑部投了十几篇稿件,而且打了不下于10个要求“照顾”的电话,没想到连一篇稿都没发表。随后.他又给编辑寄去一些特产,没过多久被退回来,稿件还是一篇没刊用。  相似文献   

17.
期刊质量如何,与稿件的编辑鉴审活动密切相关。编辑鉴审活动,是编辑主体依据一定稿件鉴审原则和标准,对稿件进行全面质量评价并据此决定刊用与否的运作过程。它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编辑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编辑鉴审活动的产生,来源于稿件生...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期刊编辑存在审稿能力不足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提升编辑审稿能力的路径——稿件讨论会。通过对稿件讨论会形式、流程的介绍,以及针对优秀稿件、问题稿件、漏选稿件三类典型稿件的讨论分析,论述了稿件讨论会在加强编辑部交流沟通、促进编辑队伍建设、明确期刊定位三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新闻时效大成问题。大概除了少数政治新闻,能在报纸上及时看到外,其它工农业等经济新闻多半是迟到消息。姑且不说记者采写稿件是怎样的迟缓,单看编辑同志安排版面后的报纸吧:从今年三月一日至十五日的不精确统计,人民日报有八个工业版采用新华社二十八条消息,竟没有一条在新闻电头上表明日期的。不是新华社某地电,就是据新华社讯,刊用时间比电稿发出时  相似文献   

20.
在通常的情况下,作者寄到编辑部的稿件,总是希望能够发表,当然也希望读的人越多越好。但是,编辑部收到的稿件往往是大部分不能发表,除了版面有限,无法登载那么多之外,主要是因为那些稿件没有达到能够发表的水平。以文学作品为例,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等,大量的是一般化的平平之作。编辑看稿时,感到没有新意,不被这些作品所感动,如果发表出去,也不会感染读者。因而,这样的作品便不能和读者见面。我常常这样想,作者在创作这样的作品时,自己是否首先被感动了呢?自己在写这样的作品时,是否也象有的作家那样,被一种炽烈的感情所激动,甚至流着眼泪写作呢?可能不是这样。当然,有的作品内容很动人,作者感触颇深,只是文学功力不足而没有成功。但更多的并不是这样,而是对自己所写的事件和人物没有那么深的感触和理解。有些是硬‘憋’出来的作品,甚至是瞎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