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银雀山汉墓竹简具有极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无论对银雀山汉墓竹简本身,还是对于整个汉语史,这些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也存在研究方法有待革新、研究内容亟须扩展和学科交叉研究欠缺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银雀山汉墓竹简具有极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无论对银雀山汉墓竹简本身,还是对于整个汉语史,这些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也存在研究方法有待革新、研究内容亟须扩展和学科交叉研究欠缺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40多年来,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文献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银雀山汉墓竹简的简文大部分得到了很好的整理与释读,深入挖掘了其蕴藏的巨大文献学价值。对银雀山汉墓竹简原简文字和释文的校勘越来越精微,可以使得释文无限接近原简文字。但这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强基础性的整理与释读工作,并进行更为详细的校勘,也要在版本、辨伪等方面更多地与传世文献的研究相结合,共同促进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文献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银雀山汉墓竹简》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论政论兵之类》部分中《奇正》《十阵》等篇的"有得将卒而不得君者""乘敌之顿""勿信也""阵之则辨辨""缭子而知动静之理""斗之以二柄""疏阵者,所以突也"共计七处文字进行了校勘,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5.
银雀山汉墓竹简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发轫期、累积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针对文献学、语言学、军事学、文字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角度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简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银雀山汉墓竹简的进一步研究应该注重针对各部分内容及不同学科角度研究的平衡性,更要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银雀山汉墓竹简〔贰〕》释文、图版和摹本的认真校核,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微疵,主要有四类:一是隶定错误,计6条;二是释读不统一,计7条;三是标点不当,计10条;四是注释有误,计4条,凡27条.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错误之处逐一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7.
银雀山汉墓竹简是我国建国后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沂蒙古代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世界级的惟一性,在沂蒙旅游业中拥有持久和巨大的生命力。对汉墓竹简的文化价值和利用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对发展沂蒙文化和旅游事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新出土的简帛文献,未经后世窜改,文本真实可靠,对于汉语史而言,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从《张家山汉墓竹简》中介词的使用情况可见:在秦至汉初时,"於"已占绝对优势;在西汉初年,汉语介词还是单音节占优势;这些介词大都是从先秦继承下来的,很多直到现在还是常用词。  相似文献   

9.
《吴孙子》历来注家蜂起,如著名的《十家注》。当代的郭化若将军和吴九龙先生的注本也很有影响,但智者之疏在所难免,再加上传世古籍共有的流传中的讹误,故疏漏之处并非绝无仅有。笔者利用《银雀山汉墓竹简》进行校读,从文字和义理两涂对一些零句作了新诂。由于笔者学识促狭,也许想象多于实证,此正古文献之大忌,姑名之为“心解”,亦卸责意也。  相似文献   

10.
《滨州学院学报》2019,(3):27-34
银雀山一号墓的年代应为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至元狩五年(前118年)三月;二号墓的年代应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三、四号墓的年代应早于元光元年;一至六号墓应是一个家族墓群,该家族的国属和里籍为西汉城阳国(后属东海郡)开阳县;该家族的姓氏为司马,二号墓主姓召(邵),四号墓主姓门;一号和三号墓主的身份都是城阳国的军官;一号墓中之所以随葬大量兵书,可能和当时淮南王、衡山王之狱引起的紧张局势有关。  相似文献   

11.
1972年出土的银雀山汉简,对于澄清孙子兵法有关问题有史证价值,在兵书传世本校勘辨伪上有极重要的作用,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提供供了丰富的材料,对古代书籍发展的考证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银雀山汉简对于我国军事史、哲学史、文字学、古简册制度等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和总结前辈学者在《守法》《守令》分篇研究方面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学界在简768—775、简802—806的归属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并对这两组简文的归属进行重新辨析,认为简768—769、简802、简806属于《守法》《守令》,简770—775属于《库法》,简803—805尚无法确定归属。  相似文献   

13.
银雀山汉简兵书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对历史学、考古学和古代兵学有着巨大贡献。汉简兵书的出土,直接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大量新的资料,对于辨别史料的真伪,追溯古籍的源流意义重大。对汉简兵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益于研究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状况,并复原其文化原貌,从而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中《九变》篇争论很多,"九变"的具体内容历来众说纷纭,文章介绍了关于"九变"的主要观点,提出了"九变"实为"五变"的新思路,并从文献记载、篇旨内容、篇章结构、银雀山汉简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证,旨在为理清文章内容与脉络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的善本不外乎以下几种本子:第一是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本《孙子兵法》,第二是影宋本《魏武帝注孙子》,第三是宋本《武经七书》本《孙子兵法》,第四是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对《孙子兵法》的主要版本作一概括性的介绍,可以为孙子兵法研究提供可靠的文本。  相似文献   

16.
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篇题木牍,应有十五个篇题。其中,大题两个,小题十三个。两个大题分别是"六□(形)"和"七势",十三个小题则对应着《孙子兵法》十三篇。所谓"行□"属于大题,应释作"六□(形)"才是。整理小组释作"行□",即小题"行军",可能有误。  相似文献   

17.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五册里有一批简被命名为《三德》。简1中的"句■",整理者读为"後奮",我们认为"句"应该读如本字,古侯切,今音gōu。句,屈生也。奋,发也。"句奮"的意思就是指草木发芽生长。简6中的"■"字,目前学者们有四种通假意见。四种意见虽各有道理,但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我们根据楚地出土古文字材料中的谐声例证,认为"■"通为"虑",训为"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