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杰 《学周刊C版》2014,(2):203-20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作为教师.也许不经意地对学生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简单的一个爱抚.随意的一个暗示.都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记。”他一语指出了教师的赞赏与肯定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这些差异并不是教学的“阻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闪光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启发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关注与期待,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与进步.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如母亲般的爱.让爱的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田.让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浅谈如下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困生闪光点地开发和利用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反复过程。教师首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对他们降低要求,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精心设置疑问,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到自信。  相似文献   

3.
一、鼓励性评语,要"看人下菜碟"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均衡的。对写作较好的学生,要热情洋溢地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说不定这就是他们走向文学之路的起点;对写作较差的学生,他们本身就有一种自卑感,教师要认真寻觅其中的闪光点,哪怕用好一个词、写好一句话也要给予表扬,给他们画上表扬性符号,体现老师真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评价不光是单单地评改作文,更主要的是评学生,关注学生。教师在评改作文时,要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心理出发,启发鼓励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将充满感情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在作文评语中,通过评语的人文性去打动学生的心灵,用"润物细无声"的人性化评语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一、给学生关爱,写激励式评语作为语文教师,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来说不应该对学生求全责备,而应该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  相似文献   

5.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界定:"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教育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一、带着爱心走向学生学生要教师的爱,要与人交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师无数次的强调,才能使一名学生改掉一个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待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要不厌其烦。鼓励会使孩子学会自信,认可会让孩子学会自爱,本着这一原则,教师要学会做"伯乐",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每一天他们都会有点滴进步。  相似文献   

7.
郭建瑛 《青海教育》2012,(Z1):33-34
"一句鼓励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负面的话,可以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可见鼓励、表扬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应时时刻刻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赞赏鼓励,让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充分利用"错题"资源,使用好策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多理解学生,让"错题"成为"开启智慧的金钥匙"。事实证明,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更出色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激励性评价 ,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着眼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 ,寻找闪光点 ,给予学生赞赏和鼓励。同时 ,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激励学生不断地大胆尝试 ,不断地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 ,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信心 ,改变众多学生的“失败心态”呢 ?信任激励 ,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俗话说得好 ,“信任就是力量”、“鼓励是最高的奖赏”。教师的信任和鼓励是对学生价值的一种肯定 ,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要给予积极…  相似文献   

10.
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对自然感兴趣是自然教师最大的成功。因为兴趣对学生有磁铁般的吸引力,激发兴趣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启发学生中的竞争意识并加以表扬,适时鼓励,学生便会信心十足地参与学习。例如:...  相似文献   

11.
王燕 《现代教学》2015,(6):69-70
一位教师曾经在一张大大的白纸上画了一个小小的黑点,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黑点!"小小的黑点大家都看见了,而大大的白纸却被视而不见。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不是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但是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优点、长处。从闪光点人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支撑下,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让他们感觉"自由",给他们一片天空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扩大闪光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要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鼓励,其对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伦·凯勒说过:"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和指路人,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多鼓励和表扬他们,给他们信心,从而培养他们奋发进取、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是爱."学生最需要教师的爱,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支撑下,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徽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A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斌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6.
曹艳 《考试周刊》2010,(26):138-139
评语是教师对一个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评价和总结,它的目的是激励和唤醒学生那一颗颗自尊而敏感的心。所以评语的作用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来说不可低估。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要以非常认真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评语,更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值得欣赏的地方,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本文将重点叙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评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7.
1 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对自然感兴趣是自然教师最大的成功.因为兴趣对学生有磁铁般的吸引力,激发兴趣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启发学生中的竞争意识并加以表扬,适时鼓励,学生便会信心十足地参与学习.例如:当学生完成某一实验时,教师若给予"对极了","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等话语,对正确的及时肯定,对错误的也尽量在答案中寻找正确部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课堂上不要有一句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话语,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探究知识.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追根刨底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猜测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学生新的解题方法,哪怕是点滴新的想法,寻找其闪光点,并给予及时肯定,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热情和精神.下面结合一例,就挖掘学生闪光点,鼓励学生创新热情,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评价是管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体现主体对客体的肯定和认可,客体也从主体的评价中寻找到自身的优势,并确立自身努力的方向.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情绪,甚至能影响学生的成长.素质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开展,呼唤教师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同时,要随时更新"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不全面的评价,平等地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在教师信任的话语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谷祖翔 《考试周刊》2009,(35):213-214
学生是需要被人赏识、被人鼓励的,可是不少教师在赏识鼓励学生时,还存在误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以肯定、鼓励,尤其要多关爱后进生.使他们能同其他学生一样学习并能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