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多重对话(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过程,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的设问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态度,而在一些阅读示  相似文献   

2.
郭正魁 《考试周刊》2007,(20):35-36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规定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现代阅读历年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是平等的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3.
米秉正 《新疆教育》2013,(9X):90-90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因而,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于瑞生 《快乐阅读》2011,(17):22-23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参与对话,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教学中提倡多角度阅读,有创意地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作为学习主导者的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与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四者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确定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而其他多重对话关系都只是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赖斌 《语文天地》2013,(13):64-6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对话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注重教师、学生、文本间的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学生和教师、文本之间沟通的过程,是学生的内在消化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和内化,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已成为必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情感丰富而又多彩的阅读世界,使其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发掘。  相似文献   

10.
李学海 《考试周刊》2011,(59):54-5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既不是个人独立的阅读行为,又不是教师向学生介绍文本文章,或讲解阅读知识与方法的单向信息传递过程,而是要在学生、教师、  相似文献   

1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生同读是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师生同读,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利用巧妙设疑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同时,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教师坚持与学生一路同行,在交流心得、引领示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阅读方法、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特殊的阅读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教师引导下的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新课改的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人文、自主、活跃、开放。这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绝不能取代学生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阅读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实现教师和学生以及书本之间沟通的过程。阅读对学生来说应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过多分析,要让学生在自身的情感控制和思维活动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而思考深刻的道理。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的进步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阅读体验与感悟,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文 《甘肃教育》2008,(16):36-36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确定学生为阅读主体,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相似文献   

16.
黄继艳 《考试周刊》2012,(43):32-33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理念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可以说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  相似文献   

17.
撒光龙 《甘肃教育》2014,(20):48-48
正一、把阅读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协同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力求让学生在科学、高效、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学会阅读并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兴趣,让学生不仅主动在课堂上阅读,而且把阅读的兴趣带到课外的语文学习中去。阅读时强调学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自主性阅读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不喜欢阅读。其原因是教师讲得过多,用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代替学生的思考,用理性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性体验,牵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培养的学生,怎么可能喜欢阅读呢?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读者思考感悟的过程,也是彰显个性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要在阅读过程中成为思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树立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内阅读中,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有效进行阅读教学。还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